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静海一中2025-2026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含3分卷面分,满分共100分。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学法)
内容 物质组成与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 钠及其化合物 概念辨析 易混易错 方法归纳
分数 20 30 30 20 6 9 5
相对原子质量:O:16 Na:23 S:32 K:39 Ca:40 Fe:56 I:127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中华传统文化中富含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熬胆矾铁釡,久之亦化为铜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
2.下列关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 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烧碱 液态氧 冰水混合物 H2SO4 SO3
B 生石灰 白磷 胆矾 Al2O3 Cl2
C 干冰 铁 氨水 CaCO3 NH3
D 空气 N2 小苏打 CuCl2 BaSO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H4HCO3是铵盐,也是碳酸氢盐,其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
B. Na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NaHCO3的量多少无关
C. CO2通入盛有Na2O2的试管,固体质量增加
D.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加NaOH溶液,并将红色石蕊试纸置于溶液中,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有
4.Na2O2可用作潜水或宇航装置的CO2吸收剂和供氧剂,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Na2O2晶体中离子数目为4NA
B.凡是生成1molO2的反应,其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4NA
C.1L1mol/LNa2CO3溶液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D.44gCO2中σ键的数目为2N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为NaCl固体溶解并形成水合离子的示意图:a离子为Na+,b离子为Cl-
B.在0.1mol/LKMnO4溶液中:、、、
C.某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D.与铝反应放出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6.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12.7 g I2时,转移0.1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7.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Ba(OH)2和NaHSO4反应至中性:
B.将少量的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HCO+Ca2++OH-===CaCO3↓+H2O
C.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2H++Cl-+ClO-
8.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正确的是
A.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浓度之比为3:2:3
B.将1mol/L的NaCl溶液和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l-)=0.75mol/L
C.将100mL5mol/L的盐酸加水稀释至1L,再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D.6.2gNa2O加入93.8g的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6.2%
9.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用乙烯(C2H4,沸点为-104 ℃)脱硫(SO2)的方法,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脱硫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O2>SO3>CO2
B.乙烯在该过程中作氧化剂
C.该脱硫过程需要及时补充Cu+
D.步骤ⅰ中,每消耗44.8 L C2H4,有2NA个S生成
10.某小组探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表:
实验序号 Ⅰ Ⅱ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 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资料:ⅰ.MnO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
ⅱ.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实验可知,Na2S被氧化
B.取少量实验Ⅰ所得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SO,不能说明S2-被MnO化为SO
C.实验Ⅰ中生成棕褐色沉淀,说明酸性条件下S2-能将MnO还原为MnO2
D.实验Ⅱ得到浅粉色沉淀,是由于S2-将新生成的MnO2还原为Mn2+并迅速与其结合所致
11.为解决大气污染物SO2的排放问题,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烟气脱硫步骤,设计如下工艺流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塔内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沉淀室内发生主要反应:Na2SO4+Ca(OH)2===2NaOH+CaSO4
C.氧化室内每生成136gCaSO4时理论上可消耗1 molO2
D.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NaOH溶液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滴入KMnO4溶液变红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某白色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粉末一定是碳酸盐
C 向某无色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
D 用玻璃棒蘸取某固体做焰色试验,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确定含有钠元素
二、简答题:共4小题,共35分
13.(6分)括号内画“√”或“×”,错误的说明原因(概念辨析题组)
(1)金属原子失电子数越多,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
(2)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4)酸溶于水一定能电离出H+,所以能电离出H+的也一定是酸(  )
14.(13分)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易混易错题组)
(1)利用FeCl3溶液制备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Fe3O4与稀硝酸反应 。
(5)查阅资料发现碱性环境下,Cl2可将水中的CN- 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
(6)亚氯酸钠(NaClO2)作为第四代消毒剂(二氧化氯前体),用于饮用水、污水处理,兼具杀菌、脱臭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以下是生产NaClO2·3H2O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
SO
2

H
2
SO
4

NaClO
2
NaClO
3
ClO
2

NaCl
溶液
电解
NaOH
溶液
H
2
O
2

)
反应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学法题:书写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依次用到哪些守恒
(7分)(方法归纳题组)
向FeBr2、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
(1)a、c线分别代表溶液中 、 (填离子符号)的变化情况。
(2)原溶液中n(Fe2+)∶n(Br-)=
(3)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离子反应为
学法题:第(3)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16.(9分)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易溶于水、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通常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从而使高铁酸钾析出。
(1)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O2、Fe(OH)3(胶体)和KOH。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法制备高铁酸钾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
第二步反应为:Na2FeO4+2KCl===K2FeO4+2NaCl
若实验室用100mL 2.00mol·L-1 FeSO4溶液发生上述反应,产品经干燥后得到纯品35.0g,则K2FeO4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一定温度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可析出高铁酸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9分)小组同学探究Na2CO3的性质及工业制法。
(1)用Na2CO3固体配制100 mL 0.2 mol·L-1Na2CO3溶液。
①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
②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2CO3·10H2O固体_______g。
③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
A.容量瓶未干燥
B.定容时,眼睛俯视刻度线
C.定容时,眼睛仰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2)下图为“溶液配制”的部分过程,操作a应重复3次,目的是 ,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 。
(3)探究Na2CO3与NaHCO3的性质。
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
①用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3分)已知H3PO2 (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H3PO2水溶液中存在H3PO2分子。
①NaH2PO2是_______(填“正盐”、“酸式盐”或“碱式盐”)。
②向H3PO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其导电性变化图像为_______;向稀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浓H3PO2溶液至恰好中和,其导电性变化图像为_______。
A. B. C. D.
19.(14分)某些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氮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
假设Ⅰ、过氧化钠氧化二氧化氮
假设Ⅱ、二氧化氮氧化过氧化钠
甲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①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过量 Na2O2 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余烬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
余烬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
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2- 都能与MnO反应生成NO和Mn2+
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 Na2O2的反应。
①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卷面分(3分)
附(2):答题纸模板:
静海一中2025-2026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一、选择题:涂卡(不用做)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29分)
13.(6分)括号内画“√”或“×”,错误的说明原因(概念辨析题组)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9分)
(1)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3分)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卷面分(3分)
静海一中2025-2026第一学期高三化学(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D C D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A C D A
13.(6分)(1)× 金属性与失电子难易有关(2)√(3)√(4)× NaHSO4能电离出H+,是盐(每空1分)
14.(13分)(各2分)
Fe3++3H2OFe(OH)3(胶体)+3H+
ClO-+CO2+H2O=HClO+HCO
NH+HCO+2OH-CO32—+NH3↑+H2O
2CN-+8OH-+5Cl2=2CO2+N2+10Cl-+4H2O
2ClO2 + H2O2 + 2OH-=== 2ClO2- + 2H2O + O2
学法题:略(1分)
15.( 7分)
(1) I- Fe3+(各1分) (2) 2∶3(2分)
(3) 2I-+2Fe2++2Cl2===I2+2Fe3++4Cl-(2分) 学法题:略(1分)
16.(9分)(1)+6价(1分) 强氧化性(1分) 
(2)①4FeO+10H2O===4Fe(OH)3(胶体)+8OH-+3O2↑(2分)  
②杀菌消毒、净水(2分)  (3)88.4%(2分)
(4)相同条件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高铁酸钠的溶解度 (1分)
17.(9分)
(1)①100mL容量瓶(1分) ②5.7 (2分) ③b(1分)
(2)避免溶质损失(1分)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2分)
(3)③⑤(2分)
18(3分) 正盐 B C (各1分)
19.(14分)
浓 (2分)
②除去生成N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2分)
(2分)
(2)①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 (2分) 吸收未反应的NO(2分)
②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2分)
③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产物是亚硝酸钠,反之为硝酸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