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同学们,如果你穿越到三国时代,你最想成为谁?
苏轼也和我们一样,面对赤壁古战场,心潮澎湃。但他写下的,不是“我要成为谁”,而是“我羡慕谁"。
苏轼
豪放派
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材?
特点?
咏史怀古诗
知识链接
怀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定义: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形式标志: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基本思路:
用典、对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常用手法:
怀




思想感情:
一、怀人伤己
1.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二、借古讽今
1.感叹国运衰微,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朝代兴亡。
2.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抒发爱国情怀。
三、理性反思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上片:着力描绘赤壁雄奇之景(绘长江、咏赤壁)
下片:写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感慨(怀周瑜、伤己身)
请你化身“赤壁摄影师”,找出词中上片描绘赤壁景色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画面。
活动一:我是“赤壁摄影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特点:雄浑 开阔 气势磅礴 充满力量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被人们称道,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大江
联想
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东去的长江
空间背景、倾注不尽的长江
滔滔历史长河
时间背景、时光流逝
“大江东去”、“千古”将全词置于广阔的空间背景和极为悠久的时间背景,让我们体会古地赤壁之广阔意境,笔力非凡。
山崖的险怪
山峰的高耸
巨浪的汹涌
怒涛的力度
波涛的强劲有力
夸张
比喻
拟人
形声色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江山如画
波浪的汹涌洁白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哪些字写得生动、传神?
活动二:周瑜人物秀
请你们细读文本,扮演“周瑜粉丝团”,归纳周瑜形象。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婚姻美满
英俊潇洒
风流儒雅
指挥从容
战功卓著
借助资料了解苏轼生平,分析“一时多少豪杰 ”为什么苏轼独写周瑜?
背景链接:神宗时,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意见相左,刚入仕途的苏轼自请离京先后到杭州、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诗文中有讽刺新法的内容,以“诋毁新法”罪入狱一百多天,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 后经多方营救出狱,后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哲宗继位后,反对新法的旧派司马光执政,重用苏轼,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后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离京任杭州、颍州、扬州等地知府,后变法派又得势,苏轼被一贬再贬,58岁的苏轼被流放惠州、儋州;徽宗继位后,被赦免内迁,死于回常州的途中,时年65岁。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6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仰慕
英雄
怀古
伤己
对 比
通过描写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苏轼是选择“躺平"还是"逆袭"?
活动三:“人生如梦”辩论赛
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其反映了苏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人生如梦”即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苏轼想到自身的落魄,又有如周瑜般的英雄豪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作者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挣扎,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苏轼特别豁达,认为“人生如梦”,随江东去,何必执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只有江月是永恒的,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不仅祭奠明月
而且祭奠古人
更是祭奠过去的自己——心灵得到升华
《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江月情怀
作者登临赤壁,思念古人周瑜,回忆赤壁之战,其目的在于表达对周瑜建立功业的仰慕、敬佩和羡慕,也有对自己人生失意叹惋,仕途不顺的感慨,壮志未酬的悲伤,更有对大自然无尽享用的旷达和洒脱。
课文小结
结语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风雨,经过东坡过滤,都会变成一片晴空。当我们遇到人生的不顺与失意时,我们不妨也像他一样,活得明亮、豁达,不为外在的得失而困惑,但求内心的宁静与坦然。
检查成果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