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专项3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专项3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项3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15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长白山林区是重要生态屏障,但长期过度采伐和开发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
材料二:近年来,长白山地区通过封山育林等举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重点发展林下种植产业,并拓展生态旅游项目,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材料三:长白山位置示意图及林下经济示意图。
(1)长白山脉的走向是 ,导致该地森林资源濒临枯竭的人为原因是 。(2分)
(2)为缓解长白山森林资源的锐减,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任答一点,1分)
(3)长白山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自然优势为 ,在“林—果”模式下,森林下成行的果树可能是 (任答一种)。(2分)
(4)从生态和经济角度,分析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模式的意义。(各答一点,2分)
2.“陕西盐马古道”见证了陕西省定边县的繁荣与崛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探究一:“千年盐湖”始于汉
《定边县志》记载:汉代时,定边即“有盐池以为利”。到了唐代,“有盐池十八”。自明代以后,食盐销售到陕北和关中,甚至到达汉中府各州县和宁、甘两省部分地区。
(1)定边县位于 (半干旱/半湿润)生态过渡地区,素有“三秦要塞”之称,与其相邻的省区有 (任答一个)。(2分)
(2)牧民在湖泊水位低时取盐,最可能是 (4—5月/7—9月)。(1分)
(3)试分析定边县发展食盐产业的有利条件。(任答两点,2分)
探究二:“盐湖产业”待发展
定边县的花马池盐湖是定边盐湖群的代表。该片区有大面积盐碱地和沙带,生态环境敏感。盐湖南侧的盐化工厂产品主要以化工用盐为主,亟需转型发展。
(4)受城市发展及自然条件影响,花马池盐湖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 。(1分)
探究三:“盐湖故事”久传唱
(5)请为定边县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两条建议。(2分)
专项3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15分)
1.(7分)(1)东北—西南走向(1分)长期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1分)(2)封山育林(或开展林下经济)(任答一点,1分)(3)森林资源丰富,为林下经济提供空间和环境基础(1分)山核桃树(或山楂、松子等温带果树)(任答一种,1分)
(4)生态角度:发展林下经济,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直接依赖和过度开发,有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林下种植的植物能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任答一点,1分)经济角度:发展林——药、林—菌、林—果等林下种植及森林生态旅游活动,增加了经济收入来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任答一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长白山的概况、经济发展措施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等。(1)读图可知,长白山脉从东北向西南延伸,所以其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材料“长期过度采伐和开发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可知,长期过度采伐使得大量树木被砍伐,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不合理开发则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和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长白山森林资源濒临枯竭。(2)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封山育林能够让森林植被自然恢复,减少人为干扰,促进树木生长和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将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相结合,减少经济发展对传统林木采伐的依赖,也能有效缓解森林资源锐减的问题。(3)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长白山作为重要的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广袤的森林为林下经济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各种林下经济模式(如林——药、林—菌、林——果等)能够在森林下开展。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林下适合种植山核桃树、山楂等温带果树。(4)结合所学可知,生态角度:发展林下经济,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直接依赖和过度开发,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林下种植的各种植物,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角度:当地发展林——药、林——菌、林——果等林下种植产业,以及森林生态旅游活动,开辟新的经济收入来源。林下经济产业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8分)(1)半干旱(1分)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任答一个,1分)(2)4—5月(1分)(3)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利于食盐晾晒;天然盐湖较多,食盐资源丰富;地处陕、甘、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交界处,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利等。(任答两点,2分)(4)生态环境恶化、所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体污染、盐湖资源枯竭等使产业发展受限,产品附加值低及缺乏竞争力(1分)(5)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盐湖生态修复与资源保护,深度开发盐湖矿产资源,提高附加值;挖掘当地盐马古道历史文化传统和自然美景,发展旅游业;加大政策支持等。(任答两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定边县的地理环境、发展食盐产业的有利条件及影响、盐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1)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位于半干旱生态过渡地区,且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南部与甘肃省相接,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素有”三秦要塞”之称。(2)结合所学可知,定边县为温带大陆性气候,4—5月降水较少,湖泊水位较低;7——9月主要为夏季,降水较多,湖泊水位较高,故当地牧民会在4——5月湖泊水位低时从盐湖边取盐。(3)结合所学可知,定边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且定边县夏季高温,蒸发旺盛,适合晒盐和生产食盐;定边县盐湖较多,资源丰富;地处陕、甘、宁和内蒙古四省区交界处,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利,便于对外发展食盐贸易。(4)结合材料可知,花马池盐湖气候干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环境逐渐恶化;湖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开采量的增加,湖盐资源的储量会逐渐减少,未来会面临资源枯竭;这些问题使产业发展受限,产品附加值低及缺乏竞争力。(5)结合定边县发展状况和规划可知,为促进定边县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加强盐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盐湖生态修复与资源保护;挖掘盐马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推动盐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