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是( )
A. 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天地合而万物生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2. 2025年是中国农历乙巳年,俗称蛇年。有人认为生肖决定人的命运,属蛇的人“灵敏冷静,但多疑冷漠”。这一观点( )
A. 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 看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C.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3. 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星际介质中探测到一系列重要有机分子,这一发现对研究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是实践的唯一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C.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体性
D.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5.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其哲学依据是( )
①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③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人工智能技术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数据安全、伦理道德、就业冲击等方面的担忧。这要求我们( )
A.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防止人工智能发展
B. 坚持两点论,全面看待人工智能的影响
C. 把握矛盾的特殊性,限制人工智能应用
D. 坚持重点论,优先解决人工智能的风险
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各国都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中国结合自身市场规模、产业体系等优势,选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这体现了( )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B.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8. 下列古语或成语与对应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 积土成山——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发展的实质是后来居上
C.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9. 2025年暑期,某校高二学生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综合素养。这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②亲身参与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既要汲取其他国家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又不能照搬照抄,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这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B.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新锐、创新的影像表达方式,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③文化创新要适应时代发展,创新表达方式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实践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Z世代”(通常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用表情包、网络流行语等进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对于这种文化现象,我们应该( )
A.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先进文化
B.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任其自由发展
C.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坚决抵制取缔
D.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全面改造利用
13. 2025年杭州亚运会残运会吉祥物“忆江南”组合,设计灵感源自白居易的名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融为一体,展现了杭州的独特魅力。这一设计( )
①说明了文化越古老就越有价值和生命力
②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表明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目的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风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中华民族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重庆市某中学计划在高二年级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重任”主题教育活动,下列活动形式中与该主题最契合且可行的是( )
A. 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最新的娱乐综艺节目
B. 邀请历史学者举办重庆抗战历史专题讲座
C. 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
D. 组织学生到商场进行商品促销社会实践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
③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5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鲲鹏”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10909米,创造了新的载人深潜世界纪录。此次深潜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深海地质、生物样品和视频资料,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板块构造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鲲鹏”号,中国深潜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带动了我国新材料、新工艺、人工智能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彰显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制度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我国深潜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重庆,一座站立着的城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等在此交融共生。近年来,重庆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敬畏历史,守住根脉: 实施“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完成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千手观音等重大保护项目,让千年石刻焕发新颜。
敬畏文化,活化利用: 打造山城巷、十八梯等传统风貌区,让老街区成为市民休闲和游客打卡的新地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白帝城、张飞庙等文化遗产“活”起来。
敬畏生态,融合发展: 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格局,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重庆市是如何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增强市民文化自信的。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发展困境】
过去一段时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曾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区域污染排放基数大,重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沿江工业企业密集,环境风险隐患较多;部分地区开发强度高,生态系统受损较重。
【治理智慧】
近年来,国家坚定不移地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追根溯源,分类施策: 精准识别长江污染的“病因”,上中下游根据自身特点协同治理。上游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中游突出抓好江河湖泊治理,下游重点保护河口生态。
统筹兼顾,整体施策: 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系统治理。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深刻认识到长江保护修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1)结合材料,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的知识,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治理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12分)
(2)为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某校团委拟向全校学生发起倡议。请你为该倡议拟两条行动建议。(4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庆市作为战时首都,留下了丰富的抗战遗址和厚重的抗战文化。红岩精神正是在这一时期,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重庆斗争中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岩精神的内涵包括: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政治品格;和衷共济、肝胆相照的爱国情怀;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道德追求。80年过去了,红岩精神依然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阐述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C A A A
6-10: B C A B B
11-15: B A C B B
16: B
二、非选择题
17.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深潜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要求,推动着我国深潜技术的迭代升级。(4分)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反复的深潜实践中,技术方案得到检验和完善,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4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国深潜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4分)
18. 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守住城市文化根脉。(3分)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合理利用、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3分)③立足实践,促进文化与经济、生态等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3分)④通过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增强市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3分)
19. (1)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长江治理将山水林田湖草沙视为生命共同体,统筹上中下游,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4分)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长江不同河段的实际状况和问题,追根溯源,分类施策。(4分)③重视量的积累。认识到生态治理的长期性,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为实现长江生态环境的质变创造条件。(4分)
(2)示例:①学习宣传《长江保护法》,争做长江保护的宣传员。②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减少使用洗涤剂,保护水环境。③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清理河道等志愿服务活动。④发现破坏长江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每条2分,答出2条即可,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0. ①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能够为我们在新时代攻坚克难、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4分)②红岩精神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崇高的道德追求,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4分)③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有助于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