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題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答第I卷时,请将符合题意选项的字母标号填入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4题,每小题1分,5-10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电脑程序的编程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Fe B.NaCl C.CO2 D.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x102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D.瓜果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浓氨水用途广泛,具有腐蚀性。浓氨水试剂瓶上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数
C.倾倒液体 D.检查气密性
6.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Mg2+:“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2O:“2”表示两个氧原子
7.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直饮水机,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步骤③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变色或生成沉淀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一定属于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中没有能量的变化
9.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液氮作医疗冷冻剂 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 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10.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l变成Cl-,化学性质未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17分)
11.(5分) 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图是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请结合现象分析:

(1)实验中,大多数a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
(2)如果原子的质量和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少数a粒子就 (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3)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如图中的 。

(4)如图是几位代表性的科学家及他们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请根据所学确定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填序号) 。

12.(6分)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第9号元素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同周期元素的特点是 。据表推断:19号元素属于第 周期,最外层电子数是 。
(3)图2是碘离子(Ⅰ)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
13.(6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填仪器名称);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填仪器名称);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填仪器字母序号);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填仪器字母序号);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填仪器字母序号)。
三、实验与探究(11分)
14.(5分)城市用的自来水取自于自然界,其净化过程如图所示:
(1)根据以上图填空:
①操作a为 ,液体C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个即可)。
②操作b主要是吸附水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物质是 。
③水的硬度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指标,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洗手后及时关上水龙头
15.(6分)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开展以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的燃烧产物。
(1)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 。
(2)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 。
【探究二】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却没有火焰。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3)如图所示,将导管一端伸入蜡烛火焰的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4)由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据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分析,你认为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的条件是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四、分析与计算(6分)
16.(6分)焦亚硫酸钠有毒,不能直接用于食品加工。已知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x,相对分子质量是190。
(1)X= ;(1分)
(2)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分)
(3)计算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分)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4题,每小题1分,5-10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B 2.C 3.B 4.C 5.D 6.B 7.C 8.B 9.B 10.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17分)
11.(5分) (1)原子核很小,原子内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2)不会 原子核 (3)C (4)③②①
12.(6分)(1)非金属 得到 (2)电子层数相同 四 1 (3)18
13.(6分)(1)试管夹 (2)药匙 (3)胶头滴管
(4)f (5)d (6)k
三、实验与探究(11分)
14.(5分)(1)过滤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活性炭 煮沸
(2)AC
15.(6分)(1)将一个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小烧杯内壁有水雾
(2)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小烧杯内壁变浑浊
(3)气态
(4)沸点;沸点低于燃烧时温度;有
四、分析与计算(6分)
16.解:(1)由题可知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x相对分子质量是190,故列式为:23×2+32×2+16x=190,解得x=5,故填:5 (1分)
故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2×2):(16×5)=4:5,故填:4:5 (2分)
(3)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4.2%.(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