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
2025-2026学年高一上期10月测试(一)
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A C C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C B B
15.(1) ①②③⑦ ④⑩ ⑥⑦⑧⑨
(2)
(3)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现红褐色
(4)
(5)c
16.(1) ③⑦ ①②④
(2)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逐渐有气泡生成 和
(3)B
(4)
(5) 硫 2∶1
17.(1)、
(2) Mg2++2OH-=Mg(OH)2↓ Ba2++=BaSO4↓
(3)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4)Cl- 、OH- 、
18.(1)中氧元素为价,处于中间价态,在反应中化合价可降低为价,得电子,表现为氧化性
(2) 氧化 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 有气体产生
(3) 氧化
(4)过氧化氢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5) D C
得2e
Ag2O+H202=2Ag+O21+H2O
失2e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北湖校区
2025-2026学年高一上期10月测试(一)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I35.5 Co59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2分)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于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B.科学的元素概念、燃烧的氧化学说、原子和分子学说等,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C.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有的化学结论均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2.科学家们于1997年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
C.“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能吸引磁铁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反应
3.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4.下列关于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是白色固体,是淡黄色固体
C.、都能与酸反应,但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D.可作供氧剂,而不能
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纯碱溶液: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C.向FeBr2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
D.向Fe(OH)3胶体中滴加足量的HI溶液:Fe(OH)3 (胶体)+3H+=Fe3++3H2O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2mLK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探究是否具有还原性
B.向盛有Fe(OH)3和NiO(OH)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浓盐酸,只有盛NiO(OH)的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氧化性:NiO(OH)>Fe(OH)3
C.向含有0.1molFeI2溶液中通入0.1molCl2,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还原性:I->Fe2+
D.向H2O2溶液中滴入NaClO溶液,产生无色气体,说明氧化性:NaClO>O2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Cl-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CO
C 取少量浓硫酸,加入水中,插入温度计,温度上升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D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SO
A.A B.B C.C D.D
8.、是实验室常见试剂,可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B.氧化性:
C.反应②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溶液需要酸化使用时,可以使用盐酸
9.将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可回收S并消除空气污染,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C.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总反应方程式为:
10.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匀速滴入溶液,溶液电导率(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与滴入N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M
N
A.A B.B C.C D.D
11.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钾以及高铁酸钾处理污水的部分流程如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铁元素为价
B.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胶体净水时可使悬浮物聚沉,利用了胶体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特点
D.可把污水中的(碳元素和氮元素分别为价、价)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反应过程中,做还原剂,被氧化
12.下列物质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现的是
A. B.
C. D.
13.向含有三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单质M,溶液金属离子个数随加入金属单质M个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
B.四种金属中M的还原性最强
C.反应能发生
D.反应不能发生
14.下图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O2H2CO3CaCO3CO2
A.反应①②③④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中的单质C为还原剂
C.反应④中CaC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反应①②③④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现有如下物质:
①;②;③;④;⑤金刚石;⑥饱和氯化铁溶液;⑦熔融氯化钠;⑧Cu;⑨稀盐酸;⑩酒精。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
(2)向③的水溶液中加入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利用物质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操作是 。
(4)向②的溶液中加入③的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向②的溶液中通入过量④,溶液的导电能力随通入④的体积的变化图像符合 (填字母)。
16.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Ⅰ.现有以下物质:①;②;③溶液;④冰醋酸;⑤酒精;⑥;⑦稀盐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向③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Ⅱ.虽然分类的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置换反应的是 (填字母)。
Ⅲ.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这一类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 。
Ⅳ.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5)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发生以下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17.某溶液可能含有Mg2+、Ba2+、CO、Cl-、SO、NO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写出Ⅰ和Ⅱ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NO,某同学提出下列假设:①只存在Cl-;②Cl-、NO同时存在;③只存在NO。已知实验提供的试剂只有稀盐酸、AgNO3溶液、稀硝酸、NaOH溶液和蒸馏水。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的实验方法: 。
(4)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Ba2+、Cu2+三种金属阳离子,欲用分别含CO、OH-、Cl-三种不同的阴离子的物质将上述金属阳离子逐一形成沉淀除去。正确加入阴离子的先后顺序是 。
18.某小组同学欲探究的性质,过程如下:
【预测】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化合价为价,因此预测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依据是 。
【实验和观察】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溶液、酸化的KI溶液与5%溶液进行反应验证预测。
(2)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 性,该实验中,证明溶液与反应的现象有 、 。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的 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已知;淀粉溶液遇到,变成蓝色,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
(4)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拓展】
(5)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发生如下反应:
A.
B.
C.
D.
①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 (填字母,下同)。
②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
③用双线桥表示反应B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