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秋九上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5浙江中考题型)(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书写(3分) 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一、“自强不息”主题探究活动1.字词中蕴含君子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根据积累,补充思维导图。(4分)2.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补充下面的空缺,理解“自强不息”的精 神内涵。(10分)“自强不息” 的内涵 诗句( ) ①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以“ ▲ , ▲_”两句高 歌,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韩愈写下“欲为圣明除弊事, ▲ ”,不惜残年余力,忠君之 心弥坚。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遵循天道 ⑤苏轼《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传 达了世上之事难以求全,唯有释怀的哲理。 ⑥《醉翁亭记》中顺应际遇,寄情山水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有家国 ⑦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⑧《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了古代仁人志士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是 : , ▲。3.同学们将制作本次主题活动的纪念书签,以下两首诗哪首更契合主题 请选择一首作为 书签内容,并说明理由。(4分)二、“寻美生活”文学阅读活动艾青的马车 徐刚①艾青走了,26个春秋,他走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在我的思念中,他只是远行,从未消逝。②在梦里,我常见到艾青,但是个背影。艾青总是和他那辆诗神的“纯金的三轮马车”在奔跑,我也紧随。梦醒时分,艾青和他的马车已不见踪影,想起了艾青《诗论》中的话:“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③然后,我把黎明之前长长的一段时间,留给了回想,回溯时光,捡拾起那些少小往事。太久的往事会变得影影绰绰,如梦如幻;太美的往事会缠绵在心灵,若藤若蔓。④1976年的一个冬夜,北风呼号,《人民文学》的诗歌编辑杨兆祥大哥说:“走,我带你去看艾青。”那时艾青已从新疆返京,暂住史家胡同的一个大杂院。他的手好大,好温暖,好有力。他的夫人高瑛大姐也陪伴在侧。艾青不让我叫“先生”,也不让叫“老师”,还不让叫“艾老”。他喜欢“老艾”这个称谓:“它亲切,习惯了,杨兆祥和兵团的孩子们都这么叫的。”然后是聊家常,高瑛大姐说:“艾青很少有这样的谈兴,他今晚高兴了。”告辞时,艾青坚持要一起出门,说是要上厕所,他的住处没有厕所,公共厕所在马路对面。我扶着他。他不让。只是有力地握着我的手。出门,他抬头望了一眼夜空,新月如钩,他挥手让我们走:“徐刚,你有空就来!”从此,我就成了艾青家的常客。⑤当其时也,艾青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每有新作,我和杨兆祥,还有周明,总是先睹为快者。长诗如《光的赞歌》等,给《人民文学》,他们有版面;短诗则归《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除了索稿,更多的时候是聊天。其间,艾青又搬往北纬饭店暂住,离我寄居的华仁路31号只一箭之遥。那时,《光明日报》《诗刊》的社址均在附近,艾青的住处便成了一众诗人的聚集地,那是诗的聚集、语言的聚集、激情的聚集。这样的聚集又是如此纯净:只是为了看望艾青,只是因为对诗的热爱。那热烈的话语声,是“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声音。当时议论最多的是《光的赞歌》。邹荻帆说:“文学界最近流行一句话——‘艾青回来了’!”还有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道:“山野的篝火是美的/港湾的灯塔是美的……”房间里掌声响起,以茶代酒,为艾青干杯。艾青以他迷人的微笑注视着诗友们,连声道谢。⑥1983年3月27日,艾青生日。高瑛大姐说:“艾青不喜欢过生日做寿,你过来吃个便饭,陪陪他就行了。”我从同事那里得知,长安街西侧有个不小的花店,于是下班后去了一趟。店里有一株海棠。两米多高,已开的花洁白热烈,未开的蓓蕾争先恐后。正等着我呐。我把钱付了,请老板把海棠移置一角,照看稳安。次日下班后,我匆匆赶到花店,捧起花盆就往丰收胡同21号赶去。捧进艾青院门,高瑛大姐说:“徐刚捧了棵大树!”艾青走过来,笑眯眯地看着海棠。因为一路奔波,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海棠,花枝乱颤地面对着艾青的微笑,艾青说:“她也笑容满面。”借着这棵活生生的海棠,艾青说起了真、善、美:“首先,这海棠是真的,它不是塑料花,这是真的第一要义一一展现在眼前的事物是真实的存在。其次,送这棵海棠树的人是真的,而且有真性情,为什么送给我而没有送到隔壁院呢 植物离人类生活最近,帮助最大,它是善的、美的。”艾青旧居拆迁,新居落成,又一次搬家时,院子里的花卉要送走一些,高瑛大姐后来告诉我,艾青大声喊着:“不要把徐刚送人!”⑦记得那一次在丰收胡同的告别,多少有点凄凉,冷月斜照,灯影昏黄,我说:“老艾,你该休息了。”艾青把握着的手松开说:“你要常来。”我让艾青回家,他不回。“你走了我就回。”回头,艾青还在院门口站着;再回头,那影子模糊了。⑧北京站的钟声敲了十下,我走在依然车水马龙的北京,我感受着我的富足,我富足是因为我的内心珍藏着艾青的三轮马车。那纯金的马车在我心里发光,我的眼前便有光,没有路灯的小巷也金碧辉煌。(节选《光明日报》,2022年12月09日15版,有删改)4.文章记录了艾青与“我”交往时的一些言行。阅读全文,完成填空。(5分)时间阶段 ,典型事例(片段) 人物品性 作者情感1976年一个冬夜 ① 平易近人 ⑤邀“我”下次再来 ②1983年3月27日 ③ 幽默风趣借海棠说“真善美” 崇尚真善美送“我”至影子模糊 ④5.文章的描写饱含深情。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其一进行赏析。(3分)(1)我扶着他,他不让,只是有力地握着我的手。(2)店里有一株海棠,两米多高,已开的花洁白热烈,未开的蓓蕾争先恐后,正等着我呐。6.对于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中两处加点部分的理解,小江和小海产生了分歧。请结合上下文 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小江:前文写艾青“很少有这样的谈兴”,后文写他的住处成为“一众诗人的聚集地”这 两处表述是否矛盾 小 海:我觉得两处的表述各有其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艾青的形象。7.结合全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末“我感受着我的富足,我富足是因为我的 内心珍藏着艾青的三轮马车”这句话的理解。(5分)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 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三、“理性思考”主题学习活动卑以自牧孙宽①《周易》中有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说,谦而又谦的君子,总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己的德行。因为无论一个人取得多大的成功,他的成功都是因遵循天道而来,并非自己能力出众,明智的人知道这一点,所以谦卑。这句话启示世人:要恪守谦虚谨慎之道,虚己待人,恭敬处事。②“卑”,会意字。从支,卑声。甲骨文字形像手执酒器为尊者酌酒,本义为(身份与地位)低下。《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卑,贱也,执事也,从甲。”引申为卑微、弱小,又引申为谦卑。“卑”作为谦词,常被人们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谦卑、内敛、自守、养性。③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满招损,谦受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明代方孝孺的“虚己者进德之基”.....诸多箴言警语劝诫人们,对盈满骄矜要保持警惕,应以谦让恭敬为风度,以谦恭卑下为本。《了凡四训》记载,明代学者张畏岩,学识渊博声名远扬,没承想参加科考却名落孙山。他看榜上无名,便破口大骂试官不懂得分辨人才。此时,一位过往的路人说道。答卷作文贵在心平气和,你心性浮躁,如此傲慢,怎么可能考取呢 张畏岩恍然大悟。后来谦卑自持。不再心高气傲,三年后果然考取了功名。④谦卑往往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谦,德之柄也。”谦卑的人往往含蓄内敛、低调谨慎,有着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唐代名将娄师德任兵部尚书时,有一次前往山西并州巡视,在驿站吃饭时,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驿长叫来了解情况。原来自己一行人来得突然,驿站来不及准备那么多细米,只好给下属吃糙米,娄师德听了表示这样不好,于是放下手中的白米饭,和随行的官员一起吃糙米。娄师德平等待人的背后,体现的是他一片赤诚、谦卑为怀的好品德和好作风。⑤谦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与平时的自我要求和管理分不开。谦虚的人,大都是能够时刻自警自省的人,且往往愈是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愈是谦虚。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不论对干部还是对平民百姓,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虚心相待。因谦恭虚己、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多次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就自以为是,能够接受魏征劝谏,时时约束自己,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后人传颂。⑥古语云:“思谦冲而自牧”,卑以自牧重在“自牧”,告诉我们更要把提高自己谦卑的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孔子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待人接物学会虚心,为人处世懂得谦退。要学会空杯纳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学在平时、做在平日,常怀谦卑求阙之心,笃行“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择善而从,才能永远保持谦卑,保持进步。⑦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我们要学会谦卑,把谦卑作为真正的修养,以“谦”来约束自己,不学巧伪,不争名利。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沉下心学习,低下头倾听,俯下身实干。青少年甘做沉甸甸的“低头麦穗”,才能锤炼新本领、展现新作为。(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9. 选文第③段的划线句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分析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11. 以下哪种生活模式更能带来持久的生命力量 请结合“卑以自牧”的内涵,论证你的观 点 。 ( 4 分 )我 选 择 模 式 ( ▲ ) , 四、“心灵家园”古诗文阅读活动(一)画堂春 · 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③多,归去奈愁何。【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 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③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 云”,后以“暮云春树”比喻对友人的思念。12.根据语境,分析“小舟飞棹去如梭”中加点字“飞”的表达效果。(2分)(二)送李愿归盘谷序①【唐】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施,罗弓矣,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央道而疾驰。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②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节选自《昌黎先生集》,有删节。)【注释】①此文是韩愈三十多岁求官未成,借送李愿归盘谷之机表达自己心境的文章。②用力于当世者:指当朝掌握重权的人。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居民鲜少 鲜可食B. 与其有乐于身 而乐亦无穷也C.泉甘而土肥 临溪而渔D.或曰:是谷也 或异二者之为15.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愿 之 言 曰 人 之 称 大 丈 夫 者 我 知 之 矣16.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阐释“盘谷”得名的由来。(3分)17. 选文中提到的“大丈夫”和“穷居而野处”者,他们是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吗 结合选文和相关内容加以阐述。(6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五、“生命之旅”表达交流活动(50分)18.根据要求写作。(50分)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每一次“出发”,都是对现状的突破,对可能的奔赴;“到达”,则是用汗水浇灌出 的果实,是对一段经历的深刻沉淀,更珍贵的是,“到达”之后往往又是新的“出发”。关于“出发”与“到达”,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词,也可以 兼顾两个词确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泄露个人信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秋九上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5浙江中考题型)(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书写(3分) 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一、“自强不息”主题探究活动1.字词中蕴含君子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根据积累,补充思维导图。(4分)(4分)①戈 ②恪 ③彬 ④骛2.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补充下面的空缺,理解“自强不息”的精 神内涵。(10分)“自强不息” 的内涵 诗句( ) ①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以“ ▲ , ▲_”两句高 歌,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 ②韩愈写下“欲为圣明除弊事, ▲ ”,不惜残年余力,忠君之 心弥坚。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遵循天道 ⑤苏轼《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 ▲ ,此事古难全”传 达了世上之事难以求全,唯有释怀的哲理。 ⑥《醉翁亭记》中顺应际遇,寄情山水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有家国 ⑦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⑧《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了古代仁人志士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是 : , ▲。(10分)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②肯将衰朽惜残年③沉舟侧畔千帆过④乐观豁达/积极向上⑤月有阴晴圆缺⑥在乎山水之间也⑦露从今夜白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同学们将制作本次主题活动的纪念书签,以下两首诗哪首更契合主题 请选择一首作为 书签内容,并说明理由。(4分)(3分)示例1:选择B,诗歌描写大雪纷扬下遭受寒风肆虐的土地,展现中华民族正遭受苦难和灾难。诗人反复呼号“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营造凝重的氛围,流露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患意识。这契合“君子自强不息”的家国情怀。示例2:选择A,在《礁石》中,诗人礼赞礁石微笑面对海浪的冲刷、侵蚀,实则礼赞了一种在磨难面前乐观、自信的人格,(1分)礼赞了坚强、豁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1分)这契合“君子自强不息”的自信坚韧品格。【评分标准:写出诗歌意象与象征义2分;写出作者情感1分;点出自强不息内涵1分。】二、“寻美生活”文学阅读活动艾青的马车 徐刚①艾青走了,26个春秋,他走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在我的思念中,他只是远行,从未消逝。②在梦里,我常见到艾青,但是个背影。艾青总是和他那辆诗神的“纯金的三轮马车”在奔跑,我也紧随。梦醒时分,艾青和他的马车已不见踪影,想起了艾青《诗论》中的话:“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③然后,我把黎明之前长长的一段时间,留给了回想,回溯时光,捡拾起那些少小往事。太久的往事会变得影影绰绰,如梦如幻;太美的往事会缠绵在心灵,若藤若蔓。④1976年的一个冬夜,北风呼号,《人民文学》的诗歌编辑杨兆祥大哥说:“走,我带你去看艾青。”那时艾青已从新疆返京,暂住史家胡同的一个大杂院。他的手好大,好温暖,好有力。他的夫人高瑛大姐也陪伴在侧。艾青不让我叫“先生”,也不让叫“老师”,还不让叫“艾老”。他喜欢“老艾”这个称谓:“它亲切,习惯了,杨兆祥和兵团的孩子们都这么叫的。”然后是聊家常,高瑛大姐说:“艾青很少有这样的谈兴,他今晚高兴了。”告辞时,艾青坚持要一起出门,说是要上厕所,他的住处没有厕所,公共厕所在马路对面。我扶着他。他不让。只是有力地握着我的手。出门,他抬头望了一眼夜空,新月如钩,他挥手让我们走:“徐刚,你有空就来!”从此,我就成了艾青家的常客。⑤当其时也,艾青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期,每有新作,我和杨兆祥,还有周明,总是先睹为快者。长诗如《光的赞歌》等,给《人民文学》,他们有版面;短诗则归《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除了索稿,更多的时候是聊天。其间,艾青又搬往北纬饭店暂住,离我寄居的华仁路31号只一箭之遥。那时,《光明日报》《诗刊》的社址均在附近,艾青的住处便成了一众诗人的聚集地,那是诗的聚集、语言的聚集、激情的聚集。这样的聚集又是如此纯净:只是为了看望艾青,只是因为对诗的热爱。那热烈的话语声,是“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声音。当时议论最多的是《光的赞歌》。邹荻帆说:“文学界最近流行一句话——‘艾青回来了’!”还有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道:“山野的篝火是美的/港湾的灯塔是美的……”房间里掌声响起,以茶代酒,为艾青干杯。艾青以他迷人的微笑注视着诗友们,连声道谢。⑥1983年3月27日,艾青生日。高瑛大姐说:“艾青不喜欢过生日做寿,你过来吃个便饭,陪陪他就行了。”我从同事那里得知,长安街西侧有个不小的花店,于是下班后去了一趟。店里有一株海棠。两米多高,已开的花洁白热烈,未开的蓓蕾争先恐后。正等着我呐。我把钱付了,请老板把海棠移置一角,照看稳安。次日下班后,我匆匆赶到花店,捧起花盆就往丰收胡同21号赶去。捧进艾青院门,高瑛大姐说:“徐刚捧了棵大树!”艾青走过来,笑眯眯地看着海棠。因为一路奔波,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海棠,花枝乱颤地面对着艾青的微笑,艾青说:“她也笑容满面。”借着这棵活生生的海棠,艾青说起了真、善、美:“首先,这海棠是真的,它不是塑料花,这是真的第一要义一一展现在眼前的事物是真实的存在。其次,送这棵海棠树的人是真的,而且有真性情,为什么送给我而没有送到隔壁院呢 植物离人类生活最近,帮助最大,它是善的、美的。”艾青旧居拆迁,新居落成,又一次搬家时,院子里的花卉要送走一些,高瑛大姐后来告诉我,艾青大声喊着:“不要把徐刚送人!”⑦记得那一次在丰收胡同的告别,多少有点凄凉,冷月斜照,灯影昏黄,我说:“老艾,你该休息了。”艾青把握着的手松开说:“你要常来。”我让艾青回家,他不回。“你走了我就回。”回头,艾青还在院门口站着;再回头,那影子模糊了。⑧北京站的钟声敲了十下,我走在依然车水马龙的北京,我感受着我的富足,我富足是因为我的内心珍藏着艾青的三轮马车。那纯金的马车在我心里发光,我的眼前便有光,没有路灯的小巷也金碧辉煌。(节选《光明日报》,2022年12月09日15版,有删改)4.文章记录了艾青与“我”交往时的一些言行。阅读全文,完成填空。(5分)时间阶段 ,典型事例(片段) 人物品性 作者情感1976年一个冬夜 ① 平易近人 ⑤邀“我”下次再来 ②1983年3月27日 ③ 幽默风趣借海棠说“真善美” 崇尚真善美送“我”至影子模糊 ④(5分)①初次登门拜访;②真诚热情;③说海棠笑容满面;④重情重义;⑤尊敬与怀念【评分标准:一空1分,意思相近即可。】5.文章的描写饱含深情。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其一进行赏析。(3分)(1)我扶着他,他不让,只是有力地握着我的手。(2)店里有一株海棠,两米多高,已开的花洁白热烈,未开的蓓蕾争先恐后,正等着我呐。(3分)(1)通过动作描写,既体现艾青不依赖他人,平等对待晚辈,也表现了两人初次交往时的温暖场面,展现艾青独立且亲和的性格。(2)运用景物描写(拟人手法),细致描绘海棠树的形态与花朵、蓓蕾的充满生命力状态,表达了 “我” 挑选礼物时的喜悦与对艾青的敬重。【评分标准:方法或手法1分;内容1分;人物形象或情感1分。】6.对于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中两处加点部分的理解,小江和小海产生了分歧。请结合上下文 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小江:前文写艾青“很少有这样的谈兴”,后文写他的住处成为“一众诗人的聚集地”这 两处表述是否矛盾 小 海:我觉得两处的表述各有其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艾青的形象。(3分)两处表述不矛盾,反而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艾青的形象:第④段 “很少有这样的谈兴”,是因为艾青在日常中可能更倾向于沉静独处,且 “我” 与他初次相见时,交流欲望并不强烈,突出了艾青不轻易流露热情的一面;第⑤段住处成为 “诗人聚集地”,是因为艾青对诗歌怀有赤诚热爱,愿意与诗友们分享对诗歌的感悟,展现出他在精神层面的热情与开放。两处描写结合,体现了艾青 “外冷内热” 的性格 —— 对无关精神共鸣的日常交流较为平淡,对与诗歌相关的交往则充满热情,使人物形象更立体真实。【评分标准:结合内容正确分析人物形象的一个方面得2分;两个方面得3分。】7.结合全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末“我感受着我的富足,我富足是因为我的 内心珍藏着艾青的三轮马车”这句话的理解。(5分)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 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5分)示例:文中的 “富足” 并非物质层面的财富,而是精神层面的充盈。“我” 珍藏着与艾青交往的温暖回忆,成为 “我” 内心的精神慰藉;“我”内心珍藏艾青的 “三轮马车”,即艾青坚守的 “真、善、美” 精神,它让 “我” 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光明与美好,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富足。《精神的三间小屋》中的健康、庄严、努力、真诚都指向人的内在精神富足,鼓励人们通过保持这些品质来构建自己的精神空间。两者都体现出个人在精神追求中获得成长与满足,强调了精神寄托对于充实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评分标准:对句子正确理解为“精神层面”得2分,结合内容正确分析得3分;结合链接材料句子正确分析得1分;正确分析两句话共同之处得1分。】三、“理性思考”主题学习活动卑以自牧孙宽①《周易》中有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说,谦而又谦的君子,总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己的德行。因为无论一个人取得多大的成功,他的成功都是因遵循天道而来,并非自己能力出众,明智的人知道这一点,所以谦卑。这句话启示世人:要恪守谦虚谨慎之道,虚己待人,恭敬处事。②“卑”,会意字。从支,卑声。甲骨文字形像手执酒器为尊者酌酒,本义为(身份与地位)低下。《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卑,贱也,执事也,从甲。”引申为卑微、弱小,又引申为谦卑。“卑”作为谦词,常被人们用来表示一个人的谦卑、内敛、自守、养性。③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满招损,谦受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明代方孝孺的“虚己者进德之基”.....诸多箴言警语劝诫人们,对盈满骄矜要保持警惕,应以谦让恭敬为风度,以谦恭卑下为本。《了凡四训》记载,明代学者张畏岩,学识渊博声名远扬,没承想参加科考却名落孙山。他看榜上无名,便破口大骂试官不懂得分辨人才。此时,一位过往的路人说道。答卷作文贵在心平气和,你心性浮躁,如此傲慢,怎么可能考取呢 张畏岩恍然大悟。后来谦卑自持。不再心高气傲,三年后果然考取了功名。④谦卑往往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谦,德之柄也。”谦卑的人往往含蓄内敛、低调谨慎,有着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唐代名将娄师德任兵部尚书时,有一次前往山西并州巡视,在驿站吃饭时,发现自己吃的是精细的白米,而下属吃的却是粗糙的黑米,便把驿长叫来了解情况。原来自己一行人来得突然,驿站来不及准备那么多细米,只好给下属吃糙米,娄师德听了表示这样不好,于是放下手中的白米饭,和随行的官员一起吃糙米。娄师德平等待人的背后,体现的是他一片赤诚、谦卑为怀的好品德和好作风。⑤谦卑的人能做到有成就而不骄傲。“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与平时的自我要求和管理分不开。谦虚的人,大都是能够时刻自警自省的人,且往往愈是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愈是谦虚。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不论对干部还是对平民百姓,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虚心相待。因谦恭虚己、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多次劝谏唐太宗,唐太宗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国之君就自以为是,能够接受魏征劝谏,时时约束自己,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后人传颂。⑥古语云:“思谦冲而自牧”,卑以自牧重在“自牧”,告诉我们更要把提高自己谦卑的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孔子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待人接物学会虚心,为人处世懂得谦退。要学会空杯纳新,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学在平时、做在平日,常怀谦卑求阙之心,笃行“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择善而从,才能永远保持谦卑,保持进步。⑦山脊分流是因为高耸,山谷蓄水则缘于深沉。我们要学会谦卑,把谦卑作为真正的修养,以“谦”来约束自己,不学巧伪,不争名利。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沉下心学习,低下头倾听,俯下身实干。青少年甘做沉甸甸的“低头麦穗”,才能锤炼新本领、展现新作为。(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3分)(1)做人要恪守谦虚谨慎之道。(2)谦卑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3)“自牧”告诉我们要把提高自己谦卑的修养内化为自觉行为。9. 选文第③段的划线句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分析其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3分)(3分)本段运用举例论证(1分),列举明代学者张畏岩落第后接受路人劝告脚踏实地三年考取功名的故事(1分),有力地论证了“谦卑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分论点,从而进一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分)【评分标准:判断论证方法1分,概括材料1分,论证论点1分。】(3分)第一段提出“卑以自牧”,即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的观点,强调了谦卑对于个人德行修养的重要性(1分)。根据材料二可知,徐悲鸿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却能够对虚心接受农民的建议修改画作,这体现了他谦卑的品格和态度(1分)。这种自我谦抑的精神与选文的主题“卑以自牧”高度契合,因此能够作为有力的论据(1分)。【评分标准:找论观点1分,分析材料1分,关联材料与论点1分。】11. 以下哪种生活模式更能带来持久的生命力量 请结合“卑以自牧”的内涵,论证你的观 点 。 ( 4 分 )我 选 择 模 式 ( ▲ ) ,(4分)示例:选择朴实无华的“修行”人生才能获得之久的生命力量。卑以自牧的人有成就而不骄傲,能将谦卑内化为自觉行动,以“谦”来约束自己,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选择模式B的人,能静下心来,默默写字、脚踏实地工作,这是将将谦卑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同时,他能接受他人的建议,在安静中积蓄力量,这是以谦卑之心锐意进取。模式A看似能获得一时的关注,满足短暂的虚荣,但将自己的生命价值依附于他人的评价之中,无法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量。【评分标准:选择模式B得1分,引用卑以自牧的内涵1分,将模式B的言行与卑以自牧内涵关联两处2分;选择模式A,最多得2分。】四、“心灵家园”古诗文阅读活动(一)画堂春 · 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③多,归去奈愁何。【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 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③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 云”,后以“暮云春树”比喻对友人的思念。12.根据语境,分析“小舟飞棹去如梭”中加点字“飞”的表达效果。(2分)12.(2分)诗句中的“飞”表示“飞快,飞速” ,快速划动的船儿像织布的梭子,勾勒出船只在水面疾驰的灵动场景。13.(4分)“归去奈何愁”中的“归去”表达了苏轼与弟弟团聚的渴望,对常年在外漂泊的苏轼来说,兄弟俩曾经的相聚时一段美好的回忆,是一种真实的期待;“我欲乘风归去”中的“归去”是苏轼幻想回到月宫去,对于政治上失意的苏轼来说,月亮是纯净、美好的象征,是他的精神家园。(二)送李愿归盘谷序①【唐】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施,罗弓矣,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央道而疾驰。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②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节选自《昌黎先生集》,有删节。)【注释】①此文是韩愈三十多岁求官未成,借送李愿归盘谷之机表达自己心境的文章。②用力于当世者:指当朝掌握重权的人。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居民鲜少 鲜可食B. 与其有乐于身 而乐亦无穷也C.泉甘而土肥 临溪而渔D.或曰:是谷也 或异二者之为14.(3分)B15.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愿 之 言 曰 人 之 称 大 丈 夫 者 我 知 之 矣15.(2分)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16.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阐释“盘谷”得名的由来。(3分)16.(3分)(有人说)它环绕在两座山之间,所以称它为“盘”。(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深且地势险阻,是隐士安居游息的地方。17. 选文中提到的“大丈夫”和“穷居而野处”者,他们是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吗 结合选文和相关内容加以阐述。(6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7.(6分)不属于“古仁人”。第一种是得志之人,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可结合“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分析),关注的是自身权势;第二种人身居荒野,认为与其身体享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可结合“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分析),关注的是自己的优乐。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在朝廷做官就心系百姓,退居江湖就心系国家,二者思想是不一样的。五、“生命之旅”表达交流活动(50分)18.根据要求写作。(50分)盼望/艾青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每一次“出发”,都是对现状的突破,对可能的奔赴;“到达”,则是用汗水浇灌出 的果实,是对一段经历的深刻沉淀,更珍贵的是,“到达”之后往往又是新的“出发”。关于“出发”与“到达”,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词,也可以 兼顾两个词确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泄露个人信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九上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5浙江中考题型)(原卷版).docx 2025秋九上语文期中模拟押题卷(05浙江中考题型)(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