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25.10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小明同学所在学校到火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长江路位于珠江路以南 B.火车站位于恒山路东侧
C.学校位于黄河路以南,泰山路以西 D.泰山路和恒山路呈南北走向
2.小明在从火车站回学校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22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段,每小时约有100--140颗左右流星从英仙座的方向投射而来,在没有灯光及其它因素干扰下,肉眼可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体母体应为( )
A.英仙座 B.彗星 C.小行星带 D.太阳风
4.此次观测流星雨的最佳时间应为( )
A.黄昏后 B.子夜 C.黎明前 D.日出后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油气矿藏。目前亚洲陆上油气勘探最深井的深度已接近一万米。图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目前发现的油气资源主要储存在( )
A.内核 B.外核
C.地幔 D.地壳
6.下图最有可能蕴含油气资源的是( )
A.A B.B C.C D.D
2024年6月20日,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以南约60公里处塔阿尔火山爆发。有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排出的火山灰和气体上升到2400米高空,测量到的二氧化硫总量为4641吨/天。下面左图为塔阿尔火山喷发图片,右图示意地球内部结圈层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图中(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8.本次喷发中,其火山灰在地球各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C.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由坚硬岩石组成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连续但不规则 D.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024年9月18日,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北纬32.00度,东经117.61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12.当地震发生时,位于肥东县的人们会感觉到( )
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上下颠簸
13.人类能在明显震感前几十秒测量地震,是因为(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A.爬行类 B.鸟类C.鱼类 D.两栖类
1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元古代C.中生代 D.新生代
1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17.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
A.前寒武纪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地质记录中的断代是指沉积岩层的地质记录并不总是连续的。下左图为地质年代表,下右图为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
A.生物演化 B.地层深度 C.岩石类型 D.地形类型
19.D岩层形成时代最可能是( )
A.二叠纪 B.三叠纪 C.侏罗纪 D.白垩纪
20.根据甲地岩层分布可推断出乙地( )
A.V与X出现断代B.X与Y出现断代
C.Y与Z出现断代D.没有出现断代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研究发现,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有干涸的河床,这表明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祝融号”在火星上作业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 )
A.夜晚过长,电力不足B.引力过大,行动困难
C.温度过高,设备易损D.地表复杂,作业受阻
22.“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这一发现对于下列领域没有直接影响的是( )
A.火星自转周期研究B.外星生命搜寻行动C.人类火星移民计划D.火星地貌形成研究
2019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 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
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
24.在地球流浪经历的A—B—C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
A.行星—行星—行星 B.行星—卫星—卫星
C.行星—卫星—行星 D.行星—卫星—恒星
25.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由温度极高的固体物质组成 B.人们肉眼看见的是太阳的色球层
C.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太阳为地球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我国在2020年7月23号发射了一颗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读下面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日距离(百万千米)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大气主要成分 表面均温(℃)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地球 149.6 1.00 1.00 1.00 N2.O2 22 23h56′ 1年
火星 227.9 0.11 0.150 0.01 co2 -23 24h37′ 1.9年
26.火星表面的均温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温,主要原因是( )
A.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B.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比地球远
C.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D.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27.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28.火星土壤中不能生长植物的原因,主要是火星( )
A.无大气层 B.表面光照太强 C.表面温度太高 D.无液态水
2023年12月1日夜间,北京有天文爱好者拍摄到极光现象(图),天文专家表示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完成下面小题。
29.引发极光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太阳活动③人类活动④地球磁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极光现象出现的那几天,下列现象发生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北斗卫星导航受干扰B.户外活动受辐射灼伤
C.中国空间站运营受影响D.电网电流强度出现异常
31.拍摄照片时,该天文爱好者面向(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32.下面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
A.昆明 B.福州 C.重庆 D.兰州
3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面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北京、贵阳 B.上海、重庆 C.昆明、兰州 D.广州、成都
34.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2021年9月8日,新疆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如图)。在一片茫茫戈壁里,220米高的吸热塔巍然耸立,14500多面定日镜拱卫四周,就像一片银色的向日葵海洋,逐日聚光,将塔内熔盐加热,熔盐再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发电。熔盐储能,可保障24小时不间断发电。完成下面小题。

35.新疆太阳能丰富,主要原因是( )
A.地处低纬 B.海拔较高 C.荒漠景观 D.气候干旱
36.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中,定日镜的主要作用是实现( )
A.有效储存太阳光能B.捕获最大太阳辐射C.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D.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37.与普通的光伏发电相比,熔盐塔式光热发电( )
A.稳定性更强 B.占地少 C.技术要求低 D.投资小
38.某科技兴趣小组研学该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必备的物品是( )
A.保暖服装 B.遮阳镜 C.雨衣雨伞 D.沙地鞋
读下面“北半球1月和7月下层大气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9.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部,南北温差夏季大于冬季B.从底到顶的温差,各纬度7月小于1月
C.顶部,纬度越高,气温越低D.从底到顶,气温垂直递减率相同
40.形成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越高,昼长越短
B.高纬度地区的臭氧含量更高
C.从底到顶的温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少
D.纬度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弱
二.综合题(40分)
41.下图甲为部分太阳结构示意图,乙图为太阳辐射各波长的光所占比例图,据图回答。(40分)
在甲图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① ,② ,(8分)
(2) 在甲图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③ 。图中耀斑所在的圈层是 层(写序号)。(8分)
(3)图甲中的太阳肉眼可见大气层是 层(写序号),③层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是 。(8分)
(4)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极光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的 (高、中、低)纬度地区。(8分)
(5)图乙中ABC分别表示的太阳辐射类型:其能量约占总能量的50%的是 。太阳辐射中对人和生物危害较大的是 波段的太阳辐射。(写字母)(8分)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检测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C D A B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C C B A A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C D B A D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C D D B A B A C
41【答案】(40分)
(1)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②(2) ① 太阳风(3) 黑子 高
(4) B A
【答案】1.B 2.C
【解析】1.由图的指向标和事物的分布可知,长江路位于珠江路以南,A不符合题意;火车站位于恒山路西侧,B符合题意;学校位于黄河路以南,泰山路以西,C不符合题意;泰山路和恒山路呈南北走向,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根据右图可知,小明位于珠江路上,①错误;根据指向标和图可知,该地西侧是恒山路,东侧是泰山路,南方是长江路,所以其位置应位于③地,②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选C。
【答案】3.B 4.C
【解析】3.英仙座属于其他恒星系,距离地球遥远,该恒星系的天体难以成为地球的流星体母体,A错误;彗星及其表面脱落并遗留在轨道上的小碎片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壮观的流星雨,B正确;小行星带有独立的运行轨道,一般不会闯入地球大气层,C错误;太阳风为太阳活动,D错误;故选B。
4.材料显示这次流星雨在12日(农历七月十五)23时至13日上午10点左右达到极盛时段,刚好赶上农历七月十五(满月),月光会给观测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越靠近13日天亮前,月光的影响就会逐渐减弱,观测也进入最佳时段,C正确;黄昏后流星雨还未达到极盛时段,A错误;子夜受月光影响大,观测条件差,B错误;日出后受阳光影响大,观测条件差,D错误。故选C。
【答案】5.D 6.A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厚薄不一,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目前亚洲陆上油气勘探最深井的深度已接近一万米,但没有超过地壳深度,因此目前发现的油气资源主要储存在地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B错误;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因此横波在遇到油气资源时会直接消失,速度减为0,A正确,CD错误。故选A。
【答案】7.B 8.C
【解析】7.读右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即②层上部,B正确,排除ACD。故选B。
8.本题强调本次火山喷发,在本次火山喷发中,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首先来自于地下岩石圈,喷发之后散发到大气层中,迁移到大气圈,之后逐渐沉降,进入水圈和生物圈,即迁移的顺序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答案】9.C 10.B
【解析】9.根据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可知,①为水圈,水圈为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A错误;水圈由各种形态的水体组成,B错误;水圈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C。
10.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诗句反映的是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的关系,植被的生长需要岩石圈提供无机盐,同时植被通过枯枝落叶的形式向岩石圈提供有机物;据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可知,图中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③生物圈和④岩石圈的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1.A 12.C 13.A
【解析】1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震源深度12千米,厚度远小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说明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该次地震发生在陆地上,横波和纵波均能传播。地震波中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故地震发生时,居民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晃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横波到达时建筑物容易倒塌,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所以人类能在明显震感(横波引起的左右摇晃)前几十秒测量地震是因为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正确: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排除BD;对于同一地点而言,同一次地震释放的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是相同的,C排除。故选A。
【答案】14.C 15.C 16.B 17.A
【解析】14.读图可知,由下而上时代越来越近,图中生物出现的顺序应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出现最早的是鱼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由图可知,与古生代、新生代相比,中生代爬行类动物最多,C正确、AD错误;元古代晚期才开始出现原始动物,B错误。故选C。
16.环境变迁既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导致生物进化,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A错误,B正确;生物灭绝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也有关系,C错误;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多次,D错误。故选B。
17.许多金属矿藏多出现在前寒武纪的地层中,所以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前寒武纪地层,A正确;其他选项的地层均很少形成各类金属矿藏,排除BCD。故选A。
【答案】18.A 19.B 20.B
【解析】18.地层越老,所含生物越简单,反之亦然,不同时代的地层有不同的化石组合,因此地质年代划分主要依据是生物演化,A正确;受形成环境和地壳运动影响,同一时代同一地层所处的深度千差万别,地层深度并不能成为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排除B;岩石类型、地形类型与地质年代早晚无明显相关性,排除CD。故选A。
19.读图可知,甲地的D地层中有恐龙足迹化石和植物化石,无鸟类化石,对照地质年代表中生物演化规律可知,三叠纪恐龙出现,因此之前的二叠纪不可能出现恐龙足迹化石,排除A;地质年代表中生物演化规律显示,侏罗纪出现鸟类,白垩纪恐龙灭绝,而D地层无鸟类化石、有恐龙足迹化石,则D地层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可能性小,排除CD;三叠纪恐龙出现,且此时植被茂盛,而D地层有恐龙足迹化石和植物化石,因此该地层形成时代最有可能是三叠纪,B正确。
20.读图可知,乙地V岩层侵入到X岩层内,无法推断乙地V与X是否出现断代,A错误;甲地CE地层间的D地层在乙地XY地层之间没有出现,说明乙地X与Y地层之间出现断代,B正确,D错误;乙地Y地层与甲地F地层形成于同一时期,Z地层与G地层形成于同一时期,根据甲地岩层分布,乙地Y与Z没有出现断代,C错误。故选B。
【答案】21.D 22.A
【解析】21.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不存在夜晚过长的问题,A错误;火星体积、质量小于地球,引力小于地球,B错误;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约为21℃,白天温度不高,而是夜晚温度过低,C错误;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有干涸的河床,说明地表复杂,这会使火星车作业受阻,D正确。故选D。
22.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痕迹与火星自转周期没有直接关系,它主要涉及火星的气候、地质等方面,A符合题意;发现液态水对于外星生命搜寻行动有重大意义,因为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B不符合题意;对人类火星移民计划也有直接影响,水是生存的基本资源,C不符合题意;对于火星地貌形成研究也有帮助,干涸的河床等可以作为研究火星地貌演变的线索,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23.D 24.C 25.D
【解析】23.“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提示了影片中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太阳的变化,太阳为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一部分,D正确。日心与地心距离变化不是地球逃离太阳系的原因,且在影片中主要是太阳“氦闪”导致地球需逃离,并非日地距离变化,A错误。影片中未提及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B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不是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太阳“氦闪”使得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变得恶劣,C错误。故选D。
24.在A位置时,地球受到太阳的吸引力,环绕太阳公转,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在B位置时,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受到土星强大引力吸引,而土星为行星,此时地球可近似看成土星的卫星;比邻星是一颗恒星,到达C位置时,围绕比邻星运动,地球是比邻星为中心天体的恒星系的一颗行星。故在此过程中,地球的类型转化是行星—卫星—行星,C对,A、B、D错误。故选C。
25.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并非固体物质,A错误。人们肉眼看见的是太阳的光球层,色球层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B错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不是太阳,C错误。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为地球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
26.B 27.A 28.D
【解析】26.八大行星表面温度是根据与太阳的距离决定的,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火星比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所以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B正确。故答案选B。
27.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A正确。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B错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使地球表面产生氧气,C错误。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D错误。故答案选A。
28.火星表面存在大气层,A错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表面光照较弱,B错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C错误。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的存在,缺少植物生长必需的物质,因此火星表面土壤中不能生长植物,D正确。故答案选D。
29.C 30.B 31.D
【分析】4.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等,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选项②④正确;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无法引起极光,①错误;极光是自然现象,人类活动无法影响产生,选项③错误;故选C。
5.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因此极光现象发生那几天,北斗卫星导航会受干扰,中国空间站运营受影响,电网电流强度出现异常。但是太阳辐射不受影响,因此户外活动受辐射灼伤发生的可能性最小。故选B。
6.拍摄极光的照片,应面向极光发生的方向。据题可知,天文爱好者位于北京,拍摄的极光应该发生在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因此应面向北方。故选D。
32.A 33.C 34.D
【分析】7.根据图示年太阳辐射量数值,四个城市中,太阳总辐射量最丰富的城市是昆明,约为140 kWh/m2,故A正确,福州120 kWh/m2、重庆90 kWh/m2、兰州介于130--140kWh/m2间,故BCD错。故选A。
8.如果只考虑自然因素,要到太阳能丰富的城市营销最合适,选项中的北京、贵阳、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的太阳辐射量较小,而昆明、兰州的太阳辐射量大,故C正确,ABD错。故选C。
9.太阳辐射不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还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等,故A错,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故B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太阳辐射能的转化,属于太阳辐射能,故C错,“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故D正确。
35.D 36.B 37.A 38.B
【解析】10.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故D正确;新疆地处中纬度,故A错误;新疆地形以盆地为主,海拔较低,故B错误;荒漠景观不是影响太阳能资源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11.根据材料信息“14500多面定日镜拱卫四周,就像一片银色的向日葵海洋,逐日聚光”可知,定日镜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太阳辐射,将太阳辐射反射到顶部的吸热器上,故B正确;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中,熔盐能够储存太阳能,故A错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中,定日镜不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定日镜不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所以选B。
12.与传统的光伏发电相比,熔盐塔式光热发电可以将热能储存起来,且稳定性更强,故A正确;占地面积与装机容量有关,装机容量越大,占地面积越大,故B错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技术要求高,故C错误;熔盐塔式光热发电投资大,故D错误。所以选A。
13.塔式光热发电站主要分布在晴天多、雨天少、光照强的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必备的物品是遮阳镜,故B正确;对于保暖、雨具以及沙地鞋的需求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
39.A 40.C【解析】21.读图可知,在对流层顶部,夏季低纬气温在-60℃以下,高纬气温在-40°℃左右,南北温差较大:而冬季高纬和低纬气温均在-60℃以下,南北温差较小,因此对流层顶部,南北温差夏季大于冬季,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底到顶的温差,7月大于1月,B错误;对流层顶部,气温大致相同,C错误;从底部至上部,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加,D错误,选A。
22.由图可知,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大,高纬度小,对流层内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的差异和在垂直方向上的递减,是造成对流运动强弱的两个主要原因。低纬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对流运动到达的高度大,对流层顶高;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对流运动所到达的高度小,对流层顶低。因此从底到顶的温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少,是形成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C正确;纬度越高,夏半年昼长越长,A错误;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运动有关,与臭氧含量无关,B错误;纬度越低,近地面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强,D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