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7周物理周测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众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7周物理周测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东莞市众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7周物理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警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识别人走路的姿态来判断某人是否为需要找的犯罪嫌疑人时,可以把人当作质点考虑。
B.学校领导在教室外通过表面观察发现某同学正在打瞌睡时,该同学被当作质点;领导记录下该同学的位置并通报给班主任时,该同学也被当作质点。
C.某同学在下班高峰期的公交车上,突然发现汽车正在后退(溜车),但当他慌忙提醒司机时,司机却告诉他车辆在正常向前行驶,该同学是以地面为参考系发现汽车在后退的。
D.某同学在雨中(当时完全没有刮风)沿一条笔直的公路狂奔,发现雨滴的轨迹是倾斜的,他是以自己为参考系得到的结果。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1m,从桌面右侧边缘上方离水平地面1.5m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橡皮擦(可视为质点),橡皮擦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以橡皮擦经过桌面边缘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橡皮擦在最高点的坐标和橡皮擦从释放位置到落地点的位移分别为( )
A.-0.5m和1.5m B.0.5m和1.5m
C.1m和1.5m D.-0.5m和-1.5m
3.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
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4.北京时间2025年5月26日,为期9天的202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卡塔尔多哈落幕。中国乒乓球队在男单、女单、女双和混双项目上斩获4金1银2铜。在男单决赛中,假设接触球拍前乒乓球的速度是90km/h,选手将乒乓球反方向击回后速度大小变为126km/h,设球与球拍的作用时间为0.002s。对于此次回球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m/s
B.乒乓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m/s
C.乒乓球被击打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D.乒乓球被击打时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在第1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前3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4m/s
C.2~3s内质点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与1~2s内加速度方向相反
D.在1~3s内质点做加速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6.如图所示物体从点O出发,沿一直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已知通过AB、BC段时间各为1s,AB长为4.0m,BC长为6.0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B点的速度为4m/s
B.OA段的长度为m
C.通过OA段所需时间为1.5 s
D.它的加速度大小是3.0m/s2
7.如图甲所示,小鸟一头扎入水中捕鱼,假设小鸟的俯冲是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0m/s2,进入水中后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整个过程的运动时间为,最大速度为vm=1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至时间内比至时间内加速度更大
B.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小鸟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C.整个过程下落的高度为27m
D.至时间内小鸟的加速度大小为
8.如图所示的直线和曲线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和的位移-时间图线.由图可知(  )
A.在0到这段时间内,车的速度小于车的速度
B.在0到这段时间内,车的位移等于车的位移
C.在到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等于车的平均速度
D.在到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大于车的平均速度
9.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它在末、末、末三个时刻的速度分别为、、,加速度分别为、和,则(  )
A.
B.、、方向相同
C.
D.和方向相反
10.如图为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内和2~3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 B.2~3s内和3~4s内的加速度不相同
C.0~2s内和0~4s内的位移相同 D.0~1s内和2~3s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1.小明在实验室使用图甲打点计时器测量手拉纸带的速度。
(1)小明应该选用的电源为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A.干电池 B.蓄电池 C.学生电源交流输出 D.学生电源直流输出
(2)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电源频率50Hz,且A端与手相连。由图可以判断,手拉动时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者“加速”、“减速”)。图中点A到点E历时 s。点A对准刻度尺0刻线,从刻度尺上读出B、C、D、E到A点的距离,其中AE两点间距 cm。可计算出B点瞬时速度近似为 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2.某探究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选用的是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 B.电火花计时器
(2)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时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B.
(3)为研究小车运动性质,该小组选取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每隔相同的时间取一个计数点。1、2、4、5计数点对应的小车速度已描在图丙中,请你继续完成以下问题:
①实验中应选用图乙中 (选填“”或“”)段的平均速度表示计数点3对应的小车速度,其大小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图丙中拟合小车运动的图线 ,求出其加速度大小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发现某条纸带后半段点迹间距变小,如图丁所示,分析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之一是 。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图中的数据单位都为cm)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低压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 s打一个点.
(2)由图判断,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认为小车做 运动.
(3)C点的瞬时速度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小车的加速度a= .
14.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想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常见的打点计时器有两种: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它们使用的都是 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
(2)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其打点的周期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高低
C.打点计时器连续工作时间很短,应注意打点结束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D.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才能正常工作
(3)该小组在规范操作下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该组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
方法B:由,,,取平均值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数据,方法A中有 ;方法B中有 。因此,选择方法 (填“A”或“B”)更合理,代入数据得加速度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4)打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vB=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D D C C AC BD AC
1.D
【详解】A.警察识别人走路的姿态需分析身体各部位动作(如手臂摆动、腿部运动),此时人的形状和动作细节不可忽略,不能视为质点,故A错误;
B.观察打瞌睡需关注身体姿态(如低头、闭眼等细节),此时同学不能被当作质点,而记录位置时只需位置信息,可视为质点,选项B中两种情况均被当作质点,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
C.若同学以地面为参考系,车辆实际向前行驶时,他不会认为车在后退。他感觉“溜车”可能是以周围移动的车辆或物体为参考系(如旁边车辆前进导致相对后退),而非地面,故C错误;
D.无风时,以地面为参考系,雨滴竖直下落,同学奔跑时以自己为参考系,雨滴会因相对运动呈现倾斜轨迹(如向前跑时雨滴轨迹向后倾斜),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最高点在桌面边缘上方0.5m处,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最高点坐标m
地面在桌面边缘下方1m,橡皮擦落地点的坐标m
橡皮擦从最高点运动到落地点的位移m
故选A。
3.A
【详解】AB.从N到M的过程中,A的路程最大,根据平均速率,时间相同的情况下,A的平均速率最大,故A正确,B错误;
C.三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
D.由于运动过程中速率变化情况未知,故无法判断到达M点时瞬时速率的大小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B.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
末速度
速度变化量
即乒乓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故AB错误;
CD.加速度大小为,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5.D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在第1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前3s内速度的变化量为
即速度变化量大小为4m/s,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B错误;
C.质点在1~2s朝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朝负方向,在2~3s内朝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朝负方向,故C错误;
D.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1~3s内质点的加速度恒定,加速度为
即做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根据题意,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它在B点的速度为,故A错误;
BCD.根据题意,由逐差法有
解得加速度大小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物体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则通过OA段所需时间为
由公式可得,OA段的长度为
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图像斜率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图像可知0至时间内比至时间内加速度更小,故A错误;
B.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小鸟速度的变化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故B错误;
C.图像可知自由落体结束时速度为18m/s,则自由下落时间
则整个过程下落的高度为,故C正确;
D.至时间内小鸟的加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8.AC
【详解】A.位移—时间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0到这段时间内,b车图像斜率大于a车图像斜率,即b车速度大于a车速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在0到这段时间内,两车的末位置相同,初位置不同,故两车的位移不相同,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在到这段时间内,两车的初末位置相同,故两车的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可知a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车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9.BD
【详解】A.由图像可知,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则、、方向相同,故B正确;
C.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像可知,故C错误;
D.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它在1s末和7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BD。
10.AC
【详解】A.由题图可知,0~1s内和2~3s内的速度均沿正方向,故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
B.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2~3s内和3~4s内的加速度相同,故B错误;
C.根据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题图可知,2~4s内的位移为0,所以0~2s内和0~4s内的位移相同,故C正确;
D.由题图可知,0~1s内和2~3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AC。
11.(1)C
(2) 加速 0.40 9.30 0.16
【详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连接低压交流电源,所以小明应该选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交流输出。
故选C。
(2)[1]已知A端与手相连,由图乙可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手拉动时做加速运动;
[2]每相邻两个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图中点A到点E历时
[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由图乙可知
[4]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12.(1)B
(2)A
(3) /0.72/0.73/0.75/0.76 见解析
(4)连接槽码与小车的细线太长,导致小车后半段运动时,槽码已落地。
【详解】(1)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交流电,有插头,故图甲中选用的是电火花计时器,故选B。
(2)为了保证点迹清晰和正常打点,纸带需要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故选A。
(3)[1]段的时间间隔更短,该段的平均速度更接近计数点3对应的小车速度。
[2]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段的时间间隔为

[3]如图所示
[4]根据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斜率为
可知加速度大小为
(4)连接槽码与小车的细线太长,导致小车后半段运动时,槽码已落地。
13. 交流 0.02 匀加速直线 1.82 7.10
【详解】(1)[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低压交流电源;
[2]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打点周期为
即每隔0.02s打一个点;
(2)[3]由图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
则相邻相等时间位移差为
相邻相等时间位移差相等,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认为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4]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则打出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4)[5]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4.(1)交流
(2)AC
(3) 、 、、、、、 B
(4)
【详解】(1)打点计时器均使用交流电源,故填交流。
(2)A.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A正确;
B.打点周期由电源频率决定,与电压无关,B错误;
C.打点计时器长时间工作易过热损坏,打点结束后需立即关闭电源,C正确;
D.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非低压,D错误;
故选AC。
(3)[1]方法A中,
仅用、两个数据。
[2]方法B中,
用全部6个数据。
[3]方法B中,用全部6个数据,可减小误差,更合理,故选择方法B。
[4]电源频率为50Hz,打点周期
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故计数点时
间间隔

代入数据得
(4)利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高一物理周测答题卡(第7周)
一、选择题(共46分)
单选 1 2 3 4 5 6 7
答案
不定项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4分)
11.(1)
(2) ; ; ;
12. (1) (2).
(3) ; ; ;
(4)
13. (1) ;
(2) (3) (4)
14. (1) (2).
(3) ; ;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