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业水平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业水平期中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洞头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期中检测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T T F F F T T F
二、选择题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 B A C C B C D D 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D D B B C A A C A C
二、非选择题
评分建议:在非选择题的阅卷评分标准中,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确,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
29.(8分)
(1)大河文明、海洋文明(2分)
(2)
水平等级 拟定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
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分
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2分
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条理基本清楚 3-4分
4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6分
具体操作标准
题目1分 有题目又有价值判断1分。题目只写史实没有价值判断0分题目角度参考:学习创新、革命与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等
史实与论述4分 有两个史实,并由相应论述共得4分格式:史实1--论述1 史实2--论述2
结构与表述1分 表述有逻辑或总结启示1分
可能出现的问题 题目:题目的文学性太强;题目要只罗列史实没有价值判断表述与结构:史实混乱,史论未结合结尾重复性强,没有启示升华
答案示例:
观点: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学习创新
选择的史实:日本的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论述: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动日本发展;而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总之,国家和文明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守正创新。
观点:积极改革和革命推动文明的发展
选择的史实: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论述:1640-1689年的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775-1783年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政府,促进了美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总之,革命与改革是社会更替和变革的重要形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0(18分)
(1)不同:由多个独立的棉花种植到广泛种植;由区域内贸易到全球贸易;由和平友好的商业贸易到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答出其中2点即可)(4分)
(2)市场的需求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通过珍妮纺纱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工业革命为英国棉纺织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三角贸易中黑人奴隶充当了棉花种植业的主要劳动力;殖民地为英国的棉纺织品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市场。(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3)
水平等级 材料运用与论述 分值
1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分
2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2分
3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条理基本清楚 3-4分
4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6分
答案示例:
近代英国棉纺织业生产技术和方式的革新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
从动力来看,近代棉纺织业由人力到蒸汽机动力,蒸汽成为主要动力来源;从生产方式来看,近代棉纺织业从手工生产到大机器生产,出现了工厂制度,这些生产技术和方式的革新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和革新,进而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
从资金来看,棉纺织业带来的利润为英国其他部门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
由此可见,近代英国纺织业生产技术和方式的革新同时也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进程。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要坚持对外开放;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开放性试题,其他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2分)
31(12分)
(1)浙江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区域实现协调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写出一点即可)
(2)要求:任选2个角度,如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发展根本目的、共同富裕、创新等。每个角度要包含材料(1分)和原理阐述(2分);不拘泥于参考答案,学生能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即可。
答案示例:
角度一:从“浙江省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17.7%……”(材料1分)可知,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浙江省重视创新,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分)
角度二:从“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是区域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增至每月200元”(材料1分)可知,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等亦可),浙江通过城乡协调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分)
角度三:从“货物进出口总额增至48998亿元,居全国第3位……(或其他经济方面的材料)”可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其他亦可)。浙江坚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3)本题答案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如:浙江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要注重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任意2点,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32(14分)
(1)公述角度: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或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任意1点2分)因此,“公述”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让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阐述1分)。
民评角度:
示例1:民主协商是公民的权利,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2分)通过“民评”,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1分)
示例2:民主监督是公民的权利,公民有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提出建议、批评等。(2分)通过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改进工作,提高效率,预防腐败。(1分)
(2)要求:本题答案开放,作答范围不局限于本学期知识。只要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1分)
调查缘由(1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调查依据(1分):目前,学生的创新能力还不强,学校创新氛围还不够浓厚。
解决建议(1分):多举办学生创新相关活动,搭建利于创新的平台,营造利于创新的氛围。
(3)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推行政务公开,努力为人民服务(言之有理即可2分)
公民:增强民主意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言之有理即可2分)洞头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学业水平期中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卷
2024.11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全卷采用闭卷形式。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

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r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
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0
1.阿拉伯数字和佛教都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代表。
()
2.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

3.《查士丁尼法典》又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4.英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
5,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可见,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p
6.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
7.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8.综合执法局为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设备,这是公正司法的要求。
()
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知,家庭奴隶制是古巴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
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它主要体现古巴比伦()
A.奴隶制度相当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家庭奴隶制很落后
D.王权逐渐衰落
10.“在整个9世纪内都能找到农民在公共法庭控诉其领主的事例…农民在官司中总是败诉,

但是,他们仍然敢于在一个明显由贵族控制的政治体系中去打这种官司。”这说明()
A.欧洲封建社会及其黑暗
B.庄园法庭一定程度上维护佃户权益
C.农民总是侵犯领主权益
D.庄园法庭诉讼程序不够完善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九年级上期中卷第1页(共8页)
11.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们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并建有希腊式剧场和体育
场。这些城市定期巡回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亚历山大东征的客观作用
B.希腊的城邦制度影响深远
C.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D.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12.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15世纪结束时一葡萄牙人开始
了对亚洲的渗透,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其中,“西班牙人开始了对美洲的渗透”
的标志事件是()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D.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13.“受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大化五年(孝德天皇)下诏,‘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
把原有氏姓贵族统辖的大小诸国,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下列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此举维护了地方氏族贵族的权力
B,日本完全效仿中国宋朝的政治制度
C.此举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统治
D.体现了古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14.“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
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
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
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
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
D.惋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陷落
15.达·芬奇在其作品《蒙娜丽莎》中,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主人公迷人的微笑,同时将
光影与空间有机结合,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活力。该作品的时代价值在于()
A.冲击封建王权的统治
B.再现封建贵族的奢华
C.突出自然真实的人性
D.证明女性地位的提高
16.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毛纺织企业中,羊毛先在商人开办的工场中梳理,再分发到城郊或农
村各户纺线、织布,然后回收精细加工,并由雇主本人负责推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B.生产技术革新推动农业发展
C.现代工厂逐渐取代手工工场
D.西欧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西欧封建国家特点”的探究性学习。下列摘要中与主题无关的是()
摘要1:政治-一形成了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
摘要2:经济一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摘要3:文化一大学的兴起促进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
滴要4:法律-一编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A.摘录1
B.摘录2
C.摘录3
D.摘录4
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九年级上期中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