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阳一中 2025 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下图)。如果第一天晚上的“蒙影”还没有结束,第二天早上的“晨昏”就开始了,那么出现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叫做“白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我国的下列地区中,可能看到“白夜”的是( )A.广州 B.长沙 C.拉萨 D.漠河2.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B.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反射形成C.若天气晴好,在日出之前,会先迎来天文曙暮光D.若天气晴好,在日落之后,会先迎来民用曙暮光由风成沙、黄土与古土壤交替形成的风成沉积序列,能有效反映地区气候与沉积环境的变化。青海湖地区全年以西北风为主,湖泊周边风成沙沉积大多集中在克土沙地,尕海沙地与鸟岛沙地风成沙沉积较少,如图示意青海湖地区部分沙地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克土沙地风成沙沉积多,尕海沙地与鸟岛沙地风成沙沉积少,反映青海湖( )A.西北侧长期保持低水位 B.西侧沙地风力沉积更强C.高水位未淹没克土沙地 D.东侧沙地更易遭到侵蚀4.尕海沙地湖岸沙坝的演变方向及主要动力是( )A.向北退缩湖水侵蚀 B.向西北延伸湖水搬运C.向南延伸湖水搬运 D.向东南延伸湖水沉积“雾凇”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字林》:“寒气结冰,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雾凇是过冷却水汽凝华形成冰晶挂结于草木枝叶的天气现象。“瀚海雾凇”专指沙漠戈壁中的雾凇景观,犹如在石海沙丘上开出的“玉树琼花”。新疆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瀚海雾凇”出现频率高,吸引摄影爱好者慕名前往。完成下面小题。5.“寒气结冰”形成雾凇的原因是( )A.上升气流导致降温 B.云层较厚太阳辐射弱C.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D.暖空气过境前后温差大6.为了次日能拍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雾凇景观,适宜摄影爱好者蹲守的天气是( )A.飘雪初晴 B.气温回升 C.晚来风急 D.夜间有雨下图是南美洲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关于图示月份内的地理现象说法最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B.赤道低压位置靠北C.我国受亚洲高压影响大 D.印度半岛吹西南风8.影响图中甲、丙两地风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植被覆盖C.洋流影响 D.地形起伏为了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 A、B 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 1 月 28 日在 A 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 B 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 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 左右开始移动。完成下面小题。9.1 月 28 日 A 观测点开始出现焚风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A.2:40 左右 B.6:40 左右 C.16:40 左右 D.20:40 左右10.当日 15:30 左右该地形成的锋面的类型及移动方向是( )A.暖锋向西北移动 B.冷锋向东南移动C.冷锋向西北移动 D.暖锋向东南移动2024 年 4 月 27 日下午,广州市遭遇冰雹、暴雨、龙卷风天气。冰雹是强对流天气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广州冰雹主要出现在2—10 月,且春季发生的概率高于夏季。如图为冰雹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冰雹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A.近地面水汽充足 B.上升气流势力弱C.冻结层以下水汽多 D.冻结层以上风力强12.下面四幅图中,最可能代表广州冰雹发生时天气形势的是( )13.广州春季发生冰雹的概率高于夏季,主要是因为春季( )A.下垫面温度更高 B.水汽输送频率更大C.0℃冻结层高度更低 D.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对流层臭氧(O3)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雅安地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区,山谷风环流对该地大气污染变化影响较大。统计表明:山谷风日,该地近地面气温在谷风时高于同时刻月平均值,在山风时低于同时刻月平均值。图示意该地 2017~2022 年 5 月近地面臭氧浓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影响雅安地区近地面臭氧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温高低 ②太阳辐射 ③交通流量 ④产业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春末山谷风日,雅安地区臭氧浓度出现峰值的时刻及风向是( )A.9:00 偏东风 B.9:00 偏西风 C.17:00 偏东风 D.17:00 偏西风16.雅安地区山谷风日,山风控制时段臭氧浓度高于同时刻月均值。有关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①山坡上积累的臭氧被输送到盆地西部②近地面气温低于月平均值,抑制臭氧的扩散③盆地内高浓度臭氧被输送到盆地西部④近地面气温高于月平均值,利于臭氧的产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在丹霞地貌区,石拱是常见的洞穴地貌,一般将小型石拱称为穿洞,大型石拱称为天生桥。江西省鹰潭市的月湖岩位于信江盆地,是一个发育在白垩纪红色砂岩中的大型石拱,形态独特,是湿润区丹霞地貌大型石拱的典型代表。如图为月湖岩石拱演化过程示意图。(1)指出月湖岩所属的岩石类型,并说出该类岩石的特征。(4 分)(2)简述月湖岩石拱(天生桥)的形成过程。(8 分)(3)从雨季和旱季的角度,分析气候对月湖岩石拱形成速度的影响。(4 分)18.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材料一: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该地一月平均温度﹣6℃,年降水量450 毫米左右,冬季年蒸发量 1700 毫米左右,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 4718 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 70 多千米,南北宽 30 多千米,面积 1920 多平方千米,湖区周边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材料二:纳木错区域图(图 1)和 a 气象站一年中不同月份降水统计图(图 2)。(1)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 a 气象观测站 8 月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4 分)(2)分析纳木错湖区蒸发量大的原因。(4 分)(3)从风的形成原理,分析纳木错夏季湖陆风较强的原因。(4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边缘,境内拥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气候凉爽湿润。图 1 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图 2 为图 1 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1)描述该国地形地势特征。(4 分)(2)分析该国气候凉爽湿润的原因。(4 分)(3)简述①地与②地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8 分)(4)简述①②所在的湖泊地区气候与同纬度的西侧盆地地区气候类型及成因。(8 分)南阳一中 2025 年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1.D 2.B 3.C 4.D 5.C 6.A 7.C 8.D 9.A 10.C11.D 12.B 13.C 14.A 15.C 16.A17.(1)类型:沉积岩。特征:具有层理结构,岩石中常含有化石。(2)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接受沉积形成深厚的沉积岩层;月湖岩所在地区发生构造抬升,形成断块山;岩层裂隙发育,裂隙部位岩石破碎,被河流侵蚀形成穿洞;侵蚀、风化作用持续进 行,穿洞扩大形成天生桥。(3)雨季,气温高、降水多,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加速了石拱形成;旱季,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较弱,石拱形成速度较慢。18.(1)8 月降水较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晚多云雨,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气温日变化小。(2)湖泊面积大,水量充足,蒸发强;高原海拔高,光照强,蒸发强;风力大,蒸发强;气候干燥,蒸发强。(3)白天: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湖泊比热容大升温慢,温差较大,气压差大;夜晚:陆地降温快,湖泊降温慢,湖泊与陆地之间的温差大,气压差大;因此湖陆风明显。19.(1)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部沿海平原狭小;地势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2)地势高,温度低,气候凉爽;受来自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坦桑尼亚湖泊众多,起了降温增湿的作用。(3)差异:①地较②地年降水量多。相同:都存在季节变化。原因:①地受印度洋暖湿东南信风(偏东风)影响;经过(维多利亚湖)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受湖面西侧山地的阻挡,气流抬升显著,多地形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降水季节变化。(4)湖泊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因地势高改变了水热条件。同纬度的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