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优小卷(五) 海陆的变迁1.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下列海陆变迁原因和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海平面上升 B.②——地壳运动C.③——自然原因 D.④——填海造陆舌羊齿的“种子”太大,不能随风飘移,它容易破碎,不可能漂移过海。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等大陆和地区。下图为世界部分古老地层及舌羊齿化石发现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2.图中信息可作为 ( )A.地球自转的证据B.地球公转的证据C.大陆漂移说的证据D.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3.①②两大陆之间形成了现在的 (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海滩上,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不安分”的板块运动将海底的玄武岩给“顶”了上来。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4.(山西大同期末)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张裂拉伸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5.(山西大同期末)在这些石头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类、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 ( )A.这里气候寒冷B.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C.这里海拔很高D.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2022年,全球共有74座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烧毁森林、房屋,覆盖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也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矿产等。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河北石家庄中考)我国所处的火山地震带是 ( )A.环非洲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C.环印度洋火山地震带D.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7.(河北石家庄中考)火山主要分布在( )A.大洲的内部 B.板块交界地带C.板块的内部 D.所有大洋边界8.(河北石家庄中考)火山喷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 ( )A.有害无利 B.有利无害C.有害有利 D.没有影响9.(云南玉溪期末)某班学习“板块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根据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1),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2)。(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1实验反映了板块的 运动(挤压或张裂),图2实验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形成裂谷和 。(2)读图3可知,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其中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3)图中A处为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为它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永暑岛,又叫永暑人工岛。2013年7月以来,中国在永暑礁上大规模填海造陆,截至2014年11月17日,永暑岛主岛面积达到了约1.3平方千米,成为中国大陆实际控制的最大南沙岛屿。(4)以上材料说明 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5)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 。(6)5月 12 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答1点即可)1~5 BCBDD 6~8 DBC1. B海陆变迁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④自然原因主要是:②地壳的变动和③海平面的升降;人为原因主要是①填海造陆等。故选 B。2. C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古老地层及舌羊齿化石具有相似性,此地理现象可以作为证据,能证明大陆漂移说,很久以前陆地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慢慢地漂移到现在的位置,C正确。跟地球的自转、公转和板块构造学说无关,ABD错误。故选 C。3. B①是南美洲,②是非洲,两大陆之间形成了现在的大西洋,B正确,ACD错误,故选B。4. D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两板块挤压碰撞,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D正确,ABC 错误。故选 D。5. D贝壳、珊瑚等海洋生物一直生活在海洋,这些海洋生物没有进化成陆地生物,B错误;资料无法体现当地的气候和海拔情况,AC 错误;在这些石头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类、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这里发生过地壳运动,原来是海洋,现在变成陆地,沧海变桑田,D正确。故选 D。6. D我国东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西南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可以判断出,我国同时位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故D 正确,排除ABC,故选 D。7. B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板块内部较稳定,故B正确。8. C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火山灰覆盖田野,污染空气。但火山喷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常发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科考的胜地。故C 正确,排除 ABD,故选C。9.答案:(1)挤压 海洋(2)非洲板块(3)亚欧(4)人类活动(5)板块碰撞挤压(板块运动)(6)在家中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在公共场所应听指挥有序撤离;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解析:(1)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上常常形成山脉。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图1实验反映了板块的挤压运动,图2实验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断裂陷落,形成裂谷和新的海洋。(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是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区域。六大板块中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非洲板块。(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4)中国在永暑礁上大规模填海造陆,使永暑岛主岛面积扩大,说明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5)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是板块运动。(6)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方法是:在室内可躲避到结实的家具附近,迅速抱头蹲在墙角,用枕头等物品护住头部,在公共场所应听指挥有序撤离,在户外时应及时撤离到空旷场所,要远离电线杆和树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