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优小卷 (七)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读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1.(2024陕西大荔期末)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14时左右C.日出前后 D.子夜0时2.(2024陕西大荔期末)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C.11.5℃ D.67.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2024福建三明大田期末)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2024福建三明大田期末)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口因素读图,回答5——6题。5.(2024安徽太湖期末)图中峨眉山与重庆市的温差约为 ( )A.12℃ B.16℃ C.20℃ D.28℃6.(2024安徽太湖期末)峨眉山成为我国的夏季避暑胜地,是因为这里 ( )A.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气温低C.地势高,气温低 D.森林多,气温低我国成功举办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读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及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位置分布图,完成7——10题。7.(2024广东揭阳榕城期末)图中代表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8.(2024广东揭阳榕城期末)该月大部分冬奥会举办地平均气温在 ( )A.-30℃至-10℃ B.-20℃至0℃C.0℃至10℃ D.10℃至20℃9.(2024广东揭阳榕城期末)该月气温 ( )A.最低值-30 ℃出现在低纬度地区B.同纬度的大陆东岸高于大陆西岸C.同纬度的陆地高于海洋D.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降低10.(2024广东揭阳榕城期末)观察四个方框中等温线走向,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乙和丁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11.(2024山东郓城期末)左图表示的是某山地成云致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风坡降雨B.降水的位置在山脚C.背风坡降雨D.降水的位置在山顶12.(2024山东郓城期末)右图表示 ( )A.南半球1月份 B.北半球1月份C.南半球7月份 D.北半球7月份13.北京某中学气象站要招聘气象员,想参加的同学要进行应聘考试,乐乐想应聘,他应该怎样回答才能顺利过关 结合下图帮他做出正确答案。(1)气象观测要会读气温,图1中的甲、乙、丙三个角度,最正确的是 。(2)图2所示为校园“某日四次气温观测值”,计算该日平均气温: ,该日气温日较差约为 ,该日天气晴朗,最不可能为 (季节)。(3)读图3所示的“甲、乙两地气温的变化情况”,展示的都是两地气温的 (日变化/年变化)情况,其中 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4)兴趣小组记录了校园各月平均气温值,请你绘制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月份(月) 1 2 3 4 5 6气温(℃) -3 -2 5.3 13 19 24月份(月) 7 8 9 10 11 12气温(℃) 26.5 27 20 12 4.1 0.21~5 BCAAB 6~10 CABDC11~12 AB1. B读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为39℃,出现在14时左右,故B对;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故排除ACD。故选 B。2. C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图中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为27.5℃ ,故39-27.5=11.5,C正确,故选C。3. A读图,依据等温线可知,甲地大于20℃、乙地为20℃、丙地为0℃、丁地为-10℃,故气温最高的为甲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 A。4. A读图,乙、丙两地同样处于海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但由于乙、丙两地的纬度位置不同,导致两地区的气温不同,D错误A 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主要影响同纬度的气温,BC错。故选 A。5. B读图可知,峨眉山的气温是12℃,重庆市的气温是28℃,所以两地的气温差是26. C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一般在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峨眉山海拔约为3 099 米,地势高,气温低,夏季成为避暑胜地,故选 C。7. A图中所示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温低于0℃,且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北半球陆地气温比海洋低,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1月气温分布图,A正确,BCD错误。故选 A。8. B读图可知,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均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位于-20℃至0℃等温线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 B。9. D读图可知,该月气温最低值-30℃出现在高纬度地区,故A 错误。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和西岸,有的西岸高于东岸,有的西岸低于东岸,例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岸冬季气温低于西岸冬季气温,故B 错误。1月,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故C 错误。该月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降低,D正确。故选 D。10. C读图可得,图中丙比丁的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C正确。甲和乙、乙和丙、乙和丁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C正确,ABD 错误。故选C。11. A左图表示,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随之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降水,故A 正确,图中可见降水的位置在山坡,BCD错误。故选A。12. B右图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增加,说明该图为北半球,南热北冷,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要比陆地高,为冬季,故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1月份气温分布特征,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13.答案: (1)乙(2)10℃(上下误差不超过1℃) 10℃夏季(3)日变化 甲(4)解析:(1)读气温时应当平视,以减小误差,乙角度最正确。(2)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从图中可读出,①时间温度为5℃、②为15℃、③为8℃、④为12℃,可算出当日平均气温为10℃。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可算出为10℃。从图中看,该日最低气温为5℃,不可能为夏季。(3)图3中所示的是甲、乙两地24小时内气温变化情况,展示的都是两地的气温日变化情况。从图中看,甲地最低气温为-5℃左右、最高气温为20℃左右,气温日较差大,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乙地气温日较差较小。(4)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方法,第一步为描点,将各月的气温绘到坐标图中。第二步为连线,将各月气温点用平滑的曲线连起来。如答案(4)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