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上)9 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18 分。
1.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天工开物》--“候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
D.《抱朴子》--“丹砂( )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2.古代印章所用的印泥通常是用朱砂和麻油搅拌而成的,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朱砂的性质活泼 B.麻油属于纯净物 C.印泥属于混合物 D.印泥可裸置存放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试剂 B. 闻试剂气味
C. 取用粉末状试剂 D. 滴加液体试剂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可用作导线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7页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B.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也可能含有氧气
C.鱼儿在水中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7.做化学实验时,要求规范、节约、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符合要求的是( )
A.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
B.刚加热过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应先检查气密性再装入试剂
D.用 100 量筒量取 4.5 液体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检验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向热水中滴加 2 滴红墨水
除去污水中难溶性杂质 向污水中加絮凝剂
区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观察气体的颜色
A. B. C. D.
9.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做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10.下列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不一定包含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第 2页,共 7页
C.氧化反应一定没有明显现象
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1.取适量的暗紫色固体 放入试管中,塞好带有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在铁架台上固定好试管,然后加热,
并用排水法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 。取少量黄色粉末 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立即伸入装有气体
的集气瓶中,粉末 在气体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气味的气体 。
(1)写出气体 的化学式 ______。
(2)写出利用固体 制取气体 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图甲为空气成分示意图,物质 的名称为______;
②图乙的装置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③图丙是利用图乙装置中的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的变化趋势。请结合实验
原理,解释 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______。
(2)工业上从空气中获取氧气,流程如图。
①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______不同。
②上述流程图中的气体 是______(填物质名称),液体 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保护空气,提倡“低碳”。
①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______(填字母)。
第 3页,共 7页
.可吸入颗粒物
.一氧化碳
.水蒸气
.二氧化氮
②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可以做的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
13.实验室里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制取气体(橡皮塞、导气管及试剂略去)。
(1)制取一瓶 2,若使用双孔橡皮塞,需选用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2)用高锰酸钾制取 2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若用 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 2,气体应从______(填“ ”或
“ ”)口进入。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和现象。
(1)图 1 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①下列选项中,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点燃红磷前应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
②小明认为可以用木炭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他同学们认为不可以,你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2)图 2 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第 4页,共 7页
①与试管 相连的电源 是 ______(填“正”或“负”)极,水通电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②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蒸馏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5.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甲同学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相同温度下,比
较两组实验产生 2的快慢。
① 试管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②如图中表示 试管中双氧水浓度的 %,其中 的值应为______。
③可通过观察气泡产生快慢,判断两者的催化效果。
(2)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 5页,共 7页
①若 2从左侧导管进入,则测量 2体积的装置应选择如图 、 、 中的______(填编号)。
相同时间内产生 2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2的质量
体积
Ⅰ 50.0 1% 0.1 9
Ⅱ 50.0 2% 0.1 16
Ⅲ 50.0 4% 0.1 31
②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3)丙同学认为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因素可能还有温度、催化剂种类或颗粒大小等。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因
素设计实验方案:______。
第 6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点燃
12.①氧气;②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③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随着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装
置内压强减小;
①沸点;②氮气;混合物;
①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植树造林等(答案不唯一)
13. 、 、 (或 、 、 、 );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14.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通电
负;水 → 氢气+氧气;
氧化铁
15.①过氧化氢 → 水+氧气;②5。
① ;②双氧水的浓度越大。
分别在试管 、 中加入 5 5% 2 2溶液,将试管 放入盛有 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 放入盛有 40℃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若试管 、 产生气泡的速率不一样,则温度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