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2025-20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5-20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高三政治
(限时:7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封建社会,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向地主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被武装为私兵,终身依附于地主,世代相袭。尽管如此,史学家仍然普遍认为,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依据是 (  )
A.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B.与奴隶相比,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D.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该观点表明了 (  )
①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②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了全面混乱状态 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④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设计和实践设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设计,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去完成的。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二战以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各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进行了不断探索,中国更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  )
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一定适合各个国家 ②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 ③应该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实践结合起来 ④各国应该抛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共同的追求和理想。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举行开工生产典礼;1956年7月,中国第一批国产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这些成就的取得 (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得益于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④表明我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依靠群众,建立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独创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体现了该阶段毛泽东思想 (  )
①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④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等联系起来,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式,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因为其 (  )
①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 ②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③以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为根本遵循 ④通过开创独立的社会主义流派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195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这二十年,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有 (  )
①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②为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40多年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神州,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 (  )
①改革开放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只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某国产科幻电影中,直通宇宙的“太空电梯”、不敢下水的军犬机器狗、淹没在深海中仍能正常运作的数据中心以及能像人一样成长的“数字生命”等硬核科技产品令人惊叹。某科幻作家说:“如果该电影放到30年前是拍不成的,投资的人会说,这个电影不可信。中国人怎么能拯救世界呢 怎么会有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呢 哪有那么庞大的超现代的机器 ……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种感觉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让我们可以欣赏科幻。”30多年前不可能,今天却习以为常,折射出这30多年来 (  )
①我国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已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提升 
③我国已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④我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透过《沁园春·国庆》中的句子,我们可以感悟到 (  )
①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二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各国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 (  )
①回看走过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②比较别人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③远眺前行的路,科学社会主义探索需要不断超越现有发展阶段
④审视自己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本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  )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③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今天,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由此可见 (  )
①航天梦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接力奋斗 ②航天梦是凝聚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 ③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梦的本质和根本归宿 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5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过好春节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美景越来越靓丽。”这一美好愿景 (  )
①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上相一致 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根本政治立场 ③主要靠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来实现 ④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今天,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 ③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变化 ④中国共产党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2025年1月6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专题片《反腐 为了人民》第二集《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反过来也会助长歪风邪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  )
①体现了党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态度 ②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 ③对确立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④能够在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从来都不是“唯生产力论”,而是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产劳动异化的根源。生产劳动异化指“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其结果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积累。无产阶级革命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创立17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经历过辉煌,也陷入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低潮;西方资本主义也经历了多次重大危机,并且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事实不仅没有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反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仍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1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70多年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先后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呈现出来。回望探索复兴之路的艰辛历程,中国人民经历了从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伟大转变,在探索中国道路的历史过程中坚定了自信。前进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论证为什么要坚定道路自信。(1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首2024年,中国航天成绩耀眼;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的征程令人期待,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天舟九号蓄势待发;中国航天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注入“推进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强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旗帜的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中国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在科学的大道上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积淀了深厚的航天文化,造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我们沿着正确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极践行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思想,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全国上下一盘棋,为实现航天梦凝聚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航天工程创造奇迹的密码。(16分)





参考答案
1.D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不是历史的进步,归根结底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B排除。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C排除。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依据是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D正确。
2.D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道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的不同地位,没有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重要性,①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了全面混乱状态,②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观点表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地位,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因生产资料占有不同而不可调和,③④符合题意。
3.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①表述错误。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包括当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探索出了适合不同国家的特色路径,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②③符合题意。各国都要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和普遍原理,抛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④错误。
4.C 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些成就的取得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②③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使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到目前,中华民族也未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①排除。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错误。
5.C 材料反映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④不符合题意。依靠群众,建立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独创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②符合题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③符合题意。
6.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的生动实践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①②符合题意。学习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以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为根本遵循,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独立于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④错误。
7.C 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这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成就,①不符合题意。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成就,④不符合题意。②③符合题意。
8.D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①错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正确。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只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牢牢把握历史主动,④正确。
9.C 我国已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但还未进入前列,①不选。3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提升,我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②④入选。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③不选。
10.A 透过“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可以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①正确。“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④错误。
11.C 材料表明比较别人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审视自己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本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②④入选。回看过去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是连续的,没有间断,①错误。科学社会主义探索需要结合现有发展阶段,而不是超越现有发展阶段,③不选。
12.B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不符合题意。①④正确。
13.B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这说明航天梦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接力奋斗,①符合题意。航天梦凝聚的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人民,②说法错误。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说法错误。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表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④符合题意。
14.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材料中强调的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正是人民幸福的具体体现,与中国梦的本质高度契合,①正确。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材料充分彰显了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人民的生活幸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②正确。实现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这一愿景,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包括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们,而不仅仅靠新时代青年来实现,③排除。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力,而材料主要表达的是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期望和关怀,没有直接涉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路径,④错误。
15.A 我国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①②正确。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③排除。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④错误。
16.A 由材料可知,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态度,①②正确。党的长期执政基础早已确立,③与题意不符。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不是伟大斗争,④错误。
17.【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可运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知识,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必然要发生变革,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要取代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6分)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导致经济危机。(4分)③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生产劳动的异化,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生命力。(4分)④资本主义终将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个过程漫长,但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4分)
18.【解析】本题的设问可转换为论证我国坚持道路自信的原因,需要调用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相关知识,从分析说明角度作答。
【答案】①党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4分)②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分)③党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分)④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6分)
19.【解析】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可运用改革开放、“四个自信”的知识,说明中国航天工程创造奇迹的密码。
【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中央高度重视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将航天梦和强国梦统一起来。(3分)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航天工程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凝聚全国力量,开创航天事业的辉煌。(4分)③不断壮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注入“推进剂”。(3分)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在实践中造就了航天文化与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航天事业之中,为实现航天梦与中国梦作出重大贡献。(3分)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促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