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迷宫》《拉圈圈》(音乐游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迷宫》《拉圈圈》(音乐游戏)教案

资源简介

《走迷宫》《拉圈圈》教学设计
课型:音乐游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
能按照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能遵守游戏规则,初步建立合作意识。
在唱游活动中能够根据老师或指挥提示,做出正确的反应。
2.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两项音乐游戏《走迷宫》与《拉圈圈》,是对本单元前半部分音乐知识(节奏与节拍)的综合性、趣味性巩固与测评。《走迷宫》游戏聚焦于 “节奏” 的辨识与表现,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书写和拍击,将抽象的节奏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听觉实践,考察学生对四分音符、二八音符、二分音符等基础节奏型的掌握。《拉圈圈》游戏则聚焦于 “节拍” 的感知与应用,特别是其第二项活动“根据老师敲出的声音拉圈”,其本质是让学生通过聆听纯粹的强弱规律(如2/4拍的“强-弱”,3/4拍的“强-弱-弱”)来判断拍号,这是对学生“节拍感”这一核心音乐素养的深度检验。两个游戏从“节奏”到“节拍”,由易到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能力诊断与训练体系。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接触了多种节奏型,并对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有了初步的身体体验。他们喜欢游戏,乐于挑战,但将听觉感知(特别是抽象的节拍强弱)快速转化为认知判断(数字)并协调身体动作(拉圈),仍存在一定难度。在《走迷宫》中,他们可能会混淆相似的节奏型;在《拉圈圈》中,他们容易受到敲击速度的干扰,而忽略其内在的强弱周期规律。教学需通过清晰的示范、循序渐进的游戏规则和积极的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在“玩”中完成知识的整合与升华。
二、学习目标
1.能专注地聆听节奏与节拍,感知其不同的组织形式与律动特点。
2.能准确拍击出《走迷宫》路线中的节奏组合;能根据听到的节拍强弱规律,与同伴协作拉成相应人数的圈。
3.能在《走迷宫》中探索不同的节奏路径;能在《拉圈圈》中思考并表达自己判断节拍数字的依据。
4.在集体游戏中,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音乐秩序带来的和谐与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准确辨识并拍击节奏型;感知并辨析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
学习难点:排除速度干扰,纯粹依靠强弱规律判断拍号;将节奏/节拍的听觉信息迅速转化为正确的身体反应。
四、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模仿教师,用准确的节奏拍手回应:“X X X X — (生:老师您好 )。”
2.明确本节课的游戏任务,情绪高涨地准备参与。 1.节奏问候:“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用节奏来问好。请你跟我这样拍:X X X X — (师: 同 学 们 好)。”
2.引出主题:“大家的节奏耳朵真灵敏!今天,音乐王国为我们准备了两场闯关游戏,一场考验大家的‘节奏眼力’和‘节奏手脚’,叫《走迷宫》;另一场考验大家的‘节拍耳朵’,叫《拉圈圈》。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能准确模仿并拍击问候节奏,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1.能专注地聆听节奏与节拍,感知其不同的组织形式与律动特点。 2.能准确拍击出《走迷宫》路线中的节奏组合;能根据听到的节拍强弱规律,与同伴协作拉成相应人数的圈。 3.能在《走迷宫》中探索不同的节奏路径; 4.在集体游戏中,理解并遵守规则,体验音乐秩序带来的和谐与快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新知新学 游戏一:《走迷宫》) 1.理解游戏规则,观察迷宫图。
2.在教师带领下,集体完成一条路线的寻找、书写和拍击练习。
3.小组合作,共同探寻、练习并展示另一条节奏路径。 游戏二:《拉圈圈》 1.根据教师口令,快速反应,拉成相应人数的圈。
2.专注聆听教师敲击的强弱规律,忽略速度,迅速判断拍号并拉圈。
3.在教师提问后,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判断依据(如“我听到了一声重两声轻”)。 游戏一:《走迷宫》 1.讲解规则:(出示迷宫图)“看,这是一个节奏迷宫。从入口到出口有多条路,但只有一条是畅通的。你们的任务是:① 找出正确的路线;② 把这条路线上所有的节奏型,‘写’在你们的小手上(空中书写);③ 最后一起准确地‘拍一拍’。”
2.探索与练习:引导学生一起找出正确路线,教师带领学生先空中书写节奏,再逐小节拍击,最后连贯拍完全程。
3.组挑战:“现在请各小组一起找一条路线,内部练习1分钟,然后派代表来展示你们的‘节奏路径’!” 游戏二:《拉圈圈》 1.第一项(热身):“我们先热身。当我说‘数字3’,请迅速3个人拉成一个圈!”(随机说出数字2,3,4进行练习)。
2.第二项(核心):“接下来,考验升级!我不说数字了,而是用敲鼓(或拍腿)来告诉你们。仔细听,我敲的规律是‘强-弱-弱’,这是几拍子?(3拍子)对!所以数字是3!现在听仔细了——”教师敲击:
强-弱 (2/4拍,数字2)
强-弱-弱 (3/4拍,数字3)
强-弱-次强-弱 (4/4拍,数字4)
学生根据敲击的强弱规律拉圈。
3.启发思考:“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数字的?是因为我敲得快还是慢吗?(不是)是因为你听到了声音轻重的规律!” 能通过观察找出正确路线;能基本准确地将节奏符号转化为拍击动作; 能在小组内进行简单的协作学习。 能根据口令快速、安全地拉圈; 能通过聆听强弱规律而非速度,准确判断拍号并拉圈;能初步理解节拍的抽象概念。
能在《拉圈圈》中思考并表达自己判断节拍数字的依据。 拓 展 部分 聆听有完整旋律的音乐,捕捉其内在的节拍框架,并根据此框架拉圈。能将自己的判断从“敲击”迁移到“音乐”上。 《拉圈圈》第三项:“终极挑战来了!这次我播放一段音乐(可选用本单元学过的《闪烁的小星》2/4拍片段),请你们根据音乐的节拍强弱来拉圈。记住,用心听它的‘强弱密码’!”播放音乐,学生听辨拉圈。游戏后再次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数字的?”引导学生总结:“音乐本身有强有弱,我们听的是这个。” 能将从游戏中获得的节拍感,迁移到聆听真实的音乐作品中。
课堂小结 今天的两场游戏,大家表现得像真正的音乐侦探!《走迷宫》锻炼了我们‘火眼金睛’和‘闪电手’,《拉圈圈》则让我们拥有了能捕捉音乐强弱的‘超级耳朵’。希望大家带着这对耳朵,去发现生活中更多音乐的奥秘。
板书设计 音乐游戏 《走迷宫》 《拉圈圈》 (节奏) (节拍) X X 2/4拍: ● ○ XX (强-弱) -> 2 X - 3/4拍: ● ○ ○ (强-弱-弱)->3
作业设计 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节奏迷宫(画3-4个格子),并拍给家人听,请他们走出你的迷宫。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