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高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8届高一上一检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正是由
于”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离不开”;“工艺…的水平”范围扩大,材料
中是说“一些工艺水平”。关于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文中指它们都离不开劳
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非指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B.“就可
以实现”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三段是说“才有可能”。C.“只要…就”表述过于绝
对。材料一原文“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
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
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只是说提供相应体制机制的
保障。故选D。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对比论证”错。
材料一有“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
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举例论
证,有“《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用论证。没有对比论证。故选C。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不只是…而是”
逻辑错误,材料一第三段“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
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为“不是…而是…”。故选B。
4.①材料一从历史传承、现实必要性以及所需制度三角度阐述,侧重论述弘扬工匠精
神的价值。②材料二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如技艺炉火纯青、如一的热爱、臻善
的追求等。(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①爱岗敏业,把提高技艺水平当作头等大事。②热爱,应发自肺腑热爱,专心如
一。③肯付出,废寝忘食,尽心竭力。④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超今越古。⑤追求出
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⑥专注,冰心一片,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⑦重实践,格
物致知,脚踏实地。⑧有信念,要技进乎道,超然达观。
(评分参考:每点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答出6点即可给6分)
6.B“但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毫不畏惧的前行”错误,它并不是“始终”毫无畏惧,
如“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可见他此时是有畏惧心理的。“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
听天由命的坐到地上,泪水便像绝了的堤”,可见,他此时并非信念坚定。
7.D“均以故事情节取胜,语言充满诗情画意”错误。
8.①“路标”象征指引无缘前行的勇气和希望。②“百合花”象征军民纯洁的情谊和
美好的人性。
9.①茹志鹃在这篇小说中跳过了“革命的宏大叙事”,没有描写某次大的战役宏大的
战争场面,而是选择了一个迷路的战士伍原的经历来写。②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伍原
个人的这次经历就是“杯水微澜”,但他身上的责任感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又是那个时
代许多共产党人和八路军战士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③伍原和老乡的沟通虽然充满
曲折,但问题最终得以圆满解决。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时代中虽然不起眼,但也以小见
大地反映了战争年代让人感动的军民鱼水情。(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保密★启用前
2028届高一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
注意事项:
2025.10.18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
置。
2.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
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剪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
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
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场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
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
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
挥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
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
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
峡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
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攻、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触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
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玻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有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
第1页(共10页)》
保密★启用前
神,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
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
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
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
“重量”到“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进
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培养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
方向。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当前,社会上
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
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
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
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两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这就要求我们侣导尊崇
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机
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
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在经济上有保倖、发展上有空
间、社会上有地位。
弘扬工匠精神,还需妻发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中成就自
己的精彩人生。
(摘编自陈吴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人民日报》)
材料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
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于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
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
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接成一统”,而是为了擦
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侣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
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们技术掌提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
“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
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越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
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
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费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
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
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