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块奶酪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明白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体会故事中蕴含的团队合作、纪律意识等文化内涵,增强对本土文学的认同感。语言运用:认识“酪、宣”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处”,通过朗读和分析课文,体会生动语言的表达效果,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情节与人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考若自己处于蚂蚁队长的位置会如何选择,拓展思维深度。审美创造: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学会观察课文插图,体会蚂蚁们的可爱及团队精神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考若自己处于蚂蚁队长的位置会如何选择,拓展思维深度。教学过程一、练习默读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课始师生聊奶酪的话题,揭题读文,检测生字词,读好长句子)师:《一块奶酪》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的下方,往往有一个学习提示,告诉我们学习的任务,请你读读这个学习提示,说说有哪几项任务。第一项任务——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师:我给他标上数字1。第二项任务是什么?生:再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师:这是第二项任务,我也把它标出来。师:咱们先来挑战第一项任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着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知道什么叫默读吗?三年级你们就开始学习默读了,第一次要学习默读的课文就是我们这一册的第3课《不懂就要问》。谁来告诉我什么叫“默读课文”?生:就是你眼睛看着课文,在心里读。生:而且嘴巴不能动。生:语文书上说过了,默读课文最好不要用手指着读,这样会延缓阅读速度。师:老师总结一下,默读要做到“四个不”——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就是不能往回看,明白吗?拿出你的语文书,练一练默读的本领。注意别忘了边读边想:课文围绕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持续默读)师:(低声说)默读是很安静的,所以老师也站在这里不动,不干扰同学们。师:都默读完课文了,那你来告诉我:课文围绕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小蚂蚁们齐心协力,非常有纪律性的,很快就把奶酪搬进洞里了。师:你把小蚂蚁的事情说清楚了,但是蚂蚁队长好像被你“消灭”掉了。生: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它就叫七八只小蚂蚁来帮他一起搬,最后搬进洞里去了。师:搬进洞里去了,可是中间这个过程好像漏掉了。生:那个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向前拽着,用力过猛,一下就把奶酪的一角给弄掉了。师:看来三位同学都说得有点不完整,要说清楚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有点难。有时学习是需要借助一些学习工具的,借助工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我们来看看《课堂作业本》里的这个学习图表,是不是像楼梯一样的?我们给它取个名字——情节梯。师:大家来帮我选一选,第一个台阶应该选几号?生:序号第3的,“集合队伍,宣布禁令”师:下一个台阶选几号?生:“发现奶酪,叫来助手”,是5号。生:后面选1号——“掉下奶酪,下令休息”生:后面选4号——“犹豫片刻,叫小蚂蚁吃掉奶酪”,最后是2号“干劲更足,把奶酪搬进洞里”。师:看,这就是完整的情节梯。请你借助情节梯来说说课文围绕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不是容易一点了?准备一下。生: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宣布今天搬运东西不能偷嘴的禁令,它在搬食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大奶酪,它搬不动就叫来了助手。蚂蚁队长发现奶酪渣掉了,就下令休息了,然后它犹豫片刻,叫小蚂蚁吃掉奶酪,最后干劲十足地把奶酪搬进洞里去。师:掌声送给她。她用上一些连接的词语把故事说完整了。生:蚂蚁队长先集合好队伍,宣布不许偷嘴的禁令,然后蚂蚁队长发现一块奶酪,叫来助手帮忙,接着蚂蚁队长看到掉下来了一块奶酪渣,就下令休息,犹豫片刻后叫小蚂蚁吃掉奶酪,最后大家干劲更足,把奶酪搬进洞里。师:真好,你看这么复杂的情节,借助情节梯都说清楚了,咱们一起来说一说。生:(全班齐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聚焦“想吃”和“不能吃”,体悟词句表达师:通过这个情节梯,你发现蚂蚁队长在抢运粮食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超级大的考验是什么?生:到底要不要把奶酪渣吃掉。师:一边是想吃,一边是不吃。(师板书:想吃 不吃)蚂蚁队长是想吃可是又不能吃,不吃可是又想吃,蚂蚁队长的心情怎么样?生:犹豫不决。生:矛盾。生:纠结。师:那学习任务二来了。请你再次默读课文,把写蚂蚁队长矛盾纠结的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圈出来,说说“想吃”和“不吃”的理由分别是什么?(生圈画、思考)师:你找到的写蚂蚁队长矛盾心情的词语是哪一个?生: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师:你找到的词语是哪一个?生:七上八下。师:什么叫七上八下啊?是七个上面八个下面吗?生:七上八下是一种形容心情的词语,通常形容心情紧张、纠结。师:你真是活的《新华字典》啊,这么厉害。有一句歇后语就叫:十五个吊桶打水——生:七上八下。师:这里的心情是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心情上去的”是想干嘛?——想吃;“心情下去”的是——不吃。说说看,想吃的理由是什么?生:因为实在是太香了。生:因为如果奶酪丢掉了,太可惜了。师:那不吃的理由又是什么?生:如果吃的话,就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师:而且这个禁令是谁下的呀?生:蚂蚁队长师:一起来读读蚂蚁队长的想吃又不能吃的这句话。(生读句子: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师:如果你就是那个蚂蚁队长,吃不吃?生:不吃。生:不吃。师:看来这个奶酪一点都不好吃喽?生:好吃的。因为书里说“丢掉实在太可惜了。”如果它不好吃的话,你丢掉是不会感到可惜的。师:分析得有道理。那谁还能联系上下文说说看。生:这里说:“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奶酪渣。”这说明这个奶酪很好吃,小蚂蚁们都很喜欢吃,就一直惦着那点奶酪渣。生:还有这一句:“奶酪多诱人呀,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生:第11自然段的——“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师:请你们来读一读,读出它的香,它的诱人,读得让同学们流口水。(生练习朗读)师:你来读一句,读出它的好吃来。生:(读第一句)师:他读的时候眉头皱起来了,看到你很纠结是吧?生(读第二句)师:你把“真香”这个词强调出来了,我发现后排的一个男生偷偷地吞了一下口水哈。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师:你们都吃过奶酪吗?告诉我什么味道?生:甜甜的,软软的。又香又甜。生:我就觉得奶酪就是有点像果冻,QQ的。师:我们来欣赏一组奶酪的食物图。生:(生欣赏图片)师:哇,你们纸巾带了吗?口水千万别滴到桌子上哟。感觉怎么样?生:感觉非常诱人。生:恨不得扑上去大吃一顿了。师:你们想吃吗——想得美!把你的口水化成力气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师: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动作也说明蚂蚁队长是很想吃的?生:“盯着”。师:“盯着”是一个怎样的动作,能不能把它换成“看着”?生:因为“盯着”表示它看得很仔细,就一直盯着那里。生:“盯着”比“看着”更好的理由是:“看着”表示他随随便便看一眼就算了,“盯着”表示他很想吃,以至于把他的目光都集中到奶酪渣上面来了。师:“盯着”和“看着”的语言表达确实不一样的。读读这一段话。生:(齐读本句):师:我们联系了上下文,理解了“七上八下”的意思。文中还有哪个词语也是说明心情很矛盾的?生:“犹豫”。师:一起来读读“犹豫”所在的句子。生:(齐读: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了,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师:来找找“想吃”的理由有几条?生:“他现在就算是他偷嘴,谁也看不见。”师:这时候偷吃是天知、地知、我知,是不是?生:我觉得是“那个奶酪渣味道真的很香。”师:那好,既然看不见,又味道很香,那就吃吧。可是蚂蚁队长却——犹豫了。我们来推想下队长的心理活动。生:虽然奶酪很好很香,但是我不能吃。这是自己下的命令,自己不能违反。生:虽然这奶酪渣子很香,但是我不能吃,因为我是队长,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师:起带头作用,就是要以身——作则。生:如果我把这一点奶酪渣吃了,那样我说不定会被小蚂蚁发现的。生:如果我是蚂蚁队长,自己对小蚂蚁们下了命令,如果不守命令的话,那样我也会受到处罚。师:我们来个假设,如果蚂蚁队长真的偷吃了那个奶酪,结果会怎样?生:他吃了的话,小蚂蚁们会告诉大队长,他会受到处罚的。师:大队长再处罚这个蚂蚁队长,找他上级去了。生:要是所有蚂蚁都回来发现奶酪渣不见了,它们肯定会觉得是蚂蚁队长吃掉了。他怎么可以不遵守自己下的命令呢?他可是队长,我们以后不让他当队长了。师:那你们就是这只蚂蚁队长,我要采访你们了。(递话筒给一学生)蚂蚁队长,你为什么要犹豫呢?生:因为我如果吃了的话,那样我心中就不安了。因为我自己下了命令,可是我自己却违反了命令,这让我很犹豫。师:(递话筒给另一学生)蚂蚁队长,你不光犹豫,你还犹豫了好一会儿。为什么?生:因为我心里很不安静,不知道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师:我继续问:蚂蚁队长啊蚂蚁队长,你既然说不能吃,你干嘛还要去嗅嗅那个奶酪?生:因为我觉得那个奶酪渣实在太香了,我自己特别想吃,感觉啊呜一口就能吃完。师:那我继续问:蚂蚁队长啊蚂蚁队长,你为什么要一跺脚?生:我已经下了决心了。因为我平时就有一个习惯,如果表示已经确认了,就用跺脚来表示。师:我们一起跺下脚,一起读一读蚂蚁队长的决定吧。生:(齐读: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师:这个奶酪渣子最后是做了怎样的处理?生:被队列里面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了。师:你说这时候蚂蚁队长的心情是怎样的?还是七上八下吗?还是犹犹豫豫吗?而是——生:已经决定了。生:很坚定。师:(根据板书画出心情曲线)你看蚂蚁队长的心情,一开始是七上八下的,后来又犹犹豫豫的,最后变得坚定了。这就是蚂蚁队长心情的变化,起起伏伏的。这个童话故事读起来有趣吧?生:有趣。三、讨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感受童话的魅力师:我有第三个问题要问你们了。接下来蚂蚁们又要选队长了,你喜欢文中的队长吗?你会投他一票吗?生: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以身作则。生:我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因为他没有自己偷吃,反而让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了,关心弱小。生: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蚂蚁队长克服了他想吃奶酪的想法。师:你们的理由都说得很充分,老师想悄悄地问一下,有谁不喜欢蚂蚁队长的吗?师:我不喜欢,因为队长本来应该正直一点,而他有一个贪吃的念头。生:我有些地方喜欢蚂蚁队长,有些地方不喜欢。师:你的理由分别是?生:理由是蚂蚁队长非常公平公正,这是我喜欢的原因。不喜欢的原因是大家不听他的话,他应该跟大家慢慢地讲道理,而不是很生气地命令他们。师:其实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都是我们在读这个童话故事中产生的一种感受。(出示【梳理与交流】)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阅读童话时,我们会经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认识一些令人钦佩的朋友,还能获得很多一些启示。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喜欢读童话吗?生:喜欢。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继续去阅读我们喜欢的童话吧。下课。板书设计一块奶酪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