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新营中学九年级(上)10 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50 分。
1.《青花瓷》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中充满诗意。下列古代
青花瓷制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采泥:从矿山中采取出瓷石或瓷土
B. 练泥:用水碓舂细瓷土,通过反复翻扑敲打挤压出泥团中的空气
C. 拉坯:将胎泥放在辘转车的转盘中心,随着转盘的高速转动,拉出器物的大致模样
D. 窑烧:将瓷器坯件装入匣钵,放在窑床上,经 1280~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
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药品气味 B. 倾倒液体
C. 读液体体积 D. 熄灭酒精灯
3.如图中“ ”和“〇”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第 1页,共 13页
A. B. C. D.
4.如图是小宸同学用手举总结的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的氧气反应,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既能在纯氧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通过 或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氧气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作烟花、照明弹
5.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氧气分子和高锰酸钾分解得到的氧气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更快一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1 体积的水与 1 体积的无水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 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科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关于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该图表示混合物、纯净物、二氧化碳之间的关系,则二氧化碳属于 的范围
B.可用该图表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且 是氧化反应
C.可用该图表示缓慢氧化、燃烧、爆炸之间的关系,且 是爆炸
D.可用该图表示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且 是离子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B.化学性质:氧化性、稳定性
C.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 D.可以做反应容器的仪器:试管、量筒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
设计
实验 证明蜡烛熄灭后飘出的
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证明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目的 白烟是石蜡颗粒
第 2页,共 13页
A. B. C. D.
9.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安全提示:图标 提示,实验中产生有害气体或烟、雾时应开启排风扇
B.称量固体质量,左物右码放反了,且用了游码,则实际称量结果偏大
C.高锰酸钾制氧气水槽中水变红,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用量偏少,则所得氧气的质量偏少
10.关于一种原子形成离子前后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①带电性一定改变
②最外层电子数一定改变
③电子层数一定改变
④化学性质一定改变
⑤核电荷数一定改变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1.从以下微观示意图中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变化:Ⅰ是物理变化 B.分类:①是纯净物,②是混合物
C.结构:②③分子结构相同 D.条件:Ⅰ、Ⅱ变化时需要的条件相同
12.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因此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1 个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该原子中所有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13.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第 3页,共 13页
A.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B.②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
C.③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②④两种粒子都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14.已知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若 2+核外有 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 + 2 B. + 2 C. 2 D. + 2
15.下列图像中,错误的是( )
A. ——在密闭装置内(无其它物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C. ——两份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粉末制氧气
D. ——红磷在密闭的空气中燃烧
16.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 +
B. 11 < < 18
C.当 = 8 时,该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2
17. 、 、 、 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 、 化学性质相似
B.四种元素中 、 是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均为 2
D.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 200 ,氧
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第 4页,共 13页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放出热量 B.未待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实验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D.实验中白磷耗尽了装置中的氧气
19.某社团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的影响,探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火星木条不一定在纯氧中才能复燃
B.可用排水法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
C.欲使直径 0.2 细铁丝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60%
D.由图可知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氧气浓度和铁丝直径
20.三效催化剂( )能使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较快地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 2、 2和水蒸气( 2 ),其
结构和作用如图。 通常是以贵金属铂、铑、钯为活性组分,它们是 中起催化作用的主体。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B.该催化剂能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C.该催化剂中的贵金属在反应后质量减少,需不断添加
D.使用具有同等催化能力的铁、锰等金属代替铂和钯,可降低研制成本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21.回答下列问题。
(1)1 、 21 1 、 31 分别表示三种氢原子,火箭推进剂中的液氢含 11 ,制造氢弹要用 21 、 31 ,如
图是氢弹爆炸原理过程,其中甲、乙、丙是三种原子,“ ”、“ ”、“ ”分别表示原子中的质子、
第 5页,共 13页
中子和核外电子。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1 、 21 1 、 31 三种原子不相同的是______(填“质子数”或“中子数”)。
②氢弹爆炸过程中氢原子核______(填“有”或“没有”)改变,所以氢弹爆炸______化学变化(填“属于”
或“不属于”。)
(2)假设一个溴原子的质量为 ,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又知一个金原子的质量为 ,则金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用字母“ 、 、 ”表示)。
(3)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物质时,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分别失去、得到 1 个电子,它们形成的物质由
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22.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现在导航卫星已经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 )原子钟。一个铷原子
核内有 37 个质子,48 个中子,如图为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填字母)。
A. = 37, = 18
B.铷原子容易失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5
(2)如图, ~ 所示微观粒子,铷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中 ______(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形成的离子
符号为 ______; ~ 所示微观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填字母)。
(3)如图,若 表示 2 结构示意图,则 = ______。
第 6页,共 13页
(4)如图是金属镓(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在该过程中,下列保持不变的量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5)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会熔化,可以做高温温度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原因
是 ______。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3.如图甲、乙、丙、丁、戊分别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及相关反应,“→”表
示一种物质能通过化学变化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
学反应,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省略。已知甲是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
比较活泼的气体,乙是黑色固体。丙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和丙中含有一
种相同原子,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6。丁在常温下是液体,丁的一个分子中
有 10 个质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2)丁的名称为______。
(3)若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甲与戊反应时出现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写出甲与戊反应的符号表
达式______;写出乙→丙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4)有关“甲→丙”的转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一定是氧化反应
B.一定是化合反应
C.可能是缓慢氧化
D.丙中含有甲的分子
第 7页,共 13页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24.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
程如图:
(1)合成塔中 2和 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其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属于______(填
基本反应类型)。
(2)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符号)。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2 2 3
沸点/℃(1.01 × 105 ) 252 195.8 33.35
在 1.01 × 105 时,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 3)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
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 ≤ < 33.35℃。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5.研究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
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他们尝试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量筒中装
有 50 水,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时间/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
50 35 27.5 19.7 19.7 19.7
刻度/
第 8页,共 13页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
(2)若实验结束时,俯视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则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 ______(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3)实验室现需用 250 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 100 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收集,其中最合理
的是 ______。(填序号)
(4)某同学现在称量精盐,实验中如图,称量精盐的质量为 ______ ,若在称量需要的精盐(5 克以下用游
码)时,在托盘天平上氯化钠与砝码位置放颠倒,则实际称取氯化钠质量 ______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26.兴趣小组开展“自制简易家庭制氧机”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活动一:探秘制氧原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有两种:分子筛制氧法和化学试剂法。
(1)分子筛制氧法以空气为原料,当空气经过分子筛时,氮气和氧气分离,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微观示意
图如图所示。图中的 代表 ______(选填“氧分子”或“氮分子”)。通过分子筛后得到的气体属于
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第 9页,共 13页
①实验室用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述仪器中的 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符号
表达式为 ______。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______,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②市场上销售的家用化学试剂氧机的主要原料一般是过氧化氢溶液或过碳酸钠固体(过碳酸钠,遇水在二氧
化锰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氧气)。不采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答 1 点即可)
活动二:选择制氧试剂获取氧气的化学方法: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产生 150 的氧气,以 5%的双氧水为制氧剂需要 9.1 ;以过碳酸钠粉末为制
氧剂需要 1.41 。
【实验方案】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如下表实验并记录 0~20 量筒中水的体积。
锥形瓶中试剂 注射器中试剂
实验 1 0.2 二氧化锰 9.1 5%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 2 1.41 过碳酸钠和 0.2 二氧化锰一定体积的水
(3)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堵住末端导管口,将注射器活塞拉动到一定位置,松开手后,观察到 ______,说明
装置不漏气。
(4)实验 1 中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
(5)实验 2 中水的体积较合适的是 ______ (选填“1.41”或“9.1”)
(6)依据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小组同学决定选用过碳酸钠固体作为便携式制氧机的制氧剂,理由是:①过
第 10页,共 13页
碳酸钠是固体,比过氧化氢溶液便于携带;②______。
活动三:自制制氧装置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等用品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图,其中试剂 是过碳酸钠,
遇水会分解出 2 2,试剂 是二氧化锰。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A.注射器相当于分液漏斗
B.输出的氧气可作为高能燃料
C.乙瓶是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气湿润
第 11页,共 13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中子数;有;不属于;


离子
22. ;
; +; ;
16;
失去; ;
温度升高,镓原子间间隔增大
第 12页,共 13页
23.供给呼吸;
水;
点燃 点燃
+ 2 → 3 4; + 2 → 2;

催化剂
24. 2 + 2 → 3;化合反应;
高温、高压
2、 2;
195.8
25.20.2%;
偏小;
④;
13.2;6.8
26.氮分子;混合物;

; 4→ 2 4 + 2 + 2;防止 2溶于水,影响测量结果;没有;高锰酸钾分解需要加
热,操作不方便;
活塞回到初始位置;
2
2 2 → 2 + 2;
9.1;
过碳酸钠反应产生氧气速率更平稳;

第 13页,共 1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