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七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七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七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共 26 分。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铁制品生锈 C.蜡烛熔化 D.葡萄酿酒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倾倒液体
3.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C.稀有气体都不能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后的剩余固体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食盐水汽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5.实验室用排水法制氧气时,装高锰酸钾的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先均匀预热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
精灯后取出导气管.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B.催化剂是反应条件,不加入反应就不会发生
C.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一定不变 D.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反应的催化剂
7.对于下列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第 1页,共 7页
①三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②生成物都是固体
③都需要点燃
④反应都发光、放热
⑤都有火焰产生。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8.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是学习化学一种有效的方法.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只能有一种物质生成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肯定有氧气
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10.下列图示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橾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将氧气降温加压可得到淡蓝色的液态氧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12.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
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 )
A. 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
B. 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
C. 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 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
第 2页,共 7页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试剂,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
正确的是( )
A.②③⑦①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③②⑦①④⑤⑥ D.②⑦③④①⑤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4 分。
1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 后取出,
可以看到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和______。
15.如图所示,将下图中合适的仪器按要求填空:
(1)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
(2)少量溶液相互反应时,需要用______。
(3)量取 8 的水,需要用______。
(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需要用______。
16.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第 3页,共 7页
(1)甲中仪器 的名称是______,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2)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红磷燃烧后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比其初始位
置会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红按图丙做铁丝燃烧实验时,瓶底水的作用是______。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出铁丝
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17.下列是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实验的一些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如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_装置,理由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原因是______;做该实验
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______。
18.分析硫、木炭两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有关问题。
(1)准备工作:用玻璃片盖住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用玻璃片的______(选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与集气瓶口接触。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3)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
紫色火焰。影响它们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
19.已知 、 、 、 、 、 、 、 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常温下 是无色无味气体,它可以由一种暗紫
色固体 加热制得, 为无色液体,常温下加入黑色粉末 也能生成气体 , 在 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物质 在 中燃烧发出白光,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第 4页,共 7页
(1)写出物质 的名称或符号: ______。
(2)写出气体 的用途:______。
(3)写出 生成 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4)写出 在 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5)写出 在 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
20.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得知除二氧化锰外还有许多物质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某些兴趣小组对
“四氧化三铁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探究
(1)进行实验
实验编
操作 现象 分析

取 5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在试管口伸入带有极少量气泡产 过氧化氢能分解,

火星的木条 生,木条不复燃 但反应速率缓慢
取 5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少 四氧化三铁能加快
Ⅱ ______
量四氧化三铁粉末,在试管口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过氧化氢分解
实验结论:四氧化三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小明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得出四氧化三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结论,还需要补充实验验证
四氧化三铁的______和______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3)小明在实验时发现随氧气一同排出的还有许多水雾,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______(填“放热”或“吸
热”)反应
资料: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分解越快。
(4)实验过程中发现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盛有四氧化三铁的试管后,反应速率是逐渐加快,然后又逐渐变慢
(如图 2),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来分析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化的原因。
反应速率先变快的原因:______;反应速率后变慢的原因:______。
第 5页,共 7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外焰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水
15.烧杯;
试管;
量筒和胶头滴管;
集气瓶和水槽
二氧化锰
16. 2集气瓶;过氧化氢 → 水+氧气或 2 2 → 2 + 2;
左;
点燃 点燃
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引燃铁丝;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或 + 2 → 3 4
17. ;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试管口没放一团棉花;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
18.磨砂面;
发出白光,放热;
氧气浓度;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第 6页,共 7页
19.二氧化锰或 2;
用于医疗急救(答案不唯一);
加热 △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 4→ 2 4 + 2 + 2;
点燃 点燃
硫+氧气 → 二氧化硫或 + 2 → 2;
点燃 点燃
碳+氧气 → 二氧化碳或 + 2 → 2
20.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质量;化学性质。
放热。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变快;随着反应进行,过氧化氢溶液浓度降低,分解速率变慢
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