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园林高中高一年级九月月考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代《本草纲目》中与“烧酒”有关的条目: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酒”为纯净物
B“酒露”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烧酒”的制作过程中没有物理变化
D.这里制作“烧酒”的方法是指蒸馏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
A.Cu
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标注错误的是
A.护目镜 B.排风
C.腐蚀 D.锐器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关于NaCl相关状态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 2中a离子是水合钠离子
C. 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是化学变化
D.熔融NaCl通电后发生了电离
5.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明矾 何用于净水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可以用溶解度判断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C.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食盐水会有不同的性质,从而有不同的应用
7.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A. Na SO 、H SO 、AlCl 、BaCl B. MgSO 、NaOH、HCl、 Ba(NO )
2. MgCl 、NaOH、H SO 、 Ba(NO ) D. Na CO 、HCl、K SO 、KNO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B.石灰石溶于醋酸中:
C.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D.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9.常温下,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与 AI反应能放出H 的溶液中:Na 、Ba 、Cl 、
B. 含大量NaHSO 的溶液中: K 、Fe 、Cl 、MnO -
C.某无色透明溶液中:Fe3 、K 、NO3-、SO4
D.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K 、CO32-、NO3-
10.2024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 H ,③H 与CO 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 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3种
B.③中反应生成物有2种
C.②中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 CO
11.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为“混合物” B. 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 Y点对应的物质为CO D.CaCO 生成Y 的方式只有一种
12.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概念 x 单质 氧化反应 饱和溶液 中和反应
Y 化合物 化合反应 浓溶液 复分解反应
A. A B. B C. C D. D
13 FeCl 与H O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为{[Fo(OH)a]ω nFeO (n-x) Cr} xCl: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e(OH) 胶体带正电、
B 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C.16.25g FeCl 水解形成的 Fe(OH) 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
D.在U 形管中注入 Fe(OH) 胶体,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阴极周围颜色加深
14.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个数为
①盐酸 ②漂白粉 ③铝热剂 ④水煤气 ⑤液氯 ⑥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⑦含氧40%的氧化镁 ⑧医用酒精 ⑨加碘食盐 ⑩净化后的空气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5.向一定质量的CuSO 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溶液总质量随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一定没有Cu ac段可观察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
C. b点时溶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 d点时溶液呈酸性
第11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5分)
16.(本题15分)自制西瓜霜
西瓜霜是一味中药,古籍记载其功效有“治咽喉蔻驰、喉痹久咳”等。小林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制西瓜霜”的实践活动。
Ⅰ、探究原料
西瓜霜的制作原料是新鲜西瓜和一种“盐”。
(1)关于该“盐”,《本草纲目》中写道“该物见水即消……,生于盐卤之地”。由此推测该“盐”具有的性质是 。
(2)经检验该“盐”是一种钠盐,常见的钠盐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小林通过实验确定了该“盐”是硫酸钠,他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制备原料
古人利用天然盐卤水,采用“滩田法”制取芒硝(主要成分硫酸钠晶体),如图是制取流程:
(3)根据如图分析,从浓缩盐卤水中获取粗芒硝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可用中和反应制备硫酸钠,其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本题12分)已知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是Ba 、Ag 、Cu 、Na 中的一种, 阴离子分别是CO 、NO 、SO 、Cl 中的一种(离子不能重复),进行如下实验:
①分别溶于水,只有C溶液呈蓝色;
②若把足量盐酸分别加入到上述四溶液,B中出现沉淀。D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
根据①②的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1)A ; B
(2)以铜为原料,写出能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 (一步或多步反应均可以)。
(3)加入足量盐酸后D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向D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铁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COO 、OH ,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选择的试剂依次是 (填写序号)
①Mg(NO ) 溶液 ②AgNO 溶液 ③Ba(NO ) 溶液
18.(本题14分)宏观辨识、微观探析和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研究了离子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电导率传感器可测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离子所带电荷数、溶液体积均有关,通常离子数目越多,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导电能力越强;溶液体积越大,则导电能力越弱。
实验I:向一定体积的 B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如图2所示:
的电离方程式为 。
(2)逐滴加入稀盐酸过程中,烧杯里的现象是 ;AB段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下列过程的导电能力随加入的物质变化图像与上述图像类似的是 (填序号)。
①向一定体积的. AgNO 溶液中持续滴加盐酸
②向一定体积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③向一定体积的 MgSO 溶液中持续滴加 KOH 溶液
实验Ⅱ:向相同体积的某种 Ba(OH) 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溶液、 溶液,如图3所示:
(4)代表滴加 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的曲线是 (填“①”或“②”)。
(5)写出a→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c→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本题14分)电动汽车的兴起对金属镁和碳酸锂 的需求增大。以盐湖卤水(主要成分是) NaCl、LiCl)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和碳酸锂的主要物质转化流程如下:
资料: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LiCl
时溶解度/g 1.32 0.039 77 54.8 难溶
(1)为避免引入新杂质,过程I中加入的适量物质X是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2)制镁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程II目的是浓缩含锂溶液。这个过程中,氯化钠的结晶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过程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用盐湖卤水制取碳酸锂,要先除去卤水中的氯化镁,其原因是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D 2.D 3.B 4.B 5.A 6.C 7.B 8.A 9.D 10.A 11.C 12.D 13.A 14.A 15.A
二、填空题
(1) 易溶于水 (2) 取少量该盐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3) 降温结晶 (4)
(1) ; (2) 、(或等合理答案) (3) (4) (5) ③①②
(1) (2) 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3) ① (4) ① (5) ;
(1) 氢氧化钙溶液 (2) (3) 蒸发结晶 (4) (5) 防止与反应生成沉淀,影响的纯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