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阶段练习初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露从今夜白,(《月夜忆舍弟》杜甫)2.三年谪宦此栖迟,。(《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3.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李白)4.中秋夜,小岳全家通过视频与久居外地的姐姐共赏明月,他借《水调歌头》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5一9题(22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救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班超事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①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②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③、张赛④立功异城,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注释】①徐令起:徐县县令班彪。②固:即班固。③傅介子:人名,曾立功异城。④张蓦:人名,曾立功异城。条5.从体裁上看,【甲】诗是一首诗:从写作背景上看,【甲】诗、【乙】文的作者都遭遇过。(2分)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B.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C.不耻劳辱耻:以…为耻,感到耻辱D.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为:担任7.用现代汉语翻递下面的句子。(4分)微斯人,吾谁与归?8.下列对【丙】文中画线句“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A.(你们这些人)怎么能与笔墨纸砚之间长时间地隔开呢?B.(你们这些人)怎么能在笔墨纸砚之间长时间地忙碌呢?C.(大丈夫)怎么能与笔墨纸砚之间长时间地隔开呢?D.(大丈夫)怎么能在笔墨纸砚之间长时间地忙碌呢?9.根据文本内容,按照提示,完成下表。(10分)写作缘由写作特点及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甲】恰当用典,且借景抒情论理,对友回赠白居易,白居易先前赠诗表达人致谢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积极表达心境。①乐观的品质。【乙】②善用叹词,借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第-一、劝勉滕子京。的不同,表达③和第二、1【丙】/擅长抒情,借反问句式表现班超强调⑤远大的人生追求。二、现代文(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5分)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①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从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到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从举办中国人首次天宫画展,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一个又一个“首次”,彰显了我国不断提升的航天实力,激发了无数青年的爱国热情,鼓舞着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豪情壮志。②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这是广大青年担负起时代责任的内在要求,也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③…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日之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亲眼见证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亲身经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伟大历史进程,亲眼见证“蛟龙”入海、“姊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空等一个个科技创新突破…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完全有理由也完全有决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⑤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