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月亮——油黄的金桔》(聆听)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月亮——油黄的金桔》(聆听)教案

资源简介

《月亮——油黄的金桔》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a.聆听音乐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和不同。b.能对乐曲拍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c.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打扰他人。
学习任务3:情景表演a.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月亮——油黄的金桔》是由李幼容作词、徐锡宜谱曲的一首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儿童歌曲。歌曲为4/4拍,旋律优美抒情,结构清晰独特。全曲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答式的对唱,以“天上的果园什么最美?”开启诗意的对话,将月亮比作“油黄的金桔”,充满想象力;第二部分是合唱,全部使用衬词“唻”,旋律更为舒展、连贯,将情绪推向高潮,仿佛在月光下尽情地歌唱与赞美。这种从“叙事”到“抒情”的结构,以及“对唱”到“合唱”的形式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听觉体验,是感受音乐结构美与意境美的绝佳素材。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情绪、速度有基本的感知能力,并已在本单元初步接触了4/4拍的歌曲(如《星光恰恰恰》)。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节奏模仿,但对于“对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以及“衬词” 的表现作用认识较浅。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够将音乐与画面联系起来。教学需通过鲜明的听觉对比、情境扮演和创造性的参与活动,引导他们关注音乐的形式与内容,从“听热闹”走向“听门道”。
二、学习目标
1.能感受歌曲宁静、优美、充满想象的音乐情绪,能初步辨识歌曲的对唱与合唱部分,并体验其不同的表现力。
2.能通过肢体律动感受4/4拍的韵律,并能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模仿对唱的问句或参与合唱段落的哼鸣。
3.能根据音乐情绪展开联想,画出心中的月亮;能根据指定节奏型,在音乐片段处进行准确的伴奏。
4.通过歌曲欣赏,体会将月亮比作“金桔”的生动想象力,感受音乐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歌曲优美宁静的情绪,并能区分对唱与合唱两个部分。
学习难点:理解不同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能根据音乐情绪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 1.猜谜语,集中注意力。
2.展开想象,自由表达,并对歌曲的独特比喻产生兴趣。 1.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有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只香蕉。’(学生答:月亮)
2.激发想象:“在你的心目中,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像小船、像钩子……)“有一位作曲家,他觉得月亮像一样水果——一颗‘油黄的金桔’!你们觉得这个想法奇妙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非常特别的歌曲《月亮——油黄的金桔》。” 能积极参与互动,并对新课题产生聆听的期待。
1.能感受歌曲宁静、优美、充满想象的音乐情绪,能初步辨识歌曲的对唱与合唱部分,并体验其不同的表现力。 2.能通过肢体律动感受4/4拍的韵律,并能尝试用轻柔的声音模仿对唱的问句或参与合唱段落的哼鸣。 3.能根据音乐情绪展开联想,画出心中的月亮;能根据指定节奏型,在音乐片段处进行准确的伴奏。 新知新学 活动一:初听全曲 “感受形式与情绪” 1.安静聆听,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整体情绪(优美、宁静)。
2.再次聆听,观察教师手势,初步感知并分辨“对唱”(问答)与“合唱”(齐唱)的段落转换。 活动二:分段细听 “品味对话与歌唱” 1.聆听对唱部分,用身体律动感受节拍,并关注歌词的诗意。
2.聆听合唱部分,感受其情绪的升华,并用手臂画旋律线来表现音乐的连贯与舒展。 活动三:参与表现 “我是小小演奏家” 1.学习并练习指定的节奏型。
2.能跟随合唱部分的音乐,协调地进行哼鸣与节奏伴奏。 活动一:初听全曲 “感受形式与情绪” 1.完整聆听:“请大家闭上眼睛,完整地听一遍歌曲。请你感觉一下,这首歌的情绪是欢快热烈的,还是优美宁静的?”(播放全曲)。
2.发现形式:“你们的耳朵真灵!再听的时候,请你们注意一个秘密:这首歌的开始部分,像两个人在一问一答地说话;而后面部分,则像很多人在一齐用‘唻’声歌唱。你能分辨出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吗?”(再次播放全曲,教师在对唱部分做“倾听”手势,在合唱部分做“双臂展开”手势)。 活动二:分段细听 “品味对话与歌唱” 1.聆听对唱部分:“我们来仔细听听‘对话’的部分。问题是‘天上的果园什么最美?’,回答是‘要数那月亮闪银辉’。请你一边听,一边轻轻地跟着点点头,感受4/4拍像小船一样的摇晃感。”
2.聆听合唱部分:“当大家一齐唱‘唻’的时候,音乐的感觉有什么变化?”(引导:是更激动了还是更平静了?) “我们用手臂画长长的波浪线,来感受这连绵不断的优美旋律。” 活动三:参与表现 “我是小小演奏家” 1.节奏伴奏(对应图片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演奏家。当听到合唱部分,也就是大家唱‘唻’的时候,我们用这个节奏为音乐伴奏:X X X (走 跑 跑)。我们一起拍一拍。” (教师带领练习节奏型)。
2.合作演绎:播放合唱部分,引导学生一边用“lu”轻声哼唱旋律,一边用拍手稳定地拍出伴奏节奏。 能准确感知歌曲的基本情绪;能通过视觉提示,初步分辨出歌曲的两个主要部分。 能用不同的身体律动回应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能说出合唱部分情绪更为舒展、连贯。 能基本准确地拍击出指定的节奏型,并尝试在音乐片段中与之配合。
4.通过歌曲欣赏,体会将月亮比作“金桔”的生动想象力,感受音乐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拓 展 部分 1.在音乐声中,自由创作,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
2.大胆展示作品,并用语言简单描述,分享自己的想象。 1.画我心中的月亮(对应图片练习):“歌曲中的月亮像金桔,那么你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呢?是笑眯眯的?是害羞的?还是住在星星中间的?请拿出画纸,听着音乐,画出你心中最美的月亮。”(播放歌曲作为背景音乐)。
2.展示与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简单描述“我画的月亮像……”。 能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作品能体现出个人的想象与对音乐意境的理解。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耳朵欣赏了一首的诗一样的歌曲《月亮——油黄的金桔》,不仅听到了有趣的问答,还参与了壮丽的大合唱,更画出了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月亮。原来,音乐和绘画一样,都能表达我们最奇妙的想象。
板书设计 《美好的夜》 欣赏:《月亮——油黄的金桔》 情绪: 优美、宁静、充满想象 结构: [对唱] (问答) → [合唱] (“唻”) 节奏伴奏: X X X (走 跑 跑) (在合唱部分使用)
作业设计 回家向家人介绍今天欣赏的歌曲,并说说“对唱”和“合唱”有什么不同。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