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捉迷藏》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设计者: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习任务2:独唱与合作演唱A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的独唱或与同伴合作进行齐唱、轮唱、固定阴性伴奏唱,以及其他形式较为简单的合唱。B认识常用的拍号、表情记号和力度、速度记号,知道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演唱是能够根据音乐术语或记号,适切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并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C能正确识读或排挤简单节奏谱,跟随音乐模唱或用唱名视唱简单旋律。学习任务4:编创与展示A能即兴编创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的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并参与表演。B能对自己活他人的编创与表扬进行简单评价。2.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充满童趣的歌唱曲目。歌曲为3/4拍,F宫调式,采用二段体结构。作品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歌词生动形象,旋律活泼轻快。歌曲中频繁出现的附点八分音符和三拍子的韵律感,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游戏时的欢快场景,体现了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充满兴趣。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他们已具备基本的音高、节奏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歌曲演唱。但对于三拍子的韵律感和附点节奏的把握仍有一定困难,需要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来加深感受。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被表扬,乐于参与表演和创编活动,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就感。二、学习目标1.能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律动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韵律特点,体会音乐如何表现四季娃娃捉迷藏的生动场景。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在演唱中基本准确地把握三拍子的韵律感;能通过模仿和体验,较好地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3.能参与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4.通过学唱歌曲,理解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体会歌曲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进对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并表现三拍子的韵律感。学习难点:通过体验活动掌握附点节奏的演唱;在演唱中保持三拍子的稳定感。教学设计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积极回应,分享自己喜欢的游戏。2.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猜测四季娃娃的藏身之处。3.带着好奇进入聆听状态。 1.游戏激趣:“同学们,课间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玩一个特别的捉迷藏游戏,藏起来的可不是普通的小伙伴,而是四个调皮的'四季娃娃'!”2.情景创设:出示四季图片(春花、夏荷、秋叶、冬雪) 师:“猜猜看,春娃娃、夏娃娃、秋娃娃、冬娃娃分别会藏在哪里呢?”3.揭示课题:“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里,一起来听《捉迷藏》!” 能积极参与互动,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1.能感知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律动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韵律特点,体会音乐如何表现四季娃娃捉迷藏的生动场景。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在演唱中基本准确地把握三拍子的韵律感;能通过模仿和体验,较好地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4.通过学唱歌曲,理解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体会歌曲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进对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步感知,体验韵律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找出四季娃娃的藏身之处。2.跟随教师做波浪手势,身体摇摆,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3.用声势动作参与音乐,巩固对三拍子强弱规律的感觉。活动二:难点突破 1.聆听教师范唱,感受附点节奏带来的活泼、调皮的情绪。2.模仿教师的"小滑音"唱法和俏皮动作,体验附点节奏。3.在教师带领下,用形象化的方式练习演唱难点乐句。活动三:分句学唱,情感融入 1.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现四季娃娃。2.模唱旋律,注意音准和三拍子的保持。带词演唱,力求准确。3.完整演唱歌曲,并尝试加入律动,表现歌曲情 活动一:初步感知,体验韵律 1.初听歌曲:“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四季娃娃到底藏在哪里?”(播放范唱)2.三拍子体验:“这首歌曲是四三拍,就像坐着秋千'荡呀~荡呀~'的感觉。我们一起来做波浪手势,感受这种一强两弱的摇摆感。”教师带领学生做划船式律动。3.声势参与:再次聆听,引导学生用“拍手-拍腿-拍腿”(强-弱-弱)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活动二:难点突破1.附点节奏体验:不直接讲解概念。教师范唱“春天藏在花丛中”,重点突出附点节奏。2.师:“春娃娃藏起来时的心情怎么样?对,又兴奋又调皮!所以我们唱'春天'的时候要带点'小滑音',像这样'春~天'(示范)。” 3.动作辅助:配合“跳-停”的俏皮动作来感受附点节奏的跳跃感。4.模仿练习:带领学生用这种“调皮”的感觉演唱含有附点节奏的乐句。活动三:分句学唱,情感融入1.歌词朗读: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注意用声音表现四季娃娃不同的“藏法”(如藏、躲、钻、缩)。2.旋律学唱:用“lu”模唱旋律,保持三拍子的律动感。分乐段教唱,及时纠正音准和节奏。3.完整演唱: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提醒学生保持轻快的声音和稳定的节拍。尝试边唱边做简单的三拍子律动。 能准确说出歌曲的基本情绪和四季娃娃的藏身地。 能通过律动和声势,初步感受并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能通过模仿和形象化引导,基本准确地演唱附点节奏。演唱声音自然、节奏稳定,能初步表达歌曲情感。3.能参与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拓 展 部分 1.小组合作,选择乐器,讨论并尝试为指定乐句创编三拍子伴奏。2.小组自信展示创编成果。认真观看其他小组展示,并能进行积极评价。3.参与集体综合表演,体验合作的成就感和音乐的快乐。 1.“四季音乐会”创编: 师:“现在我们开一个‘四季音乐会’!这里有三角铁、沙锤、铃鼓。请小组讨论,选择一种乐器,为你们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娃娃’的乐句设计伴奏。想一想,三拍子的‘强拍’用什么乐器声音来突出更合适?”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探索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2.小组展示与评价:邀请1-2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创编,引导其他学生从“节奏是否吻合”、“乐器选择是否合适”、“是否表现出三拍子特点”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3.综合表演:全体演唱,由展示小组负责相应乐句的伴奏。 能积极参与小组创编,尝试用乐器表现三拍子特点。 能大方展示,并能关注同伴的表演。在合作中感受音乐表现的乐趣。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和四季娃娃一起玩了有趣的捉迷藏游戏,不仅学会了用轻快的歌声演唱,还感受到了三拍子像秋千一样“荡呀荡”的韵律,更用乐器为四季娃娃们伴奏。音乐让我们发现了四季里藏着的这么多快乐!板书设计 课题:捉迷藏 (欢快、活泼地) 四季娃娃藏哪里? 四三拍: 春:花丛中 强 弱 弱 夏:草帽下 (拍手-拍腿-拍腿) 秋:谷堆堆 冬:棉褂褂作业设计 将《捉迷藏》表演给家人看,并教他们做简单的三拍子律动。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