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四化学检测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B A C D D C C C B D B A C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6.(1)I2 , C2H5OH (2)2Fe2+ , 3H2(3)2NaCl + 2H2O 2NaOH + H ↑ + Cl ↑17.(1)> (2)恒温蒸发溶剂(合理即可)(3)降温结晶(4)3:2518.(1)氯化氢 混合物 白雾 减小 减小(2)AlCl3 2Al+ 6HCl=2AlCl3+3H2↑ 102.4(3)46% (4)5.6 CO2 + H2O = H2CO3高温19.(1)Ca(OH)2 (2)化合反应 (3)4CO+Fe3O4 = 3Fe+4CO2(4)CaCO3 CaO+CO2↑三、实验题:(每个小空1分,共8分)20.(1)过滤;引流;AC(2)20;180;C;加速溶解;C四、计算题:(共8分) 21.(1) 23.5 (2分) (2)四(2分)(3)解: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0g-17g=13g设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161 213g x y= x=32.2 g = y=0.4 g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4.8%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8%。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化学质量检测初四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S-32, Zn-65,O-16, Cl-35.5,C-12,Mg-24,Al-27,Fe-56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2025·贵州·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小琪同学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氢氧化钠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蔗糖4.思路与方法是设计探究实验的重要思维。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水中的色素 将水通过充满焦炭的U形管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C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将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少量水加入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观察到瓶子变瘪5.溶液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属于溶液 B.溶质都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5gKCl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一定是酸溶液B.将一瓶浓盐酸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会观察到瓶口上方有白烟出现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将铁片放入盐酸中,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7.下列做法中,能够使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 )A.升高温度到30 ℃ B.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溶剂 C.降低温度到10 ℃ D.温度不变,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8.下列化学方程式和相应说法均正确的是 ( )A.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3CO+Fe2O32Fe+3CO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C+CO22CO该反应要吸收热量D.Fe+ZnSO4=Zn+FeSO4该反应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比Zn强9.向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Mg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C.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 D.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和Mg(NO3)210.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操作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为④②①⑤③B.②中若左码右物,一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C.选用1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NaCl固体的溶解速率1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浓硫酸,配制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 ) A、50克 B、150克 C、200克 D、350克12..结合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45.5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A.t2在40~50之间 B.甲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3.智慧小组的同学取刚降落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测定 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所降雨水为酸雨 B.在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C.表中数据由pH试纸测得 D.该地区一定有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14.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A.图A:分别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镁粉和锌粉B.图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C.图C:在密闭容器中加热铜粉和氧气D.图D: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15.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铁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左右摆动,不能停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6.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各小题:(1)碘酒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2)两个亚铁离子 ,三个氢分子 。(3)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钠,同时生成氢气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17.下图为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1)℃时,NaCl的溶解度 (填“>”或“<”)的溶解度。(2)将℃时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种即可)。(3)当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4)℃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化为最简整数比)。18.(1)浓盐酸是 气体的水溶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打开盛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时,瓶口会出现 ,敞口放置浓盐酸,其溶液的质量会 ,溶质质量分数会 。(2)已知2.7g铝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形成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某乙醇溶液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该乙醇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正常雨水的pH约为 ,这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9.A~G是初中所学的常见物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均为黑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F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20.2025年7月3日,在青岛召开的国际水大会的主题是“水——生命之源,发展之基”。会议聚焦海水淡化与浓盐水综合利用、工业节水与污水资源化、膜科学与技术创新、城镇水务技术发展、智慧水务、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节水产业发展、产学研合作交流与发布等领域开展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下列问题均围绕水展开,请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1)某实验小组收集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得到蒸馏水。净水过程如图所示。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若经操作a后得到的水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D.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2)水是常用的溶剂,能够溶解很多物质形成溶液。小明同学想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请填空:①计算:需氯化钠 g,水 mL(室温时,水的密度约为)。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 。(填选项序号之一)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氯化钠 C.减少适量氯化钠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为 。④装瓶贴标签。⑤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取用已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C.氯化钠不纯,含有难溶性杂质 D.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残留四、计算题(8分)21.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称取30 g黄铜置于烧杯中,用100 g稀硫酸分5次加入,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稀硫酸的质量/g 残留金属的质量/g第一次 20 26.75第二次 20 m第三次 20 20.25第四次 20 17第五次 20 17试分析并计算:(1)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 。(2分)(2)第 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2分)(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化学质量检测初四化学试题答题卡.pdf 初四化学答案.docx 初四化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