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星光恰恰恰》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设计者: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a能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独唱或齐唱,能在演唱中加入适当的动作进行表演。b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a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与内容。b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2.教材分析《星光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动感与活力的舞曲风格歌曲。与同一单元中宁静、平稳的二拍子(2/4拍) 歌曲《闪烁的小星》形成鲜明对比,本歌曲采用四拍子(4/4拍),其节拍更显方整、宽广,律动感更强。歌曲中的固定节奏型 “X X X” (恰恰恰) 是音乐的核心动机,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和表现的焦点。本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在相同“星空”主题下,对比聆听与体验不同节拍(2/4拍 vs 4/4拍)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音乐情绪与身体律动,从而深化学生对“节拍是音乐骨架”这一概念的理解。3.学情分析学生刚刚熟练演唱了二拍子的《闪烁的小星》,已建立了稳定的二拍子(强-弱) 拍感。他们对于节拍的变化有好奇心,但需要引导才能清晰感知差异。直接从二拍子切换到四拍子,学生容易在律动上产生混淆。教学需通过直接的对比聆听和差异化的身体律动,帮助学生建立对两种节拍的清晰体验,并享受四拍子带来的欢快舞动感。二、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闪烁的小星》,能清晰感受《星光恰恰恰》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并能初步辨别二拍子(2/4) 与四拍子(4/4) 在律动上的差异。2.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准确、有活力地在乐句后拍击并念出“恰恰恰”节奏;能用不同的身体律动(如行走 vs 舞步)来表现二拍子与四拍子的不同。3.能根据四拍子的韵律,为“恰恰恰”节奏创编不同的伴奏动作,并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表演。4.初步感知“恰恰舞”的欢快风格,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体会用不同节拍表现同一主题(夜空)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感受四拍子的律动,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恰恰恰”节奏型。学习难点:在稳定的四拍子律动中准确加入“恰恰恰”;清晰体验并表现二拍子与四拍子的区别。教学设计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1.通过对比《闪烁的小星》,能清晰感受《星光恰恰恰》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并能初步辨别二拍子(2/4) 与四拍子(4/4) 在律动上的差异。 导入部分 1.复习演唱《闪烁的小星》,并做“拍手-拍腿”的二拍子律动。2.聆听新歌片段,初步感受其欢快情绪。3.对比两首歌曲,用语言描述初步感受(如:更快、更开心、想跳舞)。 1.复习旧知:“同学们,刚才我们唱的《闪烁的小星》真美,像安静的夜晚。(教师哼唱一句)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动作来感受它的拍子的?”(引导学生回忆:拍手-拍腿,感受二拍子)。 2.引出新课:“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小星星一到深夜,就会举办一场神秘的舞会!它们的音乐也完全变样了,您们听——” (播放《星光恰恰恰》片段)。3.设问对比:“这首星星的歌,和《闪烁的小星》比起来,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是更安静了,还是更想跳舞了?” 能通过身体律动激活二拍子的记忆;能通过对比聆听,敏锐地感知两首歌曲在情绪与速度上的显著差异。2.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准确、有活力地在乐句后拍击并念出“恰恰恰”节奏;能用不同的身体律动(如行走 vs 舞步)来表现二拍子与四拍子的不同。 3.能根据四拍子的韵律,为“恰恰恰”节奏创编不同的伴奏动作,并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表演。 体会用不同节拍表现同一主题(夜空)的丰富性与趣味性。 新知新学 活动一:感知节拍 “从行进到舞蹈” 1.通过模仿教师,用两种不同的身体律动(踏步 vs 舞步)来体验二拍子与四拍子的根本区别。2.准确拍击并念出“X X X”(恰恰恰)节奏型。3. 参与节奏游戏,能协调地完成“走恒拍”与“拍节奏”的复合任务。 活动二:学唱歌曲 “舞会的歌声” 1.按四拍子的韵律朗读歌词,并在节奏型处准确拍手。2.用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模唱并演唱歌曲,在教师指导下努力唱准大跳音程。3.能边唱边用简单的律动配合演唱,并与同学互动。 活动三:表现与创造 “星空舞会秀” 1.积极创编个性化的数星星动作。2.能投入地参与“星空舞会”,大方、有表现力地随音乐进行律动与演唱,展现出对四拍子音乐的理解与享受。 活动一:感知节拍 “从行进到舞蹈” 1.律动对比:“说得真好!《闪烁的小星》是二拍子,像安静的踏步走(师示范:左右左右)。而这首新歌《星光恰恰恰》是四拍子,它的感觉是1-2-3-4,转个圈! 更像优美的舞蹈(师示范:双脚随4拍子简单移动,第四拍加一个拍手或转身提示)。来,我们一起试试!”2.学习“恰恰恰”:“舞会上还有一个招牌节奏!听——‘X X X’(恰恰恰),它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后面。我们来拍拍它!”3.节奏游戏:“现在我们来合作:全班用脚走稳定的四拍子(1-2-3-4),老师会在第四拍后加入‘恰恰恰’。准备好了吗?”(师生合作后,可改为一半学生走恒拍,一半学生拍“恰恰恰”)。 活动二:学唱歌曲 “舞会的歌声” 1.按节奏读词:“现在我们来看看舞会的歌词。我们用四拍子的感觉来读,读到‘恰恰恰’时就拍手。”2.旋律模唱与难点解决:“我们用‘la’来模唱旋律。注意‘5 71 ’这个地方,音跳得比较高,请用你们明亮的小嗓子,像小星星跳起来一样唱准它。”(教师用手势辅助)。3.完整演唱:带入歌词,完整演唱。要求:身体随四拍子轻轻晃动,并在所有“恰恰恰”处与同桌面对面拍手。 活动三:表现与创造 “星空舞会秀” 1.创编表现:“‘一颗星、两颗星’,我们可以怎么数?你能创编一个帅气的动作吗?”(引导学生创编)。2.综合表演:播放伴奏,全体起立,举行“星空舞会”。第一遍:原地用舞步律动+演唱+“恰恰恰”拍手。第二遍:邀请学生自由寻找舞伴,在教室空间内随乐而动,要求表现出四拍子的优雅与“恰恰恰”的欢快。 能用差异化的身体动作区分二、四拍子;能基本协调地在四拍子框架内加入“恰恰恰”节奏。 能用欢快的声音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演唱中能稳定地保持四拍子的律动感。 能主动参与创编和表演;能在集体舞会中,协调地运用歌唱、律动与节奏,综合表现音乐。4.初步感知“恰恰舞”的欢快风格,了解音乐与舞蹈的密切关系, 拓 展 部分 1.观看视频,了解音乐与文化背景。2.兴致盎然地模仿基本舞步,感受拉丁音乐的独特魅力。 1.介绍恰恰舞:“大家知道吗?我们歌曲里的‘恰恰恰’,正是一种叫做‘恰恰舞’的节奏。它来自遥远的拉丁美洲,节奏非常欢快。”(播放简短恰恰舞视频片段)。2.简单模仿:“我们来学一个最简单的舞步:左右-左右-恰-恰-恰!”(教师分解,带领学生模仿)。 对异域音乐文化表现出兴趣,并乐于参与体验。课堂小结 今天的音乐课真奇妙!我们亲眼见证了星星从‘安静地闪烁’(二拍子)到‘欢快地跳舞’(四拍子)的变身!希望你们能记住这种用不同节拍表达不同心情的魔法。板书设计 《美好的夜》 《闪烁的小星》 《星光恰恰恰》 2/4拍 4/4拍 ● 强(拍手) 舞步:1 - 2 - 3 - 4 ○ 弱(拍腿) X X X 安 静 (恰 恰 恰) 欢 快作业设计 为家人演唱《星光恰恰恰》,并向他们解释这首曲子的节拍和《闪烁的小星》有什么不同。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