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居住在藏东南林区的人,俗称“巴人”,是西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他们大多生活在原始森林内,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敬神驱鬼的原始部落生活,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直接从原始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下列对“巴人”经历的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②这个时期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文明时代
③该时期实行平均分配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
④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讨论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确立,奴隶制国家产生。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阶级的产生需具备前提:一是私有制出现,二是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
根据上面的结论推出的正确传导途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3.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一文中写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
①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思想钳制猛于虎蛇
②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疯狂剥削农民
③地主完全占有和支配广大农民的劳动成果
④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957-1958年发端于美国进而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将“黄金年代”的浮华撕开4道裂口,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法国和联邦德国等紧随其后相继卷入危机。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④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私有制“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是隔阂、仇视、欺骗、敲诈等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也“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的纷争的永久根源”。他曾出资在美国买下一块移民区,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下列对欧文的思想与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予以揭露和批判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③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已载入史册
④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推动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其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后转向科学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那么,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①能否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进行深刻谴责
②能否对未来美好的社会前景提出天才设想
③能否寻找到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④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当下,有人在抹黑我们当今的中国,出现唱衰社会主义的论调!他们只看到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难题,而对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视而不见。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并没有进入“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发展中虽遭挫折,但不容否定
②中国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智慧力量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④马克思主义能够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在近代,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破坏,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国经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压迫,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且艰难;中国文化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与融合……近代中国的客观状况是复杂而多变的,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推翻军阀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②抵制西方列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走什么路、向何处去,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之问。效仿西方、走欧美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一度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虽然这种“资本主义社会之路”方案在不同历史时期屡次改头换面,但最终都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
①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封建势力比较强大,中国革命不可能取得反封建胜利
③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④中国无产阶级还不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安胜利召开。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它( )
A.阐明了中国人民完整的武装革命建国的理论
B.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石
C.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1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方能明白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下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这一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在于( )
①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
③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①这标志着我国从此以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封建专制
③从此开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④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深刻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提出( )
①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②依据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③要求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现代化农业强国
④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和人民主要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艘艘神舟往返天地间,送38人次飞天接力建成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神舟飞天、天宫建成、探月探火……探索浩瀚宇宙中国航天步履不歇。一次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所创造的条件,那就是( )
A.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第二次结合”
B.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C.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在革命和建设中,我党把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产阶级受资产阶级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处于社会最下层,是最革命的阶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最坚决、最先进的部分是共产党共产党人的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摘自《共产党宣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材料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力量。他们指出,资本主义通过社会化大生产培养了无产阶级这一先进阶级,同时积累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这种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主提供了必要条件。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哪些必要的条件。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牛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社会主义由苏联一国发展到欧、亚、拉美多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然而,在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有些同志由此而怀疑社会主义到底还有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社会主义的旗帜究竟还能打多久
中国共产党不畏浮云遮望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在探索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迈进。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内政外交国防共同向好,经济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性逐步全面彰显。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出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怀疑论调”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对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伟大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推动社会剧烈变动的根本力量。近代以后的中国,无数革命者为建设一个中国人民的新社会和新国家而奋起抗争。辛亥革命“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胸得假共和”,其结局之惨淡之黯然令人扼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 28年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中为了干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件大事,团结带领人民在千回百转中寻出路,在千难万险中向前进,在千磨万击中夺胜利,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作出了世所罕见的牺牲。这一“世界革命历史的伟大奇观”,其程度之剧烈、使命之光荣、影响之深远,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编制的。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四年,“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我国建立起一大批新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有色金属、化工和军工企业,构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由上述巨大成就的取得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B A D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B B D C
17.(1)①《共产党宣言》揭示无产阶级受剥削本质与历史使命,打破空想社会主义局限,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②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③指出无产阶级是最革命阶级、共产党是其先进部分,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路径,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正确方向和行动纲领。
(2)①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化的大生产;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和锻炼了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垄断资本主义使社会化大生产的水平大大提高,工人阶级的队伍更加壮大,同时还积累了管理大生产的经验和创造了高级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这些都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可利用的形式。
18.①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④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19.(1)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0.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并获得苏联的援助;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和成功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