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试卷答案1.(3分)D 2.(3分)C 3.(3分)B4.(4分)①追求真正的修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②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③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每点1分,写出3点可得满分)5.(6分)①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自己共鸣的作品。②基于喜欢而阅读,而不是强迫自己去阅读。③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必须操纵超越自己能力的书。④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自己增进阅读能力。(每点2分,写出任意3点可得满分)6. A “去包扎所的路上累得满头大汗”错误,结合原文“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坐了一会,我们准备动身。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可知,通讯员满头大汗是因为过度紧张局促。7. C “表明他头脑中残存封建思想”错误,结合原文“他没让我撂得太远,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可知,这一细节表现了通讯员羞涩拘谨的性格特征。8. ①为小通讯员的牺牲感到悲痛、惋惜。②为自己曾经让他“受气”以及没有为他缝上衣服破洞而懊悔、歉疚。③想要为牺牲的小通讯员做点什么的坚持、果断。9. ①“小通讯员”只是单单地表现了文中革命战士这一形象;“小同乡”只是从“我”的角度表达对这个同乡革命战士纯洁的爱。②小说用“青年人”这个词,暗示像小通讯员这样的革命战士不是特殊、非凡的个体,而是普通的青年人,更代表任劳任怨的中国青年群体。③刻画并赞美了为祖国和人民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中国革命青年群像,升华了小说的主题。10.(3分)DFH11.(3分)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过”是“过错”。12.(3分)C 拦截过往的公私财物的是李灵耀,诋毁诽谤郭子仪的是程元振、鱼朝恩。13.(1)(4分)郭子仪签封的财物经过他的境内,李灵耀不敢扣留,还下令手持兵器护送。(“币”,财物;“道”,经过;“兵”,兵器。每点1分,句意1分。)(2)(4分)权倾天下而朝廷却不忌惮他,功劳超过世人而皇帝却不猜疑他。(“忌”,忌惮;“盖”,超过;“主”,此指皇帝。每点1分,句意1分。)14.(3分)①在明知危险的形势下,不让部下同行,表现了他的宽以为怀;②田承嗣傲慢不合规矩,从不服人,却对郭子仪屈膝下拜,体现郭子仪宽厚得人心;③曾遭鱼朝恩等人诋毁,却能主动担责,宽厚待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参考译文:材料一: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身高七尺二寸,因为武举考试成绩优异被安排补充左卫长史之职,多次升迁到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郭子仪侍奉皇上忠诚,对待部下宽恕,奖赏惩罚守信用。遭宠臣程元振、鱼朝恩诽谤,当时国家多难,在朝外掌握军队,然而当诏书召他时,当日就上路,没有丝毫犹豫观望,因此谗言离间都不起作用。在灵州打败了吐蕃,鱼朝恩却派人挖掘其父坟墓,罪犯未抓到。郭子仪从泾阳进京朝拜,朝廷内外都担心他举兵造反,待他入朝拜见时,皇帝慰问他,他当即哭着说:“臣下长期带兵,不能禁止士兵损坏百姓的坟墓。现在有人挖臣先父的坟墓,这是上天的惩罚,不是有人与臣下过不去。”鱼朝恩又曾约郭子仪赴宴,宰相元载派人把鱼朝恩将对他不利的事情告诉他,他的部下请求在衣中穿上铠甲随同前往,但郭子仪不同意,只带了十几个家僮前往。鱼朝恩说:“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哭着说:“你若不是德高望重的人,能不招来你的怀疑吗?”田承嗣倨傲狠戾,不守法纪,郭子仪曾派使者到魏州,田承嗣朝西方跪拜,指着他的膝盖对使者说:“这膝盖很久没对人弯曲了,今天为了郭公而拜。”李灵耀占据汴州,国家和官员的赋税财物一概拦截,郭子仪签封的财物经过他的境内,李灵耀不敢扣留,还下令手持兵器护送。部下名将几十人,都有王侯爵位,郭子仪随意指挥他们,同亲兵一样。他的幕府有六十多人,后来都任将军宰相等高官,他任用贤才都是这样。他和李光弼声望相当,但宽大仁厚得人心超过李光弼。八个儿子、七个女婿都在朝中任高官。他的后人大多功名显赫,这是因为郭子仪的盛德所感召啊。 材料二:史臣裴珀说:“汾阳王郭子仪对皇帝忠诚,对部下宽厚,每次招降或攻克敌方城邑,他所到之处,一定深受士兵们的爱戴。唐代宗不直呼他的名字,称他为大臣。天下人靠郭子仪支撑维持国家安定的时间大概有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廷却不忌惮他,功劳超过世人而皇帝却不猜疑他,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而君子们却不指责他。郭子仪一生富裕尊贵而且长寿,子孙众多而且家族平安顺遂,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且有始有终,为人之道极其完美,这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啊。”B “‘却如此’指前句‘波浪异’,二者结合,从语意重复中强调”错误。“却如此”指东西船行船人对对方的嘲笑,“波浪异”指风变化方向,二者意思不同。16. (1)写景:①本诗描写了船顺风拉起风帆的状态,用夸张手法,写千里路途一瞬到达,又使用比喻手法,把船比喻为“鸿毛”,突出了船的“轻”,形象地刻画了船在水中快速行走的样子;②李诗描写了听不完的猿声和看不尽的青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船的快速行进状态。(2)情感:①本诗体现了东船人喜悦的心情。②李诗表达了诗人在艰苦岁月中迸发的一种激情,体现诗人的豪情和欢悦。(6分)17(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8. A:崭露头角 B:相得益彰/别开生面 C:自然而然/潜移默化19.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为故宫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还为环保公益事业开辟了新路径。20. 甲:通过媒体广泛传播乙:更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21. ①. 相同点:都用了比喻修辞,第一句把“文化”比喻成“快车”,喻高效平台,第二句把“历史”比喻成“长河”,喻源远流长。 ②. 不同点:第一句话含拟人手法,“搭乘”和“走进”都是人才会发出的动作,作者将“零废弃理念”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个聪明的、主动的个体,更加亲切,第二句话含拟物手法,将“文化遗产”当作能够发光的事物来描写,赋予其璀璨、耀眼、引人注目的属性。 ③. (示例)传统技艺插上新时代的翅膀,跨越时空,绽放异彩。22. C23.评分规则(2)写作提示写作时应围绕“不轻言放弃,坚持到最后才能成功”选取材料,展开论证;或者展开联想,叙述经历。(3)高分作文的必备条件①符合写作提示的要求,强调劣势、艰苦环境下坚持、不放弃;②议论内容较丰富,材料较新鲜,分析较深刻;③记叙选材较新颖,描写细腻生动,感情真挚;④表达流畅、有文采。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调研测试语 文 试 卷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旨在了解世界文学而进行的作品选择将因人而异:它不仅取决于一位读者为满足这个高尚的需求能够牺牲多少时间和金钱,还取决于许多其他的因素。对这个人也许柏拉图是最可敬的智者,荷马是最可爱的诗人,对于他,柏拉图和荷马始终将成为全部文学的中心;可对另一个人,占据这个中心位置的也将是另一些名字。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做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摘编自赫尔曼·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我们将“手段”当作是阅读的规则,也就是使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的方法。但是“手段”也可以解释为你所阅读的东西。空有方法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材料,就和空有材料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方法一样是毫无用处的。以“手段”的后一种意思来说,未来提升你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是你将阅读的那些书。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因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不只要能读得好,还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一本消遣或娱乐性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是除了享乐,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获了。我们并不是反对娱乐性的作品,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你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尤其是分析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对自己也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有些读者会有错误的观念,以为那些书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只有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读一本好书,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毕竟,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一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非人世界之间的关系,谁也不能下定论。这不光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是如此,因为关于自然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还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就是一些我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也都如此。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摘编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研读世界文学,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等巨大财富,就是为了获得真正的教养。B.因为我们能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进行深入阅读,由此获得满足和幸福,所以对杰作也就会拥有鲜活的意识和理解。C.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即使是比较难读的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等,都能被你读懂。D.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关于自然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要让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B.为了了解世界文学而进行的作品选择,不仅取决于读者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能牺牲的时间和金钱,还取决于许多其他的因素,特别是读者对自己的认识。C.读者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最重要的是要去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遵循任何模式或者教学大纲都是错误的选择。D.就阅读来说,未来提升你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是你将阅读的那些书,你所阅读的材料也是提升你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A.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读书也是这样。B.郑板桥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求精”是指读书时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C.据说诸葛亮曾与徐庶、石广元等人一起读书,但读书的方法各有千秋。其他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D.孙中山先生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4.材料一结尾处作者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加以概括。(4分)5.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读书的方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百合花茹志鹃1946年的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我被派到前沿包扎所,一个通讯员送我去那。通讯员撒开大步,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我的脚烂了,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我实在没力气,索性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从背后看去,他个子高挑,块头不大,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休息的时候,我坐在田界的石头上。他也在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下,背向着我。我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面对着他坐下来。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我拼命忍住笑,攀谈间得知他原来还是我的同乡呢!以前在家乡为人拖毛竹。我们渐渐熟识,我便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我问他:“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坐了一会,我们准备动身。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我们到包扎所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为伤员借被子。我们分头行动,不一会我就借了三床被子,而通讯员却两手空空。“怎么,没借到?”“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不肯挪步。我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站在外面向里喊。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可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叫通讯员来拿。他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衣服挂住了门钩,“嘶”的一声,在肩膀处撕了个不小的口子。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那位年轻媳妇刚过门三天,这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嘟哝:“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战斗开始后的几十分钟里,一切顺利。前面的枪声,渐渐稀落了。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我强忍着眼泪,打发他们走了。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刚才的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身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我过去一摸,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1958年3月(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通讯员心地善良,吃苦耐劳,去包扎所的路上累得满头大汗,却没有丝毫埋怨。B. 起初新媳妇不借被子,固然有通讯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那是她的嫁妆。C. 与包扎所相比,通讯员更希望去前线,因此一听说可以回团部便顿时活泼起来。D. “馒头”的细节,既表现了通讯员善良体贴的性格,又让人产生物在人亡的悲痛。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因此没有对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碰壁及牺牲情景进行正面描写。B. 小说设计了细致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如“我”对通讯员从“生气”到有“兴趣”再到“亲热”。C. 小说善用细节刻画人物,如通讯员“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表明他头脑中残存封建思想。D. “百合花”既是穿针引线的线索,又象征淳朴真挚的人性美和融洽和谐、共同奋斗的军民情。8. 请分析文中划线句“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新媳妇该行为背后的心理。(4分)9. 小说结尾“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这句话中,用“青年人”的称呼比用“小通讯员”和“小同乡”的称呼效果好,请分析其妙处。(6分)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长七尺二寸,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无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唁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田承嗣傲狠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过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其子孙多以功名显,盖盛德后云。(节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材料二:史臣裴珀曰:“汾阳①事上诚荩②,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代宗不名,呼为大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节选自《旧唐书·郭子仪传》)【注】①汾阳: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护卫唐王朝的过程中军功卓著,被封为汾阳郡王。②诚荩:忠诚。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元载使人告A以军容B将不利C公D其下衷甲E愿从F子仪G不听H但以家僮十数往。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武举,又名武科,是中国古代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武举制始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B.短毁,文中指谗言中伤,其中的“短”与成语“取长补短”中的“短”意思不同。C.过,指超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过”意思相同。D.殆,指大概、几乎,与《孙子·谋攻》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殆”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子仪对皇帝忠诚,赏罚分明,宽厚待人,取士得才,富贵长寿,他的后人大多功名显赫。B.郭子仪统兵在外,诏书致日,立即出发,没有丝毫犹豫顾盼,所以谗言离间都不起作用。C.田承嗣占据魏州后倨傲狠戾,不守法纪,拦截过往的公私财物,还极力诋毁诽谤郭子仪。D.郭子仪忠勇爱国,备受代宗宠爱,从来不直呼他的名字,只称他为大臣,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1)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4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4分)14.裴珀评价郭子仪“临下宽厚”,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东西船行李浩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汗流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注]①行藏:行止。《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颔联中的“苦”字形象地刻画了西船逆风而行时行船人的神态,“汗流撑折百张篙”正是这“苦”字的具体化。B. 颈联中的“却如此”指前句“波浪异”,二者结合,从语意重复中强调风云变幻、境遇相颠的现实。C. 东西船相笑的现象说明人不能相互嘲笑的道理,因为大自然千变万化、顺逆莫测、前途难料。D. 本首诗歌口语入诗,通俗易懂、风趣有味,先描写后议论,借助具体形象阐发诗人独特的生活感受。16.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首联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不同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7.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 ,。”(3)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随着故宫零废弃项目逐步开展与完善,零废弃+文旅的公益模式逐渐 A ,受到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2024年,“故宫零废弃”发展案例被列为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的重点内容,这无疑是对该项目的极大认可。( 甲 ),零废弃理念搭乘文化的快车,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到故宫在环保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零废弃+文旅模式巧妙地将文化旅游与环保公益相结合, B 。游客在游览故宫这一文化圣地的同时,通过参与零废弃相关活动、了解古代宫廷环保智慧、购买绿色文创产品等方式, C 地接受并传播零废弃理念。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为故宫文旅注入了发展,还为环保公益事业开辟了新路径,实现了旅游发展、文化传承与环保教育的多赢局面。故宫零废弃项目的成功实践,为文化机构与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环保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让我们看到,古老的文化遗产不仅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光芒,( 乙 ),成为引领环保潮流、传递绿色理念的重要力量。相信在未来,“故宫零废弃”模式将不断推广与深化,为构建更加绿色、美好的世界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1.分析材料中的两个句子,并根据要求填写表格。(5分)句子 句子1:零废弃理念搭乘文化的快车,走进千家万户。 句子2: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光芒。手法赏析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 (任选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不同点:仿写:22.下列各项做法中最不利于形成文中所述“多赢局面”的一项是( )(3分)A. 某社区组织居民参加二手物品交换活动。B. 学校引入企业赞助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C. 某公司凭借品牌优势,提高新产品售价D.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科技园区。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回首体坛,有太多的“最后一刻”让我们心潮澎湃。2022年女足亚洲杯决赛,在先丢两球的情况下,中国女足连扳三球击败韩国,夺得冠军;第19届杭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连赢三场,夺得金牌……这些体育故事都告诉我们: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断言胜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第一学期测试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一语文答题卡扫描关注错题8.(4分)班级姓名考号16.(6分)注意事项准考证号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0][0][0][0][0][0][0][0][0]1][1][1][1][1][1][1][1][1]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2][2][2][2][2][2][2][2][2]时用橡皮擦干净[3][3][3][3][3][3][3][3]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4][4][4][4][4][4][4][4][49.(6分)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5][5][5][5][5][5][5][5][6]「61「61「61[6]「6[6][6][6]答题区域书写无效。[7][7][7[7][7][7][7[7][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8][8][8[8[8][8[8[8][8[9][9][9][9][9][9][9][9][9]正确填涂■错误填涂一巴考生禁填缺考 违规17.(6分)(1)客观题(共10题)(2)1[A】[BJIC】[DJ10【A】[B][C]ID][EJ[F][G][H]2[A】[B]IC】[D]11 [A][B】[C】IDJ(3)3【A】[B][C][D]12【A1IB]IC]ID]6【A】[BIIC】[DI15【A1【B1[C】[D17【AJ[BJIC】[D]22【A】[B]IC][D113.(8分)18.(3分)(1)4.(4分)A19.(3分)(2)20.(4分)甲:5.(6分)乙:21.(5分)相同点:14.(5分)不同点:仿写: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第3页共6页■请保持答题卡干净整洁,不要污损■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作文23.(60分)00写题目:T00字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作答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4页共6页第5页共6页第6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