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提优小卷(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某地理研学团队前往国外沿海某地开展社会调查。读图完成1——2题。1.(山东滨州中考)研学途中,小滨同学拍摄了一张乡村公路照片,据此判断该公路的大致方向是 (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2.(山东滨州中考)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弯道处常设置凸面镜,用以扩大司机视野。小滨拍摄凸面镜照片的地点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从事户外运动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3.(湖北十堰中考)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溜索长度为1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0千米B.公路的走向大致是东西方向C.在河流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D.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度假村此时的温度是18 ℃,山峰C的温度大约是24 ℃4.(湖北十堰中考)从事户外活动必须增强防灾抗风险意识,假如在 A 河O 处遇到泥石流(见局部放大图),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附近,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鏖战独树镇”是 1934 年11月中旬发生在河南省方城县的长征著名战斗之一,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如图为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向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2024广东惠州期末)在独树镇战争中,红军面临的不利自然环境是 ( )A.悬崖众多,攀爬不便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C.地形复杂,易受阻击D.台风频发,路滑难行6.(2024广东惠州期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C.路线较短 D.水质优良下图为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小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高线地形 图 (单位:米)。读图完成7——9题。7.( 四川内江中考)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 (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8.(四川内江中考)图中建筑物主要分布在( )A.山顶 B.山脊 C.山谷 D.鞍部9.(四川内江中考)PQ 竞赛雪道坡度最大的是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读某地等高线地 形 图 (单位:米 ), 完 成 10—11题。10.(山东菏泽模拟)读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村和丙村的最大高差是150米B.图中最高点海拔约为680米C.与②地相比,①地雨季易形成溪流D.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向11.(山东菏泽模拟)下列关于地形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修建大坝,对甲村的影响大于乙村B.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C.村镇都沿河流分布,航运条件好D.两条引水路线中③比④更合理12.(辽宁中考)【探究等高线的概念、特征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辽宁省某校地理小组开展制作山体模型、绘制与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染色水、标注刻度的透明塑料盒、黏土、喷壶等。第一步:制作山体模型(图1)第二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1)图2是某同学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过程的照片,正确排序是 (填序号)。染色水注入盒内至水深1厘米处(1厘米代表海拔100米)(2)注水时观察到水流汇集的山体部分是 。第三步: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对比图1、图3)(3)图 3 是标注了地图“语言”的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缺少 (比例尺/方向/图例)。(4)河流 A 的大致流向是 。(5)连接两村的拟建公路中,线路②比线路①等高线稀疏,坡度较 。(6)B坡植树种草具有 等作用。(答出一点即可)1~5 BCCBC 6~11 BACBDC1. B从乡村公路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公路两旁有太阳能路灯电池板,方位角一般都选择了正南方向,可使太阳能电池板单位时间内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达到最大。故公路的大致方向与电池板的方位角应保持一致,也是南北方向。故选B。2. C从题干上可知,公路弯道处常设置凸面镜,①②③④中,只有③属于弯道处,故选 C。3. C 由图可知,图中的比例尺为1 :100 000,因此图中溜索长度为1 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 千米,A错误;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公路的走向大致是南北方向,B错误;在河流 A、B漂流,更惊险刺激的是河流A,因为河流 A 处的等高线更加稠密,坡度更陡,水流更急,C正确;度假村的海拔为400米,山峰C的海拔为1410米,因此两地相差1010米,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的规律,可以判断出当度假村的温度是18℃时,山峰 C的温度大约是12℃,D错误。故选 C。4. B由图可知,O点所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因此O点位于山谷之中,在山谷中遇见泥石流时,最佳的逃生路线是向垂直于该地的山坡上逃生,图中四条逃生路线中,垂直于O点的为路线②,所以正确的逃生路线是路线②。ACD错误,B正确。故选 B。5. C读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伏牛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红军在这里受到山地夹峙,易受阻击,C正确;悬崖所在地区多条等高线重叠,图中没有陡峭的悬崖,A错误;该地区没有很多河流,B错误;台风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且多发生在夏秋季节,D错误。故选C。6. 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因为这条路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坡度小,工程量小,修建成本低,B正确;城镇多、路线短、水质优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7. A读图可知,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50米,A 正确,BCD错误。故选A。8. C读图可知,图中建筑物分布地区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属于山谷,C正确,ABD错误。故选C。9.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读图可知,PQ竞赛雪道坡度最大的是乙段,该段等高线最密集,B正确,ACD 错误。故选 B。10. D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甲村的海拔为150~200米,丙村的海拔为300~400米,两村的相对高差是100~250米,最大高差大于150米,A错误。图中最高点海拔为600~650米,不可能为680米,B错误。①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不发育河流,②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能发育河流,C错误。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向,D正确。故选D。11. C若修建大坝,甲村位于库区内,会被淹没,乙村位于水库外围,受影响小,A正确。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等高线大部分位于200~500米之间,为低山丘陵,B正确。乙村没有沿河流分布,C错误。两条引水路线中③可以自流,比④更合理,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12.答案: (1)②①④③(2)山谷(3)比例尺(4)西北流向东南(5)缓(6)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解析:(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首先将制作的山体模型放入塑料盒内,再将染色水注入盒内至水深1厘米处,然后再在透明盖板上画出水深1厘米时等高线的形状,最后重复上述操作,画出其他等高线,所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过程的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2)当把水注入装有山体模型的塑料盒时,水流会汇集到两边高、中间低的山谷地带。(3)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比例尺。(4)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北方,根据其海拔的高低得出,河流 A 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5)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说明其坡度较缓。(6)B坡所在位置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坡度较陡,所以在这里植树种草,具有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