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西城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西城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高二10月份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德州运河是山东省的一段千年运河,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
城水库后航运水源逐渐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干涸,运河停航。进入新时代,德州
市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逐步将大运河两岸建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
旅游带。材料表明
①感性认识要经过实践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烙印
③人类认识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④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水平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古往今来,人类对月球的好奇与探索从未止步。以中国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同时充分
利用国际上其他月球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幅1:250
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可为月球的科学研究、着陆点选址提供基础资料。目前,团队又投入
到1:10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的编制当中。这说明
图为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缩略图
图为作为科普用途的地质月球仪
①人类的好奇和探索是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全月地质图的编制过程体现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认识成果的转化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月球
④成功研制全月地质图的过程说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954年,中国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
导作为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7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时空、超越隔阂,经久
愈韧、历久弥新,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基本准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历史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突破了意识形态壁垒,说明先进理念可以摆脱历史条件制约引领时代发展
②历经外交实践到理论升华再到指导新实践的过程,符合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
③经受国际外交实践反复检验,表明植根实践的认识必将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作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真理性认识,为构建国际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l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指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
能才能完成的任务的技术领域。回答4一5题。
AI驱动的机器人可以进行高精度和
4.随着AI逐渐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人们对AI有着
高效率的生产操作,提升经济效益。
多种不同的评价和看法。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这体
现了
过度依赣AI会导致我们的记忆力
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退化。
①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②不同主体看问题的立场、角度、思维方式不同
③AI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复杂事物,正确认识AI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AI的认识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不法分子利用“AI生成图文”“AI换脸”、网民利用AI造谣…针
对此类乱象,我国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
暂行办法》等法规,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规范开展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处置利用生成
合成技术制造谣言、营销炒作的违规账号。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赖
③整治AI乱象需要先进社会意识指导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
意见指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
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
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之所以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因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战略重视程度不断加大。2025年,国务院将科
学技术部负责的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科技规划等职能划给了农业农村部,引智工作划给了济南西城实验中学高二10月份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1-5:CDCCB
6-10:CBABD
11-15:DCCBB 16-20:ABACB
21.①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或人民群众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
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5分)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将青
狗尾草演化为小米,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条件,推动社会生活资料的生产
和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2分)
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或者文化因交流而多
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4分)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下形成的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
产与生活,推动不同民族之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增进中华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发展
贡献了中华民族的智慧。(2分)
2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2分)要
坚持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
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3分)要立志高远,将个人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1
分)②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分)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1分)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2分)要坚韧执着,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人才。(1分)
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2分)要脚踏实
地,在不同岗位上持续奋斗,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1分)
23.①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分)博物馆致力于
教育和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分)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2分)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有利于丰富文
化活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发展。(1分)》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博物馆致力
于教育和研究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3分)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1
分)(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展博物馆事业,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
动中华民族繁荣强盛。
⑤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1
分)发展博物馆事业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2分)济南西城实验中学高二10月份阶段性测试
22(14分)
政治试题2025.1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
客观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3、主观题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
保持卷面整洁、完整。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W
「缺考标记口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J[B][C][D]6[A][B][C][D]1I[A][B][C][D]
16[A][B][C][D]
2[A][B][C][D]7[A][B][C][D]12[A][B][C][D]I7[AJ[B][C][D]
3[A][B][C][D]8[A][B][C][D]I3[A][B][C][D]18[A][B][C][D]
4[AJ[B][C][D]9[A][B][C][D]14[A][B][C][D]19[A][B][C][D]
5[AJ[B][C][D]I0[AJ[B][C][D]I5[A][B][C][D]20[A][B][C][D]

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40分。
21(13分)
23(13分)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