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二(上)月考1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是《论语》中富有哲理的一句,它简洁而深刻地传
达了一种智慧和人生态度。告诫我们不要随意猜测,不要绝对肯定,不要固执己见,不
要自我中心。这四个“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
成就未来。这表明(
)。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思
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哲学的智慧
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科学的理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传统的哲学思考曾把时间视为一种永恒的、线性的存在。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则表明,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息息相关。物理学的这些
发现促使哲学家重新审视时间、空间以及物质的本质。这表明()
①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②哲学的发展引领着具体科学的进步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④科学的成果能推动哲学思考的深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它是从总体上研究
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两
方面内容的是(
)
①“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与“理生万物”观点
②“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与“我思故我在”观点
③“通过显微镜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与“除了知觉外,一切都不可知”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观点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作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赢得的伟大胜利。之所以说中国
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是因为(
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实践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试卷第1页共6页
③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抗战提供科学指导
④马克思主义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5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所创作的形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志相融而成的,有一个对客
观外界、印象进行筛选与提炼并渗入作者主观情志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不同于原先
的物体,就好比照相不等于国画。以下对形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形象是对客观物象的能动反映,客观物象是形象的物质载体
②形象是艺术家通过直接再现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志而生成的
③艺术形象一旦生成,就完全脱胎于原先的客观物象而独立存在
④形象是天脑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其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③“①⑩④C.②③D.②④
6.“月”是中国古诗中的“常客”。诗人把月与景融合,营造出别样的意境。
山居秋暝(节选)
春夜
(唐)王维
(宋)王安石
空山新雨后,
金炉香烬漏声残,
天气晚来秋。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明月松间照,
春色恼人眠不得,
清泉石上流。
玥移花影上栏杆。
从哲学上看,两首诗中的“月”(
)
①以意识这一客观形式表达诗人的感受
②以客观形象承载诗人的主观情感
③是主观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
④源于诗人的主观想象与创作灵感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7.DeepSeek是一款由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
能力,能够理解并回答问题;还能辅助写代码、整理资料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下列
对人工智能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人工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可以产生人的意识
②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永远不能代替人的意识
③人工智能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有利于人类认识能力发展
④人工智能可模拟人的思维的部分功能,替代人类某些活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8.2025年6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首次利用凌星中间时刻变化反演技术,发现了一颗
质量大约是地球10倍的超级地球一开普勒-725c。该行星公转周期约为207.5天,且
位于适合液态水存在的宜居带内,具备类地生命存在的条件。这项研究将为我国未来的
空间天文任务提供新的观测目标和探测技术支持。这项研究佐证了(
)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运动是有条件的,事物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构成运动变化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总是能正确认识客观存在
试卷第2页共6页2025-2026学年高二(上)月考1试卷
政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6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C
B
C
A
B
0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A
C
A
B
C
A
18、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长汀县从本地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治理水土流失的
有效经验,并取得成功。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
的意识。长汀人民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开展水土流
失治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要求我们要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长汀县坚持因
地制宜,因地施策,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调整和改变水土保持的条件和形式进
行有效治理。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这要求我们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
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长汀县多策并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
形成水土流失治理的强大合力。
⑤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长汀县通过治理
水土流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每点三分,其中原理1分方法论1分材料1分)
19、①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为应对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
天气事件增加,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采取相应
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3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少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对生命系统造成威胁,我国因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2分)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
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以长期碳中和愿景为导向,制定
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各地各部门应结合实际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2分)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在制定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过程是对自
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从全球气候变暖的实际出发,做到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3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