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创新考向集训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创新考向集训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创新考向集训
(时间:90分钟 满分:92分)
创新考向一 抽象思维
1.(4分)在①x2-x+,②-3=a+4,③+5x=6,④=1中,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分)如图,工人师傅设计了一种测零件内径AB的卡钳,卡钳交叉点O为AA′,BB′的中点,只要量出A′B′的长度,就可以知道该零件内径AB的长度.这种卡钳依据的数学基本事实是(  )
A.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12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1)若方程无解,求m的值.
创新考向二 判断推理
4.(4分)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B=∠C,佳佳想在①AD=AE;②∠AEB=∠ADC;③BE=CD;④AB=AC四个条件中选取一个进行补充,进而得到△ABE≌△ACD.他可选择的条件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4分)某小区的圆形花园中间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小路,园丁在花园中栽种了8棵桂花,如图所示.若A,B两处桂花的位置关于小路对称,在分别以两条小路为x轴和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若点A的坐标为(-6,2),则点B的坐标为(  )
A.(6,2) B.(-6,-2)
C.(2,6) D.(2,-6)
6.(8分)小丁和小迪分别解分式方程=1,过程如下:
你认为小丁和小迪的解答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在框内打“√”;若错误,请在框内打“×”,并写出你的解答过程.
7.(12分)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
解:设x2-4x=y,
则原式=(y+2)(y+6)+4   (第一步)
=y2+8y+16   (第二步)
=(y+4)2    (第三步)
=(x2-4x+4)2.    (第四步)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
(2)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
8.(12分)如图(1),正方形ABCD是由两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和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拼成的.
(1)利用正方形ABCD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直接写出(a+b)2,a2+b2,ab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关系式是 ;
(2)若m满足(2 024-m)2+(m-2 023)2=4 047,请利用(1)中的数量关系,求(2 024-m)(m-2 023)的值;
(3)若将正方形EFGH的边FG,GH分别与图(1)中的PG,MG重叠,如图(2).已知PF=8,NH=3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必须是一个具体数值)
  
(1) (2)
第8题图
创新考向三 规律探究
9.(4分)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写下了《详解九章算法》,书中记载的图表给出了(a+b)n展开式的系数规律.
   1
  1  1
1  2  1
1  3  3  1
……
(a+b)0=1
(a+b)1=a+b
(a+b)2=a2+2ab+b2
(a+b)3=a3+3a2b+3ab2+b3
   ……
当代数式x4-12x3+54x2-108x+81的值为1时,则x的值为(  )
A.2         B.-4
C.2或4 D.2或-4
10.(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的坐标是(2,5),则经过第2 024次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
A.(2,-5) B.(-2,-5)
C.(-2,5) D.(2,5)
创新考向四 新定义
11.(4分)定义: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m,n的平方差,且m-n>1,则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优数”.例如,16=52-32,16就是一个“智慧优数”,可以利用m2-n2=(m+n)(m-n)进行研究.若将“智慧优数”从小到大排列,则第3个“智慧优数”是 ;第23个“智慧优数”是 .
12.(12分)对于多项式x2+x-2,如果我们把x=1代入x2+x-2,发现此多项式的值为0,这时可以断定多项式x2+x-2中有因式x-1,可设x2+x-2=(x-1)(x+m)(m为常数),通过展开多项式或代入合适的x的值,即可求出m的值.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作“试根法”.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因式分解:x2+x-2= ;
(2)若多项式x2+mx-n(m,n为常数)因式分解后,有一个因式是x-2,求2m-n的值;
(3)若多项式x3+2x2-3用“试根法”因式分解得(x+a)·(x2+bx+c)(a,b,c为常数),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创新考向五 传统文化
13.(4分)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很多剪纸作品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如图,蝴蝶剪纸是一幅轴对称图形,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图中点E的坐标为(n,2m),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F的坐标为(n-4,m+1),则(n-m)2 024的值为(  )
A.32 024 B.-1
C.1 D.0
14.(4分)《九章算术》中记录的一道题大致意思是:把一封信件用慢马送到1 000里外的城市,需要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多2天;若用快马送,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少3天,已知快马的速度是慢马的2倍.小明认为规定的时间为7天,小亮认为规定的时间为8天,关于两个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观点正确
B.小亮的观点正确
C.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
D.无法确定
创新考向集训
(时间:90分钟 满分:92分)
创新考向一 抽象思维
1.(4分)在①x2-x+,②-3=a+4,③+5x=6,④=1中,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4分)如图,工人师傅设计了一种测零件内径AB的卡钳,卡钳交叉点O为AA′,BB′的中点,只要量出A′B′的长度,就可以知道该零件内径AB的长度.这种卡钳依据的数学基本事实是( A )
A.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12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1)若方程无解,求m的值.
解:去分母,得2(x+1)+mx=3(x-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m)x=8.
(1)当方程无解时,
即当1-m=0时,(1-m)x=8无解,
解得m=1.
创新考向二 判断推理
4.(4分)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且∠B=∠C,佳佳想在①AD=AE;②∠AEB=∠ADC;③BE=CD;④AB=AC四个条件中选取一个进行补充,进而得到△ABE≌△ACD.他可选择的条件有( B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4分)某小区的圆形花园中间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小路,园丁在花园中栽种了8棵桂花,如图所示.若A,B两处桂花的位置关于小路对称,在分别以两条小路为x轴和y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若点A的坐标为(-6,2),则点B的坐标为( A )
A.(6,2) B.(-6,-2)
C.(2,6) D.(2,-6)
6.(8分)小丁和小迪分别解分式方程=1,过程如下:
你认为小丁和小迪的解答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在框内打“√”;若错误,请在框内打“×”,并写出你的解答过程.
解:小丁和小迪的解答都不正确.正确解答如下:
去分母,得x+x-3=x-2.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1.
检验:当x=1时,x-2=-1≠0,2-x=1≠0,
所以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1.
7.(12分)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x2-4x+2)(x2-4x+6)+4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
解:设x2-4x=y,
则原式=(y+2)(y+6)+4   (第一步)
=y2+8y+16   (第二步)
=(y+4)2    (第三步)
=(x2-4x+4)2.    (第四步)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
(2)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x2-2x)(x2-2x+2)+1进行因式分解.
解:(1)因式分解不彻底.最后结果为(x-2)4.
(2)设x2-2x=y,
则原式=y(y+2)+1
=y2+2y+1
=(y+1)2
=(x2-2x+1)2
=(x-1)4.
8.(12分)如图(1),正方形ABCD是由两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和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拼成的.
(1)利用正方形ABCD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直接写出(a+b)2,a2+b2,ab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关系式是 (a+b)2=a2+b2+2ab ;
(2)若m满足(2 024-m)2+(m-2 023)2=4 047,请利用(1)中的数量关系,求(2 024-m)(m-2 023)的值;
(3)若将正方形EFGH的边FG,GH分别与图(1)中的PG,MG重叠,如图(2).已知PF=8,NH=3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必须是一个具体数值)
  
(1) (2)
第8题图
解:(2)设2 024-m=a,m-2 023=b,
则(2 024-m)(m-2 023)=ab,a+b=1.
由题意,得a2+b2=4 047,
(a+b)2=a2+b2+2ab,
∴12=4 047+2ab.
∴ab=-2 023.
∴(2 024-m)(m-2 023)=-2 023.
(3)设正方形EFGH的边长为x,则PG=x-8,NG=32-x.
∵S阴影=S正方形APGM+2S长方形PBNG+S正方形CQGN,
∴S阴影=(x-8)2+2(x-8)(32-x)+(32-x)2.
∵(a+b)2=a2+b2+2ab,
∴S阴影=[(x-8)+(32-x)]2=242=576.
创新考向三 规律探究
9.(4分)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写下了《详解九章算法》,书中记载的图表给出了(a+b)n展开式的系数规律.
   1
  1  1
1  2  1
1  3  3  1
……
(a+b)0=1
(a+b)1=a+b
(a+b)2=a2+2ab+b2
(a+b)3=a3+3a2b+3ab2+b3
   ……
当代数式x4-12x3+54x2-108x+81的值为1时,则x的值为( C )
A.2         B.-4
C.2或4 D.2或-4
解析:根据题意,得(a+b)4=+4ab3+b4,
∴x4-12x3+54x2-108x+81
=x4+4x3·(-3)+6x2·(-3)2+4x·(-3)3+(-3)4=(x-3)4.
∴(x-3)4=1,
解得x-3=1或x-3=-1,
解得x=2或4.故选C.
10.(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的坐标是(2,5),则经过第2 024次变换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D )
A.(2,-5) B.(-2,-5)
C.(-2,5) D.(2,5)
创新考向四 新定义
11.(4分)定义: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m,n的平方差,且m-n>1,则称这个正整数为“智慧优数”.例如,16=52-32,16就是一个“智慧优数”,可以利用m2-n2=(m+n)(m-n)进行研究.若将“智慧优数”从小到大排列,则第3个“智慧优数”是 15 ;第23个“智慧优数”是 57 .
解析:根据题意,当m=3,n=1,则第1个“智慧优数”为32-12=8,
当m=4,n=2,则第2个“智慧优数”为42-22=12,
当m=4,n=1,则第3个“智慧优数”为42-12=15.
正整数的平方分别为1,4,9,16,25,36,49,64,81.
当m=5,n=3,则第4个“智慧优数”为52-32=16,
当m=5,n=2,则第5个“智慧优数”为52-22=21,
当m=5,n=1,则第6个“智慧优数”为52-12=24.
以此类推,
当m=6时,有4个“智慧优数”.
同理当m=7时,有5个“智慧优数”,m=8时,有6个“智慧优数”.“智慧优数”虽然不会重复,但产生方式却会.例如,24是一个“智慧优数”,却可以有两种方式产生:m=7,n=5和m=5,n=1.
∵后面也有“智慧优数”比较小的,所以需要将“智慧优数”进行一一列出,并进行比较.
当m=9时,n=5,第22个“智慧优数”为92-52=81-25=56;
当m=11时,n=8,第23个“智慧优数”为112-82=121-64=57.
故答案为15;57.
12.(12分)对于多项式x2+x-2,如果我们把x=1代入x2+x-2,发现此多项式的值为0,这时可以断定多项式x2+x-2中有因式x-1,可设x2+x-2=(x-1)(x+m)(m为常数),通过展开多项式或代入合适的x的值,即可求出m的值.我们把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作“试根法”.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因式分解:x2+x-2= (x-1)(x+2) ;
(2)若多项式x2+mx-n(m,n为常数)因式分解后,有一个因式是x-2,求2m-n的值;
(3)若多项式x3+2x2-3用“试根法”因式分解得(x+a)·(x2+bx+c)(a,b,c为常数),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解:(2)设x2+mx-n=(x-2)(x+a)=x2+(a-2)x-2a,
则m=a-2,n=2a.
那么2m-n=2(a-2)-2a=2a-4-2a=-4.
(3)∵(x+a)(x2+bx+c)
=x3+bx2+cx+ax2+abx+ac
=x3+(a+b)x2+(ab+c)x+ac
=x3+2x2-3,
∴a+b=2,ab+c=0,ac=-3,
解得a=-1,b=3,c=3.
创新考向五 传统文化
13.(4分)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很多剪纸作品体现了数学中的对称美.如图,蝴蝶剪纸是一幅轴对称图形,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图中点E的坐标为(n,2m),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F的坐标为(n-4,m+1),则(n-m)2 024的值为( C )
A.32 024 B.-1
C.1 D.0
14.(4分)《九章算术》中记录的一道题大致意思是:把一封信件用慢马送到1 000里外的城市,需要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多2天;若用快马送,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少3天,已知快马的速度是慢马的2倍.小明认为规定的时间为7天,小亮认为规定的时间为8天,关于两个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明的观点正确
B.小亮的观点正确
C.两人的观点都不正确
D.无法确定
8 /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