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通辽二中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学科试题班级: 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Ca:40 O :1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B.冰雪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改变D.冰与水混合后得到混合物2.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位于第三周期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3.“微粒观”是一种化学观念,在化学符号5SO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 ( )A.2 B.3 C.4 D.54.《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化学式为C16H18O9)。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原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绿原酸由绿原酸原子构成C.一个绿原酸分子由43个原子构成 D.绿原酸不属于氧化物5.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分类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因此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转化观:化合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分别放入燃烧的木条B 中药熬煮后去除其中的药渣 纱网过滤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D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 煮沸7.当前,氨气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 B.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C.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2)关于下述变化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有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C、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不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9.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C.园林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可节约用水 D.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又要防治水体污染(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如下图所示。净水方法、分别是 、 。(3)自来水中因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是硬水,写出镁离子、钙离子的离子符号 、 。(4)电解水实验,辨识水的组成。实验中,两个电极上都会产生气泡。如图1所示,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说明是氧气,经验证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此实验可证明水是由组成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5)二氧化氯()是净化饮用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净水剂,如图是用二氧化氢净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丙为氩酸(),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图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②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6)光催化分解水: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燃料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X由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则X的化学式为 。三、科学探究(每空1分,共9分)1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进行实验】实验一: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里锻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二: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实验三: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三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碳酸钠) A B(1)实验一中若放入锡的质量为m克,密闭容器内氧气的质量为n克,则生成的氧化锡的质量可能______克(填序号)。A.等于m+n B.大于m+n C.小于m+n(2)分析实验三中的三个实验。实验A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 (填“左”“中间”或“右”),原因是 。实验B中,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等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观察到 ,其原因是(用符号表达式说明)。(3)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 。【拓展迁移】利用如图装置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定性实验】(4)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5)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 元素(填写元素符号)。(6)实验结束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得出结论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定量实验】(7)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34.2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52.8g二氧化碳和19.8g水,则34.2g蔗糖中氧元素质量为 g。【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四、计算分析题(每空1分,共2分)11.如图是某儿童钙片的说明书中的部分信息。已知碳酸钙【CaCO3】可以作为补钙剂,儿童适量补充钙元素可以促进骨骼生长。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按说明书服用,儿童每天实际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