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含答题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含答题卡)

资源简介

第一次检测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D A B D D B A C D B B A
填空题(共55分)
(12分)
(1)+135.6 (2)+123 (3)2ΔH1-3ΔH2-ΔH3
17、(10分)
(1)反应温度 (2)催化剂
(3)固体表面积 (4)浓度
(5)固体表面积
18、(22分)(1)
(2 )>
(3) 0.05 > 30%
(4)BCD (5)能
19.(11分)
Ⅰ.(1)吸热 低
(2)+91.5 kJ/mol
Ⅱ.2CO(g)+SO2(g)S(s)+2CO2(g) ΔH=-270 kJ/mol(
晓天中学202
5年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二化学

答题
卷)
) (
班级:
姓名:
成绩



13、
(6分
线
)
一、单选题(本题共1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5大题,共55分)
16、(12分)
(1) ;
(2) ;

(10分)
; (2) ;
; (4) ;
(5) 。
18、(22分)


; ; ;


19、(11分)
I.(1) ; ;
(2) ;
II. 。(
晓天中学202
5年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

试题
卷)
) (
班级:
姓名:
成绩



13、
(6分
线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章第二节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5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
A. B. C. D.
2.已知一定条件下的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KNO3(s)2KNO2(s)+O2(g) ΔH=+58 kJ/mol C(s)+O2(g)CO2(g) ΔH=-393.5 kJ/mol
为提供分解1 mol KNO3所需的能量,理论上需完全燃烧碳 (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3.含1 mol Ba(OH)2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114.6 kJ。表示生成1 mol H2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1
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114.6 kJ·mol-1
C.Ba(OH)2(aq)+HCl(aq)BaCl2(aq)+H2O(l) ΔH=-57.3 kJ·mol-1
D.Ba(OH)2(aq)+HCl(aq)BaCl2(aq)+H2O(l) ΔH=+57.3 kJ·mol-1
4.甲烷与CO2可用于制取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g)+CO2(g)2CO(g)+2H2(g),1 g CH4(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下列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 (  )
A. B. C. D.
5.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的反应可表示为C2H4(g)+H2O(g)C2H5OH(g) ΔH=-45.8 kJ/mo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乙烯的用量不会影响该反应的焓变(ΔH) B.该反应中0.5 mol H2O(l)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2.9 kJ 
C.1 mol C2H5OH(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C2H4(g)和1 mol H2O(g)所具有的能量和
D.1 mol C2H4(g)和1 mol H2O(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大于1 mol C2H5OH(g)中化学键的总键能
6.已知反应H2(g)+ I2(g) 2HI(g),1 mol H2完全反应放出a kJ的热量,依据下表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化学键 H—H I—I
断开1 mol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kJ b c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断开1 mol H—H和1 mol I—I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 mol H—I所需能量
C.断开2 mol H—I所需能量为(a+b+c) kJ
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与2 mol 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7.向盛有50 mL 1.00 mol/L盐酸的绝热容器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最高测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B.NaOH溶液的浓度大于1.00 mol/L
C.V=50 mL时,混合溶液的pH>7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8.1884年勒夏特列提出了平衡移动原理,下列现象或操作不适宜用该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可用和浓氨水快速制取氨气 B.饮用汽水后常常出现“打嗝”现象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溶液中加粉,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9.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生产周期,故温度越高越好
B.硫酸工业中,使用催化剂是为了提高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C.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不采用高压,是因为压强对SO2转化率无影响
D.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氨的生产
10.当把晶体N2O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2O4(g) 2NO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若干N2O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值(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11.下列措施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用锌粒代替镁粉制备氢气 B.将食物放进冰箱避免变质
C.工业合成氨时加入催化剂 D.向食品袋中加入脱氧剂
12.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零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B.三者共存
C.的浓度不再变化 D.的浓度之比为1:3:2
13.合成氨工业中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氨的沸点 B.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C.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D.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14.下列措施一定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C.固体块状的反应物改为粉末状 D.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15.对于反应2A(g)+4B(g)→5C(s)+3D(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
A.v(A)=0.006mol L-1 s-1 B.v(B)=0.6mol L-1 min-1
C.v(C)=0.8mol L-1 min-1 D.v(D)=0.5mol L-1 min-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
16.(12分)(1)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 ΔH1=-127.4 kJ/mol
②NaOH(s)+CO2(g)NaHCO3(s) ΔH2=-131.5 kJ/mol
反应2NaHCO3(s)Na2CO3(s)+H2O(g)+CO2(g)的ΔH= kJ/mol。
(2)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①C4H10(g)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O2(g)C4H8(g)+H2O(g) ΔH2=-119 kJ/mol
③H2(g)+O2(g)H2O(g) ΔH3=-242 kJ/mol 则反应①的ΔH1= kJ/mol。
已知:①As(s)+H2(g)+2O2(g)H3AsO4(s) ΔH1;②H2(g)+O2(g)H2O(l) ΔH2;③2As(s)+O2(g)As2O5(s) ΔH3。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ΔH = 。
17.(10分)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
(2)熔化的氯酸钾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二氧化锰很快产生气体 ;
(3)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以提高燃烧效率 ;
(4)同浓度同体积的硫酸溶液和盐酸溶液与同样大小且质量相同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
(5)将大理石研碎与盐酸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
18.(22分)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恒容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1min时,该容器中含有的物质的量 (填“>”“<”或“=”)0.1mol。
(3)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min时,正反应速率 (填“>”“<”或“=”)逆反应速率;的平衡转化率为 。
(4)容器内2min之前在变化而2min之后不再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密度 B.压强 C.化学反应速率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5)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 (填“能”或“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19.(11分)Ⅰ.已知断裂某些共价键需要的能量如下表:
断裂的共价键 OO N≡N N—O
498 945 630
(1)机动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与O2的反应,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 mol O2与1 mol N2的总能量比2 mol NO的总能量 (填“高”或“低”)。
(2)N2与O2合成NO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N2(g)+O2(g)NO(g) ΔH,则ΔH= 。
Ⅱ.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硫和二氧化碳。已知:①CO(g)+O2(g)CO2(g) ΔH=-283.0 kJ/mol;②S(s)+O2(g)SO2(g) ΔH=-296.0 kJ/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