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叶集皖西当代中学高一年级10月月考
化学(A)参考答案
1.B解析:A.碱中一定含氧元素,盐和酸不一定含氧元素,如NaCl、HCl,A错误;B.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如
HC、NH·H2O、NH,Cl分别属于酸、碱、盐,三者均不含金属元素,B正确;C.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不一定
含氢元素,如NaCl,C错误;D.碱、盐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3·H2O、NH,Cl,酸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D
错误;故选B。
2.A解析:电离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NaOH、NaClO、HNO3均为电解质,均能
电离,C是金属单质,虽导电但通过自由电子而非电离,无法电离为离子,故选A。
3.D解析:A.AI(OH)3属于碱,NaHCO3属于酸式盐,A错误;B.根据交叉分类法分析,MgSiO3属于镁盐、硅酸盐,B
错误;C.从组成的阳离子来看,MgCO3、MgSiO3都属于镁盐,MgO为氧化物,C错误;D.根据交叉分类法分析,CCO:
具有钙盐、碳酸盐、难溶性盐的特性,故CaCO3属于钙盐、碳酸盐、难溶性盐,D正确;故选D。
4.C解析:A.NaOH与硝酸反应得到NaNO3,A正确;B.CaCl2与Naz CO3反应可以得到CaCO3,B正确:C.CuO不溶
于水,与水不反应,不能一步得到Cu(OH)2,C错误;D.Na2CO3与Ba(OH)2反应得到NaOH,D正确;故选C。
5.D解析:A.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的多少决定,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A错误;
B.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固体氯化钠;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能导电,而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
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C.稀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NH3本身不能电离,属于
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生成的一水合氨是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导电,D正确:故选D。
6.C解析:A.FezO3为红褐色,而磁流体为黑色,分散质不可能是FezO3,A错误;B.分散质粒子大小在36~55nm之
间,属于胶体范围,悬浊液粒子直径大于100m,B错误;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会产生此现象,
C正确:D.胶体分散质是大量胶粒集合体,并非单个F(OH)3分子,D错误:故选C。
7.A解析:A.硫酸铜和氢氧化钡都是强电解质,二者发生反应:Ba(OH)2十CuSO一BaSO+Cu(OH)2¥,反应后
生成难溶物,溶液中离子数目逐渐减小,所以灯泡变暗,二者恰好反应时离子数目最小,灯泡熄灭,再继续滴加硫酸铜
溶液,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大,灯泡变亮,A正确;B.HC1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加入NaCl后,二者不反应,
溶液中电荷数目不是0,所以灯泡不熄灭,B错误;C.硫酸钠和氢氧化钡都是强电解质,二者发生反应:B(OH)2十
Naz SO,一BaSO,¥十2NaOH,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仍然是强电解质,离子数目几乎不变,
灯泡不变暗,完全反应时溶液电荷数目也不是0,所以灯泡不熄灭,C错误;D.硫酸和NOH都是强电解质,二者发生
反应:H2SO1十2NaOH一N2SO4十H2O,生成的硫酸钠是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小,所以灯泡变暗,但不熄
灭,D错误;故选A。
8.B解析:A.M2O2是酸性氧化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A错误;B.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
液,是混合物,熔融的次氯酸钠属于盐、属于电解质,选项中的物质分类正确,B正确;C.液氢是纯净物,C错误;
D.Ca(NO3)2溶液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错误;故选B。
9.C解析:A.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A错误;B.氯化钠固体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可以电离,B错误;C.氯化钠溶
于水后能导电,为电解质,C正确;D.钠离子吸引氧原子形成水合离子,氯离子吸引氢原子形成水合离子,D错误;故
选C。
10.A解析:A.Mg(OH)2为难溶性碱,不能拆为OH,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一Mg2+十2H2O,不能用
H++OH一一HO表示,A错误;B.NaOH和HSO,为强酸强碱反应,产物可溶,离子方程式为H++OH
HO,B正确;C.NaOH和HCl均为强酸强碱,产物可溶,离子方程式为H+十OH一HO,C正确;D.KOH和HCl
均为强酸强碱,产物可溶,离子方程式为H+十OHH2O,D正确;故选A。
11.A解析:A.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显碱性,选项中各离子间不反应,也不与OH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
B.含有MnO的溶液呈紫红色,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含有大量MnO,,B错误;C.含有大量Ba(NO)2的溶液中,
Ba+与SO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pH=1的溶液呈酸性,HCO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选A。
12.C解析:A.食醋中的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H,正确写法应为Mg(OH)2十2 CH COOH一Mg2+十2 CH COO+
2H2O,A错误;B.过量CO2与OH反应生成HCO,离子方程式为OH+CO2一HCO,B错误;C.碳酸氢钠溶液
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C:+和OH1:2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C正确;D.
Fe2(SO,)3溶液与过量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十
3Ba2++6OH3BaSO4¥+2Fe(OH)3¥,D错误;故选C。
13.B解析:A.NaOH与CO2和HC1均反应,除杂的同时也去除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A错误;B.O2与灼热铜网
反应生成CuO,N2不反应,除杂后无新杂质,B正确;C.稀盐酸与Fe反应生成FCl2,但Cu不反应,导致原物质Fe被
除去,C错误;D.过量CaCl2与KzCO3反应生成KCl,但过量CaCl2成为新杂质,D错误;故选B。
14.B解析:A.由图示可知,步骤①和步骤④是从悬浊液中得滤液和滤渣,所以其操作均为过滤,A正确;B.过量试剂I
是BaCl2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SO,不能用B(NO3)2溶液,否则会引入硝酸根杂质,B错误;C.步骤⑤中加适
量的盐酸除去碳酸根,发生的反应有CO+2H+一CO2个十H2O,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除去CO、SO}时
加入了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为了除去过量的Ba+,应加过量的试剂Ⅱ为KCO,溶液,D正确;故选B。
【高一月考·化学(A)答案第1页(共2页)】
Z204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