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射洪中学初2023级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核心素养评价化 学 试 卷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 B.丹桂飘香 C.蜡炬成灰 D.积土成山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稀盐酸 C.加热固体 D.加入粉末状药品3.有一次上课,小明觉得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缘故,可以实验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观察现象 D.得出结论4.去年6月,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成功采回月壤,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有关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A.He-3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B.He-3是一种新元素C.He-3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 D.He-3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55.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5.24g固体试剂B.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时大约取2~3mL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所取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开始时俯视量筒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12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大于8mL B.小于8mL C.等于8mL D.无法判断.7.从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加热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B.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酒精燃烧,水不燃烧—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6000 L氧气能压缩在40 L钢瓶中——分子间存在间隔8.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钼细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值为18 B.钼是非金属元素C.钼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D.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9.厨师烹饪时常往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酒和食醋,是因为酒和食醋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化学式为)。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gB.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D.乙酸乙酯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10.下列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O B.HClO C.NaCl D.Cl 11.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1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经图中步骤处理得到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B.液氯消毒杀菌是物理变化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D.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则任何一种原子必含质子、中子和电子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3个氢分子 ; (2)碳酸钠 。(3)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15.已知下列变化:A.钢铁生锈;B.食盐能溶于水;C.灯泡发光;D.水加热变为水蒸气;E.木材能燃烧;F.酒精挥发;G.蜡烛燃烧;H.风力发电(填字母)(1)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2)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3)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4)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16.有下列六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图F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的m= 。(2)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填字母,下同)。(3)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 ,他们在化学反应中均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微粒是 ,D的微粒符号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17.如图所示为过滤的操作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2)指出图中的错误 。(3)过滤时,液面边缘应 (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4)过滤后液体仍然有颜色和异味,应该用 进行吸附。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药品的实验示意图。图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 g。(2)若在称量12.5g食盐时,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药品 D.继续添加药品(3)若在称量12.5g食盐时,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则实际称取食盐的质量是 g。(4)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握住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的现象是 (填“甲”或“乙”或“丙”)。19.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探究。(1)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石蜡 (填“不”或“易”)溶于水。(2)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1),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炭化,此现象说明了: 温度最高。(3)如图2所示,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点燃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如图2) 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石蜡燃烧后的产物有 。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4)蜡烛熄灭时会出现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发现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 性。四、计算题(3个小题分别为2、2、3分,共7分)20.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NO)。根据化学式计算以下小题;(1)丙烯酰胺的化学式量是 。(2)丙烯酰胺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3)求142g丙烯酰胺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九年级化学 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