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5年6月18日,浙江某中学(28°N,119°E)地理学习小组在校园内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1为某小组成员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下图2为某小组成员当日记录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其中日出时刻记录的数据由于失误被墨水覆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记录表中的日出时刻,为( )
A. 5:00 B. 5:08 C. 5:12 D. 5:16
2. 从该日起之后10天,校园中( )
A. 正午旗杆在教学楼上的投影先变短后变长 B. 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逐渐变长
C. 日落光线与教学楼的夹角θ先变大后变小 D. 日落方位逐渐从西北转向西南
峡谷风指气流穿过峡谷地带时,由于狭管效应而产生的强风。我国西南地区某深切峡谷地形狭窄,峡谷风和山谷风现象显著,因峡谷风和山谷风相互作用,峡谷风风频季节变化与日变化明显。下图示意冬、夏季该峡谷某观测站平均风向频率的逐时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该峡谷走向及峡谷风效应最强时段分别是( )
A. 南北走向 冬季 00:00—10:00 B. 东西走向 冬季 12:00—18:00
C. 南北走向 夏季 00:00—10:00 D. 东西走向 夏季 12:00—18:00
4. 与冬季相比,夏季该观测站( )
A 北风频率高,山谷风强 B. 北风频率高,山谷风弱
C. 北风频率低,山谷风强 D. 北风频率低,山谷风弱
5. 冬、夏季该观测站北风频率出现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强度 B. 地势起伏
C. 植被状况 D. 大气环流
下图为某地区水平地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图中矽卡岩、角岩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
A. 石灰岩、片麻岩 B. 安山岩、页岩
C. 大理岩、石英岩 D. 花岗岩、砂岩
7. 据图推测,该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为( )
A. 断层 L 形成早于断层 L B. 岩浆侵入晚于岩浆喷出
C. 花岗岩形成早于断层 L D. 岩层褶皱晚于岩浆侵入
塞尔韦拉河是西班牙东部的季节性河流,全长44千米,中下游流经三个地质构造单元。该河下游河道因过去开采砂砾破坏严重,后来政府对开采行为进行了限制,河道缓慢恢复。下图示意该河流中下游甲、乙、丙三个河段的河道形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丙河段大量开采砂砾会导致乙河段( )
A. 河道摆动加剧 B. 河流输沙量减少
C. 河床下切加深 D.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9. 该河道水动力最弱、沉积恢复最慢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沃克环流是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沃克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海域中( )
A. 甲处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B. 乙处洋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暖流
C. 丙处附近渔场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D. 丁处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11.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 印尼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 B. 南美洲西海岸降水减少
C. 秘鲁渔场的上空海鸟增多 D. 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某研究团队对某流域范围内甲、乙、丙、丁、戊五地的自然植被进行观测调查。观测发现,戊地的自然植被分布下限明显低于丙地。下图为该流域部分区域略图,下表为甲、乙、丙、戊四地观测记录的自然植被类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观测地 甲 乙 丙 戊
主要自然植被 高山灌丛 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
12. 与丁地自然植被景观最相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戊地的自然植被分布下限明显低于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丙地光照充足,气温较高 B. 戊地热量充足,适宜乔木生长
C. 丙地地表崎岖,坡度较陡 D. 戊地靠近河流,土壤水分充足
大路村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近年来,大路村通过迁村腾地、村企合作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整合开发,并发展了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下图为2007和2017年大路村土地利用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图例①②③分别代表( )
A. 设施农业用地、农村居民点、一般农业用地
B. 一般农业用地、农村居民点、设施农业用地
C. 农村居民点、设施农业用地、一般农业用地
D. 农村居民点、一般农业用地、设施农业用地
15. 据图推测2007~2017年大路村( )
A. 居民就业类型趋向统一 B. 乡村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C. 乡村土地流转规模扩大 D. 老年人口占比快速上升
16. 2017年大路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
A. 一般农业用地种植春小麦 B. 设施农业用地种植水稻
C. 工业用地进行芒果深加工 D. 坑塘水域大量种植莲藕
苜蓿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高30—100厘米。西班牙是欧洲苜蓿最大的出口国,中部广泛种植苜蓿,当地苜蓿具有“深入土层,根茎发达”的特点,易于家畜消化,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畜禽业的首选青饲料,可以调制青干草或加工成草粉来使用,是草地农业的重要作物。下图为西班牙苜蓿主要生产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西班牙苜蓿“深入土层,根茎发达”的生长特征主要适应了当地( )
A. 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水分充足 B. 地形崎岖,地表坡度较大
C. 气候干旱,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18. 西班牙成为欧洲苜蓿最大出口国,其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种植技术先进 B. 海陆交通便利 C. 生产能力强 D. 政策支持力度大
19. 西班牙将苜蓿“加工成草粉”再出口的目的有( )
①增加苜蓿的单产 ②减少水资源消耗 ③延长产业链 ④适宜长距离运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德化瓷帮古道是连接德化窑口与沿海港口的瓷器运输通道。历史上,处于南线枢纽的永春县是瓷器中转核心城市;明代泉州港衰微,福州港兴起,北线逐渐繁忙;清代厦门港兴起后,运输路线再次调整。下图示意德化瓷帮古道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德化瓷帮古道门户城市演变的核心驱动力是( )
A. 瓷器贸易需求变化 B. 港口基础设施改善
C. 航海技术进步 D. 城市等级提升
21. 泉州港衰微后,其周边城镇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B. 瓷器加工产业集聚
C 商贸功能逐渐弱化 D.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25年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6座1000万千瓦的地下厂房式大型梯级水电站,每个电站利用约400米落差,年总发电量可以超过3000亿千瓦时,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图1为西藏部分地区地形图,图2为墨脱水电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 充分利用地势落差 B. 减少地表环境影响
C. 减少投资和工程量 D. 规避各种地质灾害
23. 墨脱水电工程建成投产后,将有利于保障我国( )
①能源安全 ②粮食安全 ③水资源安全 ④环境安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波多黎各岛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3/4,中科迪勒拉山横贯全境。岛屿南北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差异较大。
材料二:下图示意波多黎各岛地理位置及其地理要素分布。
(1)指出波多黎各岛南部、北部降水的空间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说出与甲河流相比,乙河流的水文特征。
(3)推测波多黎各岛南北两侧农业结构的差异。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近年来,受旅游开发活动的影响,居民开始在古镇外围修建新居,古镇内部出现“空心化”趋势。为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减少生活空间对其他空间的无序占用,当地积极推进宅基地改革,盘活古镇内的闲置宅基地,并鼓励村民改造自有房屋发展乡村民宿、生产体验、农家乐等产业。下表示意大阳古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包含的土地利用类型,下图示意1985年和2025年大阳古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生产空间 旱地、果园、设施农用地、采矿用地、铁路用地、建制镇中的商服用地
生活空间 村庄、建制镇
生态空间 其他草地、有林地、内陆滩涂、水库水面、裸地、坑塘水面、风景名胜
(1)推测大阳古镇地势特征,并说明其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2)大阳古镇开发旅游活动后,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发生了变化,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当地积极推进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宅基地,鼓励村民改造自有房屋进行经营,请分析该措施对大阳古镇保护的益处。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初,神奈川县依托横滨、川崎深水良港发展临海型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东京大量机械、电器制造企业相继迁往神奈川县。1978年,神奈川县开始转向发展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2000年以来,东京制造业加速外迁,金融、信息服务业崛起;2013年,神奈川县建设国家级机器人产业特区,主要从事老年人生活辅助、灾害应对机器人(零部件和产品运输时效要求极高,芯片制造需超纯水冷却)的研发和制造,相关技术专家等从业者来自东京,往返两地通勤。
材料二:图1为神奈川县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三:图2为神奈川县国家级机器人产业特区分布图。
(1)解释20世纪60年代大量机械、电器制造企业从东京迁往神奈川县的原因。
(2)说明神奈川县相模川机器人产业特区所在地发展机器人制造有利条件。
(3)分析神奈川县致力于发展灾害应对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原因。江苏省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025年6月18日,浙江某中学(28°N,119°E)地理学习小组在校园内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1为某小组成员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下图2为某小组成员当日记录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其中日出时刻记录的数据由于失误被墨水覆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记录表中的日出时刻,为( )
A. 5:00 B. 5:08 C. 5:12 D. 5:16
2. 从该日起之后10天,校园中( )
A. 正午旗杆在教学楼上的投影先变短后变长 B. 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逐渐变长
C. 日落光线与教学楼夹角θ先变大后变小 D. 日落方位逐渐从西北转向西南
【答案】1. B 2. C
峡谷风指气流穿过峡谷地带时,由于狭管效应而产生的强风。我国西南地区某深切峡谷地形狭窄,峡谷风和山谷风现象显著,因峡谷风和山谷风相互作用,峡谷风风频季节变化与日变化明显。下图示意冬、夏季该峡谷某观测站平均风向频率的逐时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该峡谷走向及峡谷风效应最强时段分别是( )
A. 南北走向 冬季 00:00—10:00 B. 东西走向 冬季 12:00—18:00
C. 南北走向 夏季 00:00—10:00 D. 东西走向 夏季 12:00—18:00
4 与冬季相比,夏季该观测站( )
A. 北风频率高,山谷风强 B. 北风频率高,山谷风弱
C. 北风频率低,山谷风强 D. 北风频率低,山谷风弱
5. 冬、夏季该观测站北风频率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强度 B. 地势起伏
C. 植被状况 D. 大气环流
【答案】3. A 4. C 5. D
下图为某地区水平地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图中矽卡岩、角岩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
A. 石灰岩、片麻岩 B. 安山岩、页岩
C. 大理岩、石英岩 D. 花岗岩、砂岩
7. 据图推测,该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为( )
A. 断层 L 形成早于断层 L B. 岩浆侵入晚于岩浆喷出
C. 花岗岩形成早于断层 L D. 岩层褶皱晚于岩浆侵入
【答案】6. C 7. A
塞尔韦拉河是西班牙东部的季节性河流,全长44千米,中下游流经三个地质构造单元。该河下游河道因过去开采砂砾破坏严重,后来政府对开采行为进行了限制,河道缓慢恢复。下图示意该河流中下游甲、乙、丙三个河段的河道形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丙河段大量开采砂砾会导致乙河段( )
A. 河道摆动加剧 B. 河流输沙量减少
C. 河床下切加深 D.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9. 该河道水动力最弱、沉积恢复最慢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8. C 9. B
沃克环流是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沃克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海域中( )
A. 甲处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B. 乙处洋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暖流
C. 丙处附近渔场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D. 丁处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11.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 印尼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 B. 南美洲西海岸降水减少
C. 秘鲁渔场的上空海鸟增多 D. 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答案】10. D 11. A
某研究团队对某流域范围内甲、乙、丙、丁、戊五地的自然植被进行观测调查。观测发现,戊地的自然植被分布下限明显低于丙地。下图为该流域部分区域略图,下表为甲、乙、丙、戊四地观测记录的自然植被类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观测地 甲 乙 丙 戊
主要自然植被 高山灌丛 高山草原 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
12. 与丁地自然植被景观最相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戊地的自然植被分布下限明显低于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丙地光照充足,气温较高 B. 戊地热量充足,适宜乔木生长
C. 丙地地表崎岖,坡度较陡 D. 戊地靠近河流,土壤水分充足
【答案】12. C 13. D
大路村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近年来,大路村通过迁村腾地、村企合作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整合开发,并发展了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下图为2007和2017年大路村土地利用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图例①②③分别代表( )
A. 设施农业用地、农村居民点、一般农业用地
B. 一般农业用地、农村居民点、设施农业用地
C. 农村居民点、设施农业用地、一般农业用地
D. 农村居民点、一般农业用地、设施农业用地
15. 据图推测2007~2017年大路村( )
A. 居民就业类型趋向统一 B. 乡村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C. 乡村土地流转规模扩大 D. 老年人口占比快速上升
16. 2017年大路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
A. 一般农业用地种植春小麦 B. 设施农业用地种植水稻
C. 工业用地进行芒果深加工 D. 坑塘水域大量种植莲藕
【答案】14. D 15. C 16. D
苜蓿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高30—100厘米。西班牙是欧洲苜蓿最大的出口国,中部广泛种植苜蓿,当地苜蓿具有“深入土层,根茎发达”的特点,易于家畜消化,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是畜禽业的首选青饲料,可以调制青干草或加工成草粉来使用,是草地农业的重要作物。下图为西班牙苜蓿主要生产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西班牙苜蓿“深入土层,根茎发达”的生长特征主要适应了当地( )
A. 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水分充足 B. 地形崎岖,地表坡度较大
C. 气候干旱,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18. 西班牙成为欧洲苜蓿最大出口国,其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种植技术先进 B. 海陆交通便利 C. 生产能力强 D. 政策支持力度大
19. 西班牙将苜蓿“加工成草粉”再出口的目的有( )
①增加苜蓿的单产 ②减少水资源消耗 ③延长产业链 ④适宜长距离运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7. C 18. C 19. D
德化瓷帮古道是连接德化窑口与沿海港口的瓷器运输通道。历史上,处于南线枢纽的永春县是瓷器中转核心城市;明代泉州港衰微,福州港兴起,北线逐渐繁忙;清代厦门港兴起后,运输路线再次调整。下图示意德化瓷帮古道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德化瓷帮古道门户城市演变的核心驱动力是( )
A. 瓷器贸易需求变化 B. 港口基础设施改善
C. 航海技术进步 D. 城市等级提升
21. 泉州港衰微后,其周边城镇最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B. 瓷器加工产业集聚
C. 商贸功能逐渐弱化 D.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答案】20. A 21. C
2025年7月19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6座1000万千瓦的地下厂房式大型梯级水电站,每个电站利用约400米落差,年总发电量可以超过3000亿千瓦时,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图1为西藏部分地区地形图,图2为墨脱水电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 充分利用地势落差 B. 减少地表环境影响
C. 减少投资和工程量 D. 规避各种地质灾害
23. 墨脱水电工程建成投产后,将有利于保障我国( )
①能源安全 ②粮食安全 ③水资源安全 ④环境安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22. A 23. C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波多黎各岛位于加勒比海的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的3/4,中科迪勒拉山横贯全境。岛屿南北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差异较大。
材料二:下图示意波多黎各岛地理位置及其地理要素分布。
(1)指出波多黎各岛南部、北部降水的空间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说出与甲河流相比,乙河流的水文特征。
(3)推测波多黎各岛南北两侧农业结构的差异。
【答案】(1)差异:北部降水多于南部。原因: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南部为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北部受暖流影响大,降水多。
(2)乙河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较大;流速快。
(3)北侧以种植业(如咖啡、水稻)为主;南侧以畜牧业(或耐旱作物种植,如烟草)为主。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南部,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近年来,受旅游开发活动的影响,居民开始在古镇外围修建新居,古镇内部出现“空心化”趋势。为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减少生活空间对其他空间的无序占用,当地积极推进宅基地改革,盘活古镇内的闲置宅基地,并鼓励村民改造自有房屋发展乡村民宿、生产体验、农家乐等产业。下表示意大阳古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包含的土地利用类型,下图示意1985年和2025年大阳古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生产空间 旱地、果园、设施农用地、采矿用地、铁路用地、建制镇中的商服用地
生活空间 村庄、建制镇
生态空间 其他草地、有林地、内陆滩涂、水库水面、裸地、坑塘水面、风景名胜
(1)推测大阳古镇地势特征,并说明其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2)大阳古镇开发旅游活动后,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发生了变化,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当地积极推进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宅基地,鼓励村民改造自有房屋进行经营,请分析该措施对大阳古镇保护的益处。
【答案】(1)地势特征:大阳古镇地势西北、西南较高,中部、东(东南)部较低。
影响:受地势影响,聚落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形平坦处,靠近水源地;形成团块状空间形态,布局紧凑。
(2)生活空间:旅游活动影响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部分居民搬离至古镇外修建新居;游客居住需求增加,刺激旅游土地开发,扩大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旅游开发要求整治环境,保护生态,部分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转化为生态空间;旅游开发会保护名胜古迹,增加生态空间。
(3)提高生活空间利用率,减少对其他空间的无序占用;村民经营增收,主动维护古建筑,保护古镇风貌;营造古镇传统生活气息,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初,神奈川县依托横滨、川崎深水良港发展临海型重工业。20世纪60年代,东京大量机械、电器制造企业相继迁往神奈川县。1978年,神奈川县开始转向发展半导体等高端制造业。2000年以来,东京制造业加速外迁,金融、信息服务业崛起;2013年,神奈川县建设国家级机器人产业特区,主要从事老年人生活辅助、灾害应对机器人(零部件和产品运输时效要求极高,芯片制造需超纯水冷却)的研发和制造,相关技术专家等从业者来自东京,往返两地通勤。
材料二:图1为神奈川县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三:图2为神奈川县国家级机器人产业特区分布图。
(1)解释20世纪60年代大量机械、电器制造企业从东京迁往神奈川县的原因。
(2)说明神奈川县相模川机器人产业特区所在地发展机器人制造的有利条件。
(3)分析神奈川县致力于发展灾害应对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东京工业用地逐渐紧张,企业用地成本升高,神奈川县地租成本较低;机械、电器制造企业的原料和产品运量大,神奈川县临近良港,海运便利且成本低;神奈川县重工业起步早,可提供部分零部件(产业协作条件好)。
(2)与东京有磁悬浮列车连通,方便从业人员通勤;有高速公路经过,保障零部件和产品运输时效;拥有高端制造业基础,产品研发、设计实力强;临近河流,便于为芯片制造提供冷却水。
(3)日本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应急、救援类机器人需求旺盛;县内已有高端制造和机器人研发基础,政府支持力度大;人口老龄化与应对重大灾害的紧迫性,为灾害应对机器人提供广阔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