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磁的奥秘 课件(共58页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1 磁的奥秘 课件(共58页PPT) 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58张PPT)
1.能认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了解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能通过磁感线描述
磁场,知道磁场的方向.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球大磁体的南、北极.
4.能认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在促进社会发展方
面的价值.
1.情境探究:磁的妙用
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磁的应用几乎
随处可见.
冰箱贴
银行卡
指南针
磁浮列车
利用磁体对 冰箱门的吸 附力固定 利用磁条存 储和传输用 户信息 磁针受地 磁场的作 用,指示 方向 电磁悬浮减小摩
擦,实现高速运

2.磁体
(1)概念:具有磁性(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
性质)的物体称为磁体,如磁铁.
(2)特点: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且不需要直
接接触,如磁体隔着玻璃也能吸引铁屑.
磁体能吸引的物质有局限性
铁、钴、镍等物质,或含有铁、钴、镍的合金,或铁、
钴、镍的氧化物,这些材料统称为铁磁性材料.磁体的磁
性表现为能吸引铁磁性材料,这说明磁体能吸引的物质
有局限性,如不能吸引铜、铝等.
典例1 如图是生活中常
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
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
为金属块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B
A.铝 B.铁 C.锌 D.铜
[解析]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制成的物体.
(1)按磁体的形状来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和针形磁体.
(2)按磁体的来源来分:天然磁体(如磁铁矿)和人造磁体.
(3)按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来分:硬磁体(即永磁体,磁
性可长期保持)和软磁体(磁性容易消失).
3.磁极
(1)认识磁极
实验1 实验2
实验 现象 将一些铁屑平铺在纸 上,将条形磁体放在上 面,然后拿起来, 让一枚小磁针在水平面
内自由转动,小磁针静
止时,
实验1 实验2
实验 现象 发现磁体两端吸引的铁 屑很多,中间几乎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是一端指向南方,一
端指向北方(磁体具有
指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 实验2
结论 条形磁体两端磁性最 强,中间磁性最弱.磁体 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 磁极
磁极的三个规律
1.磁体上的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到目前为止,自然界中
还没有发现只有单个磁极的磁体.
2.一个磁体不管形状如何,有且只有两个磁极.
(有些扁圆形的磁体,磁极在上、下两个端面)
3.如果将一个条形磁体一分为二,则每个磁体将仍有两个
磁极.如果再让这两个磁体相互吸引、合二为一,则靠近
的原来的两个磁极便不再存在,整个磁体仍只有两个磁
极,而不是四个磁极.如图所示.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实验 取两块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将一块磁体悬挂起
来,用另一块磁体的一端靠近悬挂的磁体的两
端,观察现象;
实验 换用磁体的另一端,靠近悬挂的磁体的两端,观
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结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
名磁极相互吸引
1.条形磁体悬挂起来后应远离其他磁体或铁磁性材料,使
其能在水平面内自由旋转.
2.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并不意味着相互吸引的就是异名磁
极,还有可能是一个物体是磁体,另一个物体是铁磁性
材料.
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四种方法
方法 实验操作
根据磁体 的吸铁性 判断 将被测物体靠近没有磁性的铁磁性物质
(如铁屑),若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说明
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方法 实验操作
根据磁体 的指向性 判断 将被测物体用细线悬挂使其能够在水平面内
自由转动,若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说明
该物体具有磁性,否则便没有磁性
方法 实验操作
根据磁极 间的相互 作用规律 判断 将被测物体的一端分别靠近静止小磁针的两
极,若发现与小磁针的一极发生排斥现象,
说明该物体具有磁性;若与小磁针的两极均
表现为相互吸引或均无作用,说明该物体没
有磁性
方法 实验操作
根据磁极 的磁性最 强判断
典例2 [ 贵州中考] 如图所示,为判断一根铁棒是否
有磁性,用铁棒靠近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小磁针进行检验,
当出现以下哪一现象,便能证明铁棒有磁性( )
A.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极, 极被排斥
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极, 极被吸引
C.将铁棒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极, 极均
被吸引
D.将铁棒同一端分别靠近小磁针、 极,
两极均被吸引

[解析] “斥定吸不定”,铁棒一端吸引小磁针 极,铁
棒可能有磁性(异名磁极相吸),也可能无磁性
(磁针有吸铁性); 磁体两端为不同磁极,铁棒两
端都吸引小磁针极,说明铁棒无磁性;小磁针 、
极不可能都吸引磁体同一端,说明铁棒无磁性.
4.磁化
(1)情境探究:大头针获得磁性
实验 将大头针平铺在桌面上,使其分布均匀,用手拿
条形磁体的中部,靠近这些大头针的中间,轻轻
提起,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将条形磁体靠近原来没有磁性的大头针,发现被
吸引的大头针又能吸引其他大头针
结论 被磁体吸引的大头针会显出磁性,吸引其他大头

(2)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
体等方式显出磁性的过程.
(3)铁磁性物质:被磁化后,具有较强磁性的物质,如
铁、钴、镍等.非铁磁性物质可以认为是不能被磁化的,
如铜、铝、木材、塑料、玻璃等.
磁体吸引铁磁性材料的实质
磁体吸引铁磁性材料的过程,实质上是铁磁性材料被磁
化的过程.任何磁体靠近没有磁性的铁或钢质物体总是相
互吸引,这说明被磁化了的物体与使它磁化的磁极相靠
近的那一端一定是异名磁极.如图是一块软铁被磁化后出
现的两个磁极的示意图,靠近磁体一极的那一端被磁化
为异名磁极.
(4)磁化的利与弊
利 (1)钢针被磁化后,其磁性能长期保持,可以用
来制作指南针;
(2)磁带、录像带、磁卡上的铁磁性物质被有序
地磁化后,可以存储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
弊 (1)机械手表被磁化后,走时不准;
(2)磁带、磁盘、磁卡等放入磁性环境中,存储
的信息可能会消失
典例 3 [ 保定期末] 如图所示是广泛地
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干簧管,也称为磁簧开关,
它利用永磁铁对簧片的磁化作用工作,当磁铁靠近干簧
管时,、接触;当取走磁铁时,、 分离.下列关于
干簧管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干簧管的金属簧片用铜质材料比铁质材料效果更好
B.图中簧片被磁化后,端是极,端是 极
C.图中簧片被磁化,移走磁铁后磁性会消失
D.干簧管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解析] 铜质材料不能被磁化,不能用于制作干簧管的
金属簧片;图中簧片被磁化后,端是极,端是
极; 干簧管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

1.观察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
实验 将铁屑均匀撒在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放置在磁
体上方,轻敲(减小铁屑与板面间的摩擦,使铁
屑重新分布)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 象 实验中的铁屑在不同磁体周围有不同的分布图
像,这是因为铁屑在磁体周围被磁化,一粒铁屑
相当于一个小磁针,这些铁屑从无序分布到有规
则排列,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它们
受到了力的作用
结论 磁体周围存在着某种物质,是这种物质对铁屑施
加了力
2.磁场
(1)概念: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
殊物质,人们将其称为磁场.磁体对铁磁性物质产生的力
的作用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我
们常用小磁针是否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来检验小磁针所在
的空间是否存在磁场. (运用了转换法 )
[苏州中考] 在探究蹄形磁
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
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屑,
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
如图.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18-6(b) 蹄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
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

[解析] 中考设置如题所示情境,通过撒铁
屑并轻敲玻璃板的方法,利用铁屑被磁化后的排列显示
磁场分布,体现了教材中关于磁场、惯性、摩擦力等物
理概念的综合运用.该题中,选项A的分析不正确,因为
磁场是磁体周围本来就存在的,铁屑的作用是通过被磁
化后的排列来显示不可见的磁场的分布状况.
1.磁感线
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用磁感应线
(简称磁感线),即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
征和性质,如图为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分布.在磁体的外部,
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极发出,最后回到极.
2.磁场方向
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放在该点的小磁针
(只显示磁场的存在,不影响磁场的有无)静止时的
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图
4.理解磁感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是物理模 型,并不 存在 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
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的方向
和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它并不是
真实存在的
密疏表示 磁场强弱 磁感线分布的密疏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体
的两磁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磁体两磁极处的
磁场最强
箭头表示 磁场方向 磁感线是带箭头的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
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是闭合曲 线
立体分布 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是立体的,不是平面
的.在画图时,因受纸面的限制,只画了一个
平面内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任意两条 不交叉 磁场中任一点的磁场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如
果某一点有两条磁感线相交,该点磁场就有两
个方向,这是不可能的
典例 4 [ 成都模拟 ] 如图所示是某条形磁
体的磁感线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和 两处的磁场强弱相同
C.没有磁感线的区域就没有磁场
D.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极,右端为 极
[解析] 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和 两处磁感
线的疏密不同,磁场强弱不同; 在磁体周围,即使
没有画上磁感线,也存在磁场;由图中小磁针的 极
指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可知该条形磁体的左端为
极,右端为 极.
1.情境探究:指南针指向南北的原因
情境 让一个指南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发现静止后
磁针南极指向南方,北极指向北方
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根据磁场的性质可知,磁针一定处在磁场中
结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周围存在地磁场,
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地磁场
小磁针的极总是指向北方,说明地磁场的磁场方向在地
表是由南指向北的,所以地磁场的北极应在地理的南极
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应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如图所示,实
际上,地磁场的分布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3.磁偏角
地磁场的磁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所以小磁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地理的
正南、正北方向,而是稍微有点偏离,
地磁南北极的连线和地理南北极的连线之间有一个偏差
角度,称为磁偏角,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这一现象的
是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
4.地磁场的作用
(1)地磁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例如,行军、航海需要利用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来定
向.海龟的洄游、信鸽的飞翔也是依靠地磁场来定向的.
(2)地磁场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假如没有地磁场,来自宇宙空间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将直
射地球,威胁生命.另外,在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周
围的大气成分也可能发生改变,使得生命无法生存.
图18-10 司南.
[枣庄中考] 公元1世纪
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
地磁场
图,“柢”即握柄,是磁体的__极,司南之所以能指向南北
方向,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
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融入物理
问题,以磁体磁极和地磁场为命题点.如题中,司南指向
南北方向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其柢指南,根据磁
极的定义,可知“柢”是磁体的 (南)极.
典例 5 [ 临沂模拟 ] 郑和远涉
重洋时,采用水罗盘定向.水罗盘的浮针是使用磁针横穿
灯芯草制成,静止时磁针针尖会指向南方.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B
A.水罗盘周围存在若干磁感线
B.水罗盘能定向利用了地磁场
C.磁针的针尖指向地磁的 极
D.磁针的针尖处应标注为“ ”
[解析] 水罗盘周围存在磁场,但不存在磁感线;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磁针的针尖指向南方,
即指向地磁的北极极; 磁针的针尖处应标注为“
”,即南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