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45 分。
1.博物馆常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保护文物。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在购买西瓜时,我们会用手来拍打西瓜听声音,然后根据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听声音”这
个环节主要涉及科学方法中的(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对比
3.神舟飞船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
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有关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耐高温 B.见光易分解 C.不易与氧气反应 D.透光性好
4.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阿佛加德罗 D.拉瓦锡
5.与如图所示实验有关的图标是( )
A. 护目镜 B. 排风
C. 用电 D. 锐器
6.潮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美丽潮州 志愿有我”的口号,该理念强调通过志愿服务行动凝聚社会力量,共
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下列行为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在景区设置垃圾分类箱
C.鼓励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D.施用大量农药治理植物虫害
第 1页,共 10页
7.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汽水盐水 B.氧气白酒 C.牛奶洁净的空气 D.氮气冰水混合物
8.下列有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光放热的变化都是氧化反应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缓慢氧化因不放热而不易察觉
9.化学实验离不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内焰温度最高
B.将点燃的木炭放入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0.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小明所在小组实验后试管破裂了,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分析
中,下列是可能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个数是( )
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②试管口向上倾斜了 ③试管外壁有水
④加热前没有预热 ⑤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了 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
A. 3 个 B. 4 个 C. 5 个 D. 6 个
1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有关试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添加固体试剂
12.某同学欲用托盘天平称量 5.2 克试剂,当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之和为 5.2 克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此时
应( )
A.在左盘减少适量试剂 B.将游码向左边拨动
C.向左盘添加适量试剂 D.调节托盘天平上的螺丝
第 2页,共 10页
1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水时先俯视液面最低处 20 毫升,把水倒出一部分后,仰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2
毫升,则他倒出的水( )
A.大于 8 毫升 B.等于 8 毫升 C.小于 8 毫升 D.以上都不对
14.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3 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方案,其中,红磷体积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要足量
B.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 8 刻度处
D.该装置可以避免产物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55 分。
16.“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______(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目的是______,看到水瓶中有
热气冒出,这时水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厨房里的花生油用______(填“细口瓶”或“广口瓶”)盛装。
(3)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家中进行,在一次实践作业中,小明将苏打放入玻璃杯中,
倒入食醋后,用筷子进行搅拌。其中,玻璃杯的作用与实验室中作用相似______(填仪器名称,后同),筷子
的作用与______相似。
(4)“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不符合“绿色化
学”理念的做法是______(多选,填序号)。
A.将废旧电池就地掩埋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大量使用化肥促进粮食增产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第 3页,共 10页
17.依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天然、保健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叶的组成成分多,
重要的有茶多酚、咖啡因等。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但如果有失眠、神经
衰弱等情况,喝茶可能会加重其症状。茶多酚为白色固体,味涩,易溶于水,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导
致其含量逐渐减少。关于茶多酚,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三个探究实验:
【探究一】测试不同品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 1;
【探究二】测试不同冲泡温度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结果如图 2;
【探究三】测试不同冲泡次数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红茶 1 连续冲泡 6 次,每
次冲泡时间和实验结果如图 3.
(1)写出茶多酚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和一条化学性质:______。
(2)图 1 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叶种类是______,喝茶的优点有______(写一条)。
(3)泡茶时,冲泡最佳温度为______,每次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多酚的含量______(填“有”或“没有”)影
响。
(4)结合文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填序号)。
A.茶是一种保健饮品,适合所有人大量饮用
第 4页,共 10页
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冲泡温度越高,茶多酚得率越高
C.茶冲泡多次后,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
D.日常喝茶时,为了防止茶多酚被氧化,要即泡即饮
18.(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图 1 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收集较干燥 2,应选用如图 1 装置中的______(填
字母)。
(3)若选用装置 、 组合制取氧气,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
(4)若选用 装置制取氧气,则所选试剂应该是______(写试剂名称,下同)和______,实验过程中长颈漏斗下
端管口应______。
(二)为了探究潜艇制氧器,小亮以爆炸盐(溶于水会产生碳酸钠和 2 2)和 2为原料设计了简易装置(如图
2)。
(5)加料后, 2在反应中起______作用。右舱中水的作用是______(答 1 点即可)。
19.氧气是生命之气。化学小组对氧气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究。
活动一:工业制取氧气
(1)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膜分离技术法:利用高分子富氧膜让空气中氧分子优先通过从而收集高浓度的氧气。膜的渗透孔径只有
几个纳米,细菌和病毒不能通过。由此判断:氧分子直径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细菌直径。
活动二:认识氧气的用途
第 5页,共 10页
(3)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用于潜水
B.用于冷藏血液
C.用于填充霓虹灯
D.用于食品防腐
活动三:探究氧气的性质
(4)图甲中,观察到瓶口向上的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瓶口向下的不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说
明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
(5)图乙中,两个实验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活动四:混制“富氧空气”
(6)用纯氮气、氧气及如图丙装置(集气瓶总体积为 200 ),混制一瓶氧气体积分数为 40%的“富氧空气”。
先从导管______(填“ ”或“ ”)口通入______ 氮气,排出一部分水,然后再通入氧气排出剩余的水。
20.学习了 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小鑫同学想:氧化铜( )能否起到类似 2的催化作
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
第 6页,共 10页
猜想Ⅰ. 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猜想Ⅱ. 参与反应产生 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猜想Ⅲ. 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 ______ 。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 0.2 ,取 5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如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猜想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
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
______ 立
(2)步骤 ______ (填序号)的对比能证明 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骤⑦的目的是 ______ 。
(4)过氧化氢能被 催化分解生成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
【拓展】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液体是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某实践活动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空气质量检测等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了解空气质量指数
【思考分析】
(1)如图 1 是某日的空气质量情况,该日的空气质量为 ______(填“轻度污染”或“重度污染”)。
(2)空气中二氧化硫( 2)、二氧化氮( 2)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
第 7页,共 10页
活动二:认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交流思考】
(3)如图 2,太阳能板工作时进行的能量转化是将 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进行实践】同学们找到一个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显示的数据如表:
二氧化氮/ 臭氧/ 一氧化碳/
22.0 158.0 3.26
【交流思考】
(4)除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外,还需要检测的空气污染物有 ______、______(填两种)。
活动三:进行实践
同学们调研发现某些工厂为了获得充足的能量,长期采用燃煤技术,于是猜测该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设计并进行实验】
(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收集一瓶工厂排放的气体,加入品红溶液,振荡______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反思评价】
(6)不选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硫的原因是 ______。
活动四:提出空气质量改进方案
【分享成果】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自己在校园中可以 ______。
第 8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倒放;防止瓶塞受到污染;物理;
细口瓶;
烧杯;玻璃棒;

17.易溶于水(答案不唯一);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
绿茶;抗衰老(答案不唯一)。
80℃左右;有。

18.试管;

4→ 2 4 + 2 + 2; ;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使得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水槽并溶解在水中;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伸入液面以下;
催化;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使产生的氧气有一定的湿度等
第 9页,共 10页
19.物理;
小于;

密度比空气大;支持燃烧;
点燃
不同; + 2 → 2 3;
;120
20.不变 产生大量气泡 0.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①③ 验证反应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是否改

变 2 2 → 2 + 2 纯净物
21.轻度污染。
酸雨。
太阳。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
品红溶液褪色。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爱护绿植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