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丰集高中观庙高中两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丰集高中观庙高中两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商城县丰集高中观庙高中两校月考联考
高一政治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出现了“天下为公”的局面。这种现象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有觉悟,互相谦让 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2.金沙遗址被认为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国的都邑所在,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某校“巴蜀文明发现之旅”研学团第二站来到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展厅里,李明同学仔细观赏了商周时期的珍贵文物。
商周铜人头 商周铜龙首 商周鱼形金箔饰 商周兽面纹铜钺
体形较小,人头圆顶,人像长眉,橄榄形眼,直鼻,阔嘴,耳垂穿孔,中空 龙首形饰,背面平整,造型新颖,雕刻简练,形象细腻又夸张 厚0.03厘米,正面錾刻有左右基本对称的斜向线条示鱼刺 器身一面铸兽面纹,双目圆睁,火焰眉,有威严夸张之感
根据材料,可以看到这一时期( )
①人类已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贫富分化加剧社会不公,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③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金属冶炼工艺技术提高,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恩格斯曾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消除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该论述表明( )
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没有深入揭示其本质规律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空想表现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只停留在头脑中
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
④科学社会主义因受限于历史条件至今未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缫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田家行》反映了封建社会( )
①农民受到的残酷剥削②农民一无所有的处境
③农民承受沉重的赋税④等级森严的制度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人民起义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是中国要求追上世界资本主义的步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④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国的成立(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C.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D.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7.在总结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共产主义者们按照“经济的社会形态”为标准,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期(见下图)。马克思主义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用它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这一理论( )
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②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作了描述
③让我们更好地判定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④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正确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由此可见( )
①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②农民和个体劳动者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路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五四运动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④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②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③从此后不再借鉴任何国家的经验
④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结合上下功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命脉。宋朝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取得重大发展,虽有“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也推动了佃农经济的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步入新时代,我国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这说明了( )
A.封建时期农民的全部人身自由受到地主的控制,能获得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B.我国通过改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以体现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C.新时代我国通过土地所有权流转,推动资源配置优化和土地使用效率提高
D.土地政策的变化践行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与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2.上个世纪20年代,郭沫若曾在《马克思进文庙》一文中,以“穿越体”描绘了孔夫子与马克思的对话:“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而马克思对此也深有同感:“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这一对话说明了( )
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契合点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有深厚的文化土壤
③共产主义社会已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是( )
A.全部都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科学理论
B.正确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的科学理论
C.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的主题
D.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1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更是一条人类未曾有过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 )
①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②是以科技为中心,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
③否定了现代化模式和标准的唯一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为人类对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渐趋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某校高三(10)班同学在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时,就“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议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以下观点最能支撑这一议题是( )
①立足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②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③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
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考察明朝的经济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他在《钱粮论》中“夫凶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今来关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这说明明朝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在荒年之时,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妻子儿女;然而在丰年之时,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按理来说,丰年之时,农民的收成很好,衣食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他们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呢
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唐朝中期也有人提及过,例如李绅的《悯农》里就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统治者励精图治、劝课农桑的背景下,全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得到了耕种,然而可怜的农夫却依然会因冻饿而死。
结合材料,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简要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并试分析为什么农民在丰年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儿女。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接下来是要完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苏联用暴力的方式而最终造成很大的社会反弹与破坏力,中国在对资本主义的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选择了用和平赎买的方式,相对较为温和,减少了社会的反弹与动荡,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也较为顺利。
材料二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中说: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1)阅读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6分)
(2)阅读材料二,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9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7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展望未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时之举。中国已经从早期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请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何以伟大。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进而建设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正式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回答第二种建国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的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内在逻辑。(8分)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2026学年商城县丰集高中观庙高中两校月考联考
高一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B A A A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D B A
16.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封建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③农民除缴纳地租外,剩余的劳动产品归自己支配,有了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得到发展。
原因:①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③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奴役,放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各种徭役等来剥削农民。
④在荒年时,产品歉收,农民为了交租税,只得变卖妻子;在丰年时,因产品过多,导致价格跌落,用很多的产品只能换到很少的货币,依然交不起租税,又得变卖妻子。(10分)
17.(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逐步实现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分)
(2)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②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伟大社会变革,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人民的空前团结。(9分)
18.①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分)
19.(1)①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10分)
(2)①党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②党领导我国人民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8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