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用时60分钟,共60分。
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5年9月,我们迈入中学时代,人生中又一个美好年华开启。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这些机会包括( )
①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③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 ④繁重的学习和陌生的校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进入中学后,我们增加了4门课程,道德与法治培养了我良好的思想品德,历史让我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生物学让我懂得了生命之源,地理让我饱览了祖国的美丽河山。”这段话表明( )
A.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择课程
B.中学时代为我们铺就了成长的平坦大道
C.新的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D.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复兴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一路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不断书写。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
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身份相同,责任有别 ④树立志向,定能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一位同学在升入初中后,在日记中写道:功课从“寥寥无几”到“五花八门”;老师从“里里外外”到“大幅放权”;同学从“街坊邻居”到“五湖四海”这段日记说明( )
①我们要珍惜新的学习及生活的起点 ②我们可以结交初中新同学,学习顺其自然即可
③如果可能,就把小学的方法完全搬到初中 ④青少年要积极适应初中生活新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小江同学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他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于是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其作品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小江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发展目标 ②学不好的科目要尽早放弃,及时止损
③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④要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下侧漫画《鱼》启示我们( )
A.正确认识自己 B.欣赏自己优点 C.改正自身缺点 D.勇敢面对逆境
7.当“读万卷书”遇到“行万里路”,一种新的学方式来了——研学游!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主动学、探索世界。下列对于研学游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A.学习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B.学习不能离开学校场所
C.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D.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8.歌曲《是妈妈是女儿》中“您的嘘寒问暖,我知道是为我好的,但又让我觉得,我不曾被信任着……”,针对歌词中“爱的碰撞”,正确的做法是( )
①学会感恩,不能质疑父母的话 ②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
③合理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的爱 ④完全听从父母安排,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下列诗句体现“孝”文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下面漫画《家风》告诉我们( )
A.用关爱传承美好的亲情 B.迁就是维系亲情的纽带
C.学会沟通解决家庭矛盾 D.现代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规划初中生活】
11.(12分)新学期伊始,校长在欢迎新生人学典礼上的讲话时刻萦绕在我的耳旁,鞭策着我不断前行。以下是校长讲话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并完成下列任务。
亲爱的新同学:金秋九月,你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地跨进初中校园,成为一名初中生,在这里将要度过你们人生中美好的三年,中学生活对你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新起点。初中阶段在你们的人生道路上至关重要,你们应做好规划,莫虚度光阴。初中生活的序幕即将拉开,新的机会和挑战也将同时来临……希望你们时准备着,继续扬帆远航!
(1)我们该如何迎接初中生活的新机会和新挑战 (6分)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新的成长阶段,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合理规划的“小达人” (6分)
【时事我点评】
12.(8分)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中,“00后”官兵成为受阅主力之一——他们有的在徒步方队中高擎抗战英模旗帜,有的在装备方队中精准操作新型武器,有的在礼炮部队负责80响礼炮的精准发射。接受采访时,一名“00后”受阅官兵说:“爷爷是抗战老兵,他总跟我说‘扛旗就要扛住责任,当兵就要守住家国’。现在我扛着英模旗帜走过天安门,就是要把这种责任接过来,让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此外,阅兵现场专门设置“青少年观礼区”,近千名学生代表参与观礼,不少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看到‘00后’官兵挺拔的身影和坚定的眼神,我明白了青春不只是读书备考,更要扛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
结合时事材料,从“梦想”角度,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向“00后”受阅官兵学习。(8分)
【阅读与评析】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组织学生前往红色景点“打卡”学习。学生小鲁的奶奶很不理解学校的做法,她认为:“学生就应该在学校学习,参观红色景点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材料二:小明觉得学习没有用,打算辍学。班主任对他说:“人生有很多赛道,学习是最省时、最透明的一个。如果父母不能给予更多,自己则更要奋斗。努力去试试,不要在中途放弃。”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鲁的奶奶进行劝说。(4分)
(2)结合材料二中班主任的话,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探究与实践】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家庭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是联合国日益关注的对象。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意义。(2分)
材料二: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持续接受着家庭的熏陶和长辈的教导;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2)请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说明“孝”的理由。(4分)
(3)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2025年5月15日,第32个国际家庭日,让我们一起体会家的意味,用实际行动表达爱、传递爱,争当孝亲敬长好少年。请你将以下“爱的誓言”补充完整。(4分)
爱的誓言 建设幸福和睦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体会家的意味,用实际行动表达爱、传递爱,争当孝亲敬长好少年,我要做到: ; 。 2025年5月15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