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水一中高一级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
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点火,成功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精准执行近月制动操作,平稳进入月球轨道开展飞行任务(下图)。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背面采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后,其所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为( )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2.“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采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形复杂,着陆难度大②没有大气层,设备易受微陨石撞击③没有太阳辐射,能源供应不足④与地球通信较困难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天文观测中常出现“行星凌日现象”,即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人们将看到一个小黑点从日面移过的现象。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4.与其它行星相比,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
A.公转轨道的近似圆形 B.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
C.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D.各行其道的运行环境
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太阳“微笑”照片(如下图)。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它是太阳风高速涌入太空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太阳上的暗斑位于(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核
6.太阳“微笑 ”释放的高速太阳风 2—3 天可到达地球, 这些带电粒子流可能( )
A.稳定空间通信 B.减弱极光强度
C.造成“磁暴 ”现象 D.引起火山喷发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我们影响非常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地区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是( )
A.南极地区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地区
8.太阳活动增强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广西地区可以欣赏到极光 B.全球粮食减产剧烈
C.江苏地区出现夏季飘雪现象 D.出现“磁暴”现象
太阳辐射能资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下图示意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大致呈负相关的是( )
A.土壤类型 B.年降水量 C.人类活动 D.晴天日数
10.下列各组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是( )
A.泰安和威海 B.济宁和淄博
C.滨州和聊城 D.东营和枣庄
2025年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很多居民表示收到此次地震的手机弹窗预警,如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 )
A.Ⅰ圈层 B.Ⅱ圈层 C.III圈层 D.IV圈层
12.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I圈层是最活跃的圈层 B.Ⅱ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C.Ⅲ圈层存在软流层 D.Ⅳ圈层是固态金属物质组成
13.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是( )
A.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破坏性较小
B.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破坏性较大
C.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且横波破坏性较小
D.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且横波破坏性较大
下图为某地出土的不同古生物化石复原图以及地质年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古生物复原图 地质年代 生物特点
距今约2650万年 巨犀体型高大,以林木树冠上的叶片为食
距今约1600万年 铲齿象下颌极度拉长,前端并排长着一对扁平的下门齿,形似铲子,以水草为食
距今约1000万年 三趾马三趾着地,适应森林、沼泽环境
距今约200万年 真马体表毛发较厚,为单蹄结构,适应草原奔跑
14.古生物化石( )
A.分布在板岩等岩石中 B.分布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
C.形成过程与石林相似 D.埋藏越浅形成年代越久远
15.依据表格可知,距今2650~200万年期间该地自然环境变化特点大致是( )
①降水增多②降水减少③气温升高④气温降低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地质记录中的断代是指沉积岩层的地质记录并不总是连续的。图1为地质年代表,图2为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
A.生物演化 B.地层深度
C.岩石类型 D.地形类型
17.D岩层形成时代最可能是( )
A.二叠纪 B.三叠纪
C.侏罗纪 D.白垩纪
18.根据甲地岩层分布可推断出乙地( )
A.V与X出现断代 B.X与Y出现断代
C.Y与Z出现断代 D.没有出现断代
陕西省神木市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距今约1.5亿年前恐龙的脚印化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时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鸟类高度繁盛
C.两栖类动物开始出现 D.出现大型哺乳动物
20.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21.1.5亿年前,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干旱的荒漠 B.地势起伏大的山地
C.热带海域 D.茂密的森林
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发生泥石流时逃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云南泥石流多发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地质构造复杂,岩层松软破碎②降水丰富,尤其是夏秋两季
③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④开矿弃渣、修路切坡、砍伐森林、陡坡开荒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正确逃生方法是( )
A.朝河流下游方向迅速跑到地势低的地方
B.沿着山谷向山顶奔跑,寻找制高点
C.垂直于河谷方向逃离,尽量逃往地势较高处
D.原地不动,等看清泥石流的准确前进方向再做决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截至2025年2月1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有60颗卫星在轨运行,为各类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在轨运行的北斗卫星( )
①属于河外星系②不属于河外星系③属于天体④不属于天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 )
①大地测量②户外定位③天气预报④地图制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该河流( )
A.水流湍急 B.水量季节变化小
C.右岸陡峭 D.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27.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支流流速慢 B.位于干流凹岸
C.侵蚀作用强 D.汇入处落差大
28.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有( )
A.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上游建大型水库 D.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最先形成的是( )
A.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
C.三级阶地 D.河漫滩
30.在某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
A.水平张裂 B.先保持稳定,后垂直上升
C.垂直上升 D.先保持稳定,后垂直下沉.
31.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 )
A.河流瀑布处 B.河流V形谷处
C.河流中游河曲处 D.河流入海口处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2.(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是太阳系众多行星中唯一一个既有水又有大陆地壳的行星。大陆地壳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演化历史。大陆地壳等厚度线表示地球陆地不同区域地壳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等值线形式呈现,其数值变化反映地壳厚度的空间差异,常用于地质研究。下图分别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分布示意图和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

(1)描述图示地壳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写出图示①、②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3)简述图示地壳厚度分布与我国地势的关联性。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对应 (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 ,对应 (图甲或图乙)。以上两种地貌都属于河流 地貌。河流中上游河谷横断面大多呈 形。
(2)在丁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以流水 作用为主。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都有分布,则图甲地貌在 处分布,图乙地貌在 处分布。
(3)简要描述图甲地貌的成因。
34.“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生命宜居带”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生命宜居带”与恒星质量的关系是 。
下表为太阳系四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表。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公转周期 (地球=1) 自转周期 (地球=1) 表面温度/K 大气特征
水星 0.06 0.06 0.24 58.79 440 大气极为稀薄
金星 0.82 0.86 0.62 243.69 737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厚大气
地球 1.00 1.00 1.00 1.00 288 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火星 0.11 0.15 1.88 1.03 210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
(2)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存在生命可能性最大的行星,结合图、图表说明原因。
(3)与水星相比,金星距离太阳更远,但表面温度更高,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
目前,人类已发射大量航天器进入行星际空间探索宇宙环境,如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等。
(4)列举航天器在宇宙空间可能遇到的恶劣环境挑战。
试卷第6页,共12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C 6.C
7.B 8.D
9.B 10.D
11.B 12.C 13.A
14.B 15.C
16.A 17.B 18.B
19.A 20.D 21.D
22.D 23.C
24.C 25.A
26.D 27.A 28.C
29.C 30.B 31.C
32.(1)从西向东逐渐变薄(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2)①为地壳、②为岩石圈;②岩石圈包含了①地壳(②>①)。
(3)地壳厚度越厚、地势越高;地壳厚度与地势总体上呈正相关。
33.(1) 冲积扇 图甲 三角洲 图乙 堆积 V字
(2) b处 堆积 B A
(3)河流流至山麓,地形急剧变缓,流速剧减;所携带物质在沟谷出口处不断沉积,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34.(1)恒星的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离其越远。
(2)距离太阳的“生命宜居带”较近;表面温度与地球非常接近;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温度的变化幅度较适宜等。
(3)金星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能力强,对金星表面的保温作用显著等。
(4)强辐射,微重力等。
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