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叶集皖西当代中学高一年级10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A.“差异主要源于两者创作目的和受众群体的不同”错误。材料一仅指出传统网络文学与新媒介文学在篇幅、表
现形式上的差异,未提及“差异主要源于两者创作目的和受众群体的不同”,属于无中生有。B.“新媒介文学作品比传
统文学作品更能体现个人特色和创作风格”错误。材料一提到新媒介创作者“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但未将其与传统
文学“个人特色”作比较,“更能体现”表述不当。C.“未能真正改变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方式”错误。材料一明确说新媒
介文学“使得文学创作和消费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未能真正改变”矛盾,表述错误。故选D。
2.C“对传统作者中心地位的完全消解”错误。材料一引用梁柯的话“为了给读者他们想要的”,仅说明新媒介文学中
“读者分享了作者的创作权”“读者的权利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完全消解”过于绝对,作者仍有创作主导权,并非完
全被取代。
3.①创新性与艺术性/文学性兼备②跨媒介手段③带来个性化体验(每处1分)
4.示例一:碎片化。(2分)理由:材料一强调新媒介文学以“短篇、中篇为主,并结合多种表现形式”,有“即时传播”的特
点,易使作品趋向碎片化,引发注意力危机,影响叙事深度与结构严谨性。(2分)
示例二:功利化或媚俗化。(2分)理由:材料一指出新媒介文学更追求流量密码,根据读者兴趣量身定制内容,推断有
可能因流量导向导致创作过度迎合读者偏好,以致牺牲思想性与艺术性。(2分)
5.①媒介跨界融合:采用跨媒介手段进行创作和呈现,“联名杯”将诗歌与奶茶杯结合,会让人生体验变得更丰富;②精准
情感共鸣:“联名杯”以“青春”为主题,切中年轻群体的仪式感需求,传递情感、彰显身份认同;③社交裂变传播:“联名
杯”鼓励用户创作短诗并分享,将更多诗歌分享给更广阔的人群。(每点2分,意对即可)
6.DA.“为了突显‘我’的稚嫩”错误。遗体告别那天“我”“出声痛哭”是因为难忍悲痛;而记得警告是“我”对阿姐的尊
敬和认同,并不是为了突显“我”的稚嫩。B.“对自己作为一名战士的表现较为自信”错误,应该是对“我”作为一名战士
有着正确的认知。C.“以重章叠句的方式”错误。“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文中两次提到“我”被骡子撞的
事是叙事和情感抒发的需要。故选D。
7.B“难忍的剧痛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错误。由原文“他们这一说,委屈超过了痛感,也惹起逆反心理,能忍我也不
忍了,索性痛痛快快地放声哭起来”可知,是“我”心中的“委屈”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
8.①关爱同志,维护公平:当“我”被骡子撞伤遭众人责备时,她挺身而出,指出炮兵的责任,并严厉要求他们牵好骡子,保
护了“我”的尊严;②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她并非简单安慰,而是通过肯定“我”的行军不掉队、放哨勇敢等优点,帮助
“我”建立自信,同时指出“哭鼻子”会掩盖长处,让“我”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③原则分明,严格要求:她警告“我”不能
再当众哭鼻子,语气坚决,体现其注重纪律和集体荣誉感,但背后充满对“我”成长的殷切期望。(每点2分,答出任意
两点即可)
9.①以回忆的方式再现阿姐对“我”的关爱,揭示了现实中“我”因阿姐去世而出声痛哭的情感来源;②以现实的视角审视
“我”年少时的行为,表达了成熟后的作者对自己(或战争环境中的人性)的认知,呈现了人物的成长;③回忆与现实交
织,拉开时间上的距离,丰富文章的内容,调整了行文节奏。(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BCF句意: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张飞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刘备跟从曹操击败吕布后,随曹操返回许都。“羽年
长数岁”,主谓结构,句意完整,B处断开;“飞兄事之”,主谓宾结构,“兄事之”意思是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主语为
“飞”,“之”为宾语,句意完整,C处断开;“先主从曹公破吕布”,主谓宾结构,“从曹公”为状语修饰谓语“破”,“吕布”为
宾语,句意完整,F处断开。
【高一月考·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
Z204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