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5年秋期化学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1C 2A 3D 4D 5C 6B 7C 8B 9D 10C 11B 12D 13C 14C 15D二、填空题(共55分)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Ⅰ(1)CH3CH2OH+16OH--12e-=2CO32-+11H2O(2) D(1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或者阴极电保护法(1分) (3) 336(1分)Ⅱ 1∶4Ⅲ N2H4 - 4e= N2+4H+ 阳离子(1分) 62g17(每空2分,共12分)探究浓度(或者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2(3)保证①②中溶液总体积相等 (4)0.0041mol·L-1·min-1(5)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小于3.7min18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2) 不变 ab 升高温度(1分) 加入催化剂(1分)(3)0.05mol·L-1·min-1(无单位或者单位错不给分)(4) <(1分)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Ⅰ 低 (1分)Ⅱ <(1分) 1Ⅲ ①乙酸选择性最大且产氢反应速率较快 ②产物1 ③ 36:5Ⅳ Ⅰ南阳一中高二年级2025年秋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 23 Al27 S32 Cl35.5 Co59 Cu64 Ag108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预测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已知条件 预测A A(s)===B(g)+C(s) ΔH>0 它一定是非自发反应B A(g)+2B(g)===2C(g)+3D(g) 能自发反应 ΔH一定小于0C M(s)+aN(g)===2Q(g) ΔH<0,自发反应 a可能等于1、2、3D M(s)+N(g)===2Q(s) 常温下,自发进行 ΔH>0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温下, ,则稀和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 时,放出的热量是57.3 kJB.已知、条件下: , ,则可推出比稳定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生成,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已知、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当的转化率为时,放热,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3.(高二教材p49第9题变式)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该电池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用、和有机阳离子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由石墨电极经用电器流向铝电极B.充电时,铝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充电时,向铝电极方向移动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7=4Al2Cl74.钴(Co)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如图为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金属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作时,Ⅰ室和Ⅱ室溶液的pH均增大B.生成1 mol Co,Ⅰ室溶液质量理论上减少16 gC.移除两交换膜后,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不变D.电解总反应:2Co2++2H2O2Co+O2↑+4H+5.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池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的浓度不变C.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质量不变D.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g时,乙池某电极析出1.6g金属,则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足量溶液6.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H2(g)+I2(g)2HI(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断裂;③百分含量w(HI)=w(I2);④反应速率v(H2)=v(I2)=v(HI);⑤c(HI)∶c(H2)∶c(I2)=2∶1∶1;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①②③④ B.②⑥⑨ C.②⑥⑨⑩ D.③⑤⑥⑦⑧7.(作业错题变式再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 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 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⑤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⑥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⑦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⑧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⑨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A.①②⑥⑧ B.①③⑤⑦ C.①③⑥⑧ D.②⑤⑦⑨8.化学反应Ⅰ、Ⅱ、Ⅲ在不同温度时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如下表:编号 化学方程式 温度979 K 1 173 KⅠ Fe(s)+CO2(g)FeO(s)+CO(g) 1.47 2.15Ⅱ CO(g)+H2O(g)CO2(g)+H2(g) 1.62 bⅢ Fe(s)+H2O(g)FeO(s)+H2(g) a 1.68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将铁粉磨细可以使平衡Ⅰ向右移动 B.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C.升高温度,反应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a9.(第一次月考错题变式再练)一定温度下,在3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温度/K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c(H2) c(CO) c(CH3OH) c(CH3OH)Ⅰ 400 0.20 0.10 0 0.080Ⅱ 400 0.40 0.20 0Ⅲ 500 0 0 0.10 0.025A.该反应的正反应吸热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10.(作业错题变式再练)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符合的是( )A.图1表示达到平衡状态的,在时刻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B.对于反应,图2中y轴可以表示Y的平衡转化率C.图3表示反应aA+bBcC从加反应物开始,物质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图4表示反应A+2B2C+3D的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的变化,若A、B、C是气体,则D为固体或液体,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1.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科学家研究在酸性条件下,用甲醇可合成二甲醚,反应历程中相对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循环过程中,催化剂参与了中间反应B.该历程中最小的能垒(基元反应活化能)为1.31 kJ·mol-1C.制约总反应速率关键步骤的基元反应方程式为―→CH3OCH3+H+D.总反应方程式为2CH3OHCH3OCH3+H2O12.(高二教材p70第7题变式)一定条件下,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C.400℃、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40%D.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3.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v=kcm(H2)cn(Cl2),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m、n值可由下表中数据确定。实验序号 c(H2)/(mol L-1) c(Cl2)/(mol L-1) v/(mol L-1 s-1)① 1.0 1.0 1.0k② 2.0 1.0 2.0k③ 2.0 4.0 4.0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上述反应中,H2、HCl、Cl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1:2B.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上述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中m=1、n=D.相同条件下,H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于Cl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4.(第一次月考错题变式再练)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可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有几个①用铜质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测得会偏小②实验过程中,盐酸和溶液要少量多次混合③混合前测量完稀盐酸温度的温度计用蒸馏水冲洗后再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④将溶液与盐酸混合后,立即测混合液的温度,该温度为反应前的初始温度⑤实验中,读取混合溶液不再变化的温度为终止温度⑥如果没有玻璃搅拌器,酸碱混合后可用温度计轻轻搅拌⑦烧杯间的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防止热量散失⑧完成中和反应热测定实验,只需要使用一支温度计A.1个 B.2个 C.3个 D .4个15.(人教版高二教材实验改编)实验小组研究金属电化学腐蚀,设计的实验及数据如表所示:序号 实验实验Ⅰ 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实验Ⅱ 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形成原电池后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蓝色区域的形成与有关C.实验Ⅱ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D.当实验Ⅰ中有蓝色物质生成时,理论上该实验共转移电子二、填空题(共55分)16(14分)Ⅰ.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装置的负极反应式为 。(2)若利用丙装置来保护钢铁制品,则钢铁制品应是 极(填C或D),该防护方法为 (填名称)。(3)若A、B、C、D均为石墨,W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向乙装置中加入0.005mol Cu2(OH)2CO3后恰好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工作中丙装置D电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下)为 mL。Ⅱ(作业错题变式再练)电解硝酸工业的尾气NO可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将电解生成的全部转化为,则通入的与实际参加反应的NO的物质的量之比至少为 。Ⅲ(作业错题变式再练)一种肼-空气燃料电池,能将饱和食盐水淡化,同时可获得盐酸和NaOH。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①燃料电池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N膜为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③当电路中有2 mol电子转移时,正极室质量增加 g。17.(高二教材P97第9题改编题)(12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记录】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min溶液 溶液 0.36mol·L稀硫酸① 2.0 2.0 1.0 1.0 4.1② 3.0 1.0 1.0 1.0 3.7(1)实验目的是 。(2)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须保证 。(3)请解释实验②中加入1.0mL蒸馏水的原因: 。(4)实验①的反应速率为V(H2C2O4)=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据实验资料记载,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某小组同学计划设计实验验证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请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min溶液 溶液 0.36mol·L稀硫酸③ 3.0 1.0 1.0 1.0 t若所加固体对反应确有催化作用,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18.(15分)三氧化钼是石油工业中常用的催化剂,也是瓷轴药的颜料,该物质常使用辉钼矿(主要成分为)通过一定条件来制备,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已知:① ②③(1)则的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仅发生反应。①(作业错题变式再练)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则S2(g)浓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反应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增加的量,平衡正向移动③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在时刻改变条件,时刻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如右图所示。改变的条件为 ;改变的条件为 。(3)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若仅发生反应: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压强为起始时的,则内,的反应速率为 。(4)(作业错题变式再练)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和,仅发生反应:。测得氧气的平衡转化率与起始压强、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填“>”“<”“=”)0;比较的大小: ,若初始时通入为7.0MPa,则A点平衡常数 (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气体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写出计算式即可)。19.(14分)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排放,而“减排” 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回答下列问题:Ⅰ.利用合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已知:在、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作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规定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0。下表为几种常见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值。物质标准摩尔生成焓/反应 ,为了让该反应自发进行,最好选用的条件是 (填“低”或“高”)温。Ⅱ.CO与反应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为。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正反应速率 (填“”或“”)C点的逆反应速率。(2)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容积为5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容积为 L。Ⅲ.(2025云南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乙醇(沸点78.5℃)绿色制氢新途径,并实现高附加值乙酸(沸点118℃)的生产,主要反应为:Ⅰ. Ⅱ. 恒压100kPa下,向密闭容器中按投料,产氢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1,关键步骤中间体的能量变化如图2。[比如:乙酸选择性]①由图1可知,反应Ⅰ最适宜的温度为270℃,原因为 。②由图中信息可知,乙酸可能是 (填“产物1”“产物2”或“产物3”)。③270℃时,若该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Ⅰ、Ⅱ,平衡时乙醇的转化率为90%,乙酸的选择性为80%,则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Ⅳ.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投入和,此时压强为,发生如下反应:反应Ⅰ: 反应Ⅱ: 催化剂M、N对反应Ⅰ反应进程的能量影响如下左图所示,两种催化剂对应的lnk~关系如下右图所示。(已知:,其中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催化剂N对应的lnk~关系曲线是右图中的 (填“Ⅰ”或“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化学答案.docx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