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高二年级9月份月考地理试卷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C C D C C B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C B D A A B A C1.A 2.B 3.C【解析】1.根据材料“地球北极点俯视图”和题干信息“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可知,OB经线为160°E经线,则甲地所在经线为155°W经线。根据材料“2023年7月28日20:00正式开幕”可知,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7月28日20:0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155°W位于120°E以东85°,因此两地相差5小时40分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置更靠东则时间更早,时间计算秉持“东加西减”的原则,因此155°W时间为新的一天的1:40。结合所学知识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自西向东过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一天。因此155°W的地方时为7月28日1:40,A正确,排除BCD,故选A。2.由图中可知,甲地更加靠近北极点,故其纬度更高,所以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地;两地都不位于极点,故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B正确,排除ACD,故选B。3.图中线穿过极点,该弧线是位于北半球的部分经线圈,而该日为7月28日,晨昏线不与经线圈重合,A错误。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20:00,乌鲁木齐(87°E,43°N)地方时为17:48,7月28日北半球为夏季,此时尚未日落,故不可能星光璀璨,B错误。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20:00,新奥尔良(90°W,30°N)地方时为6时,7月28日时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日出早于6点,此时新奥尔良已经日出,C正确。北京时间为20:00时,180°经线与零时经线重合,因此全球处于同一天,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4.C 5.D 6.C【解析】4.根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根据经度分布规律,东经度自西向东度数不断增大,西经度自东向西度数不断增大,由此判断①地是165°E, ④地是165°W,所有东时区的时间都比西时区要早,所以,①地比④地地方时和区时均早22小时,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5.读图可以看出,图中③地位于180°经线上,但是位于国际日界线西侧,因此,自西向东短时间经过180°经线,日期不会改变。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的区时,所以短时间跨过180°经线后区时也不会改变,D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6.若某时刻①地地方时为6月30日23时,2小时后为7月1日1时,A错误;②地地方时比①地早半小时,某时刻其地方时为6月30日23时30分,2小时之后为7月1日1时30分,B错误;③地地方时比①地早1小时,应为7月1日0时,2小时之后为7月1日2时,C正确;根据前面第1题分析可知,①地地方时和区时比④地早22小时,④地某时刻的区时应为6月30日1时,2小时后,为6月30日3时,D错误。所以选C。7.C 8.B 9.B【解析】7.“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行的距离是八万里即4万千米。赤道的长度最长,约4万千米,则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丙位于赤道上,C正确;甲乙位于20°N附近,AB错误;丁位于20°S,D错误。故选C。8.北半球地区,水平运动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朝其运动方向右侧偏转,甲乙位于北半球,应该向运动方向右侧偏转,B正确,A错误;丙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C错误;南半球地区,水平运动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朝其运动方向左侧偏转,丁在南半球,应该向运动方向左侧偏转,D错误。故选B。9.昼夜交替的原因就是地球的自转,由于地球存在昼夜现象,加上地球自身也不停地自转,所以昼夜就会发生交替,B正确;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照不到的,只能是黑夜,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A错误;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CD错误。故选B。10.C 11.B 12.C【解析】10.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FON,C对。其它角不是两个平面的夹角,A、B、D错。故选C。11.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4°,热带的范围变为24°N-24°S,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为24°N(S)-66°N(S),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为66°N(S)-90°N(S),范围扩大,A错误,B正确;夏至日太阳直射24°N,芜湖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芜湖的昼长变长,C、D错误;故选B。12.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2°N,与现在比更靠南,温带地区包括芜湖夏季平均气温更低,A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22°S,与现在比更靠北,温带地区包括芜湖冬季平均气温更高,C正确;温带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小,B错误;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缩小,低纬度获得热量更多,高纬度获得的热量更少,高低纬度间的年均温差变大,D错误。故选C。13.C 14.B 15.D【解析】13. 当C点与N点重合时,晨昏线过极点,此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长江口海水盐度不是最低,最低时是在6月,A错;南极的中山站正值科考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不是春秋分,B错;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北京的纬度约40°N,故正午太阳高度为50°,C正确;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是1月初,D错。选C正确。14.当D点所在的经线为60°E,C点与D点重合,说明极昼(夜)的范围到D纬度;又与N之间的距离最大时,D的纬度是66.5°N,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或夏至日;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一定是(23°26'S,120°W),太阳直射点也可能是(23°26'N,60°E),A错;若此时是夏至日6月22日,120°W是12:00,北京时间120°E可能是6月23日的4:00,B正确;若是夏至日,C地此时出现极昼,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0°;若是冬至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0,C错;若是冬至日,D地昼长为0小时,D错。选B正确。15.若AB两点的经度差为90°,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0时,那么D的地方时也是0:00;则A点的时间较D晚3小时,A刚好在昏线上应是21:00,B在晨线上是3:00,则A的昼长=(21-12)×2=18小时。选D正确。16.A 17.A 18.B【解析】16.在未发生地层倒置等特殊情况下,下部地层老,上部地层新,故图中地层从老到新的顺序依次为D2、D1、D 、C 、C 、T 、T 、T 、K、R,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最初地壳下沉,利于接受沉积,形成下部较老的地层(如D 、D 等);地壳抬升后,地层出露地表,受到侵蚀作用;接着地壳再次下沉,地层接受沉积,形成上部较新的地层(如T 、T 等),所以该地经历的地质过程是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由图可知,D 与D 地层之间存在不平整的界面,这是沉积间断的标志,很可能是在D 地层形成后,该地区地壳抬升,地层出露地表,经历了长期的风化剥蚀,之后地壳下沉形成D 地层,B正确;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岩层等特殊地层,图中未体现,A错误;板块碰撞多形成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图中无相关信息,C错误;频繁的地震活动不一定会形成地层接触关系,D错误。故选B。19.A 20.C【解析】19.溶洞的发育与地壳运动和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在稳定的地壳运动时期,地下水位相对稳定,有利于水平溶洞的发育;当地壳抬升时,地下水位下降,可能会形成竖井等垂直洞穴。从图中可以看到,上洞先发育,此时地壳处于稳定状态,地下水位稳定,形成水平洞穴;之后地壳抬升,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竖井;接着地壳又处于稳定状态,地下水位再次稳定,发育下洞。所以地壳运动状况的变化是稳定—抬升—稳定,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由图示可知,岩层向池武溪流域方向倾斜,由于地壳的挤压抬升,使得让水沟比池武溪的海拔高,让水沟的水流沿岩层间裂隙流向池武溪的过程中,溶蚀白云岩,形成地下河;地下河河道因受长期持续溶蚀,使其河道扩大,地下暗河的河床不断下切侵蚀,最终让水沟水流完全从地下河流向池武溪,发生河流袭夺。因为袭夺了让水沟的水流,所以池武溪的流量会增大,①正确;袭夺后,池武溪的落差等情况未提及有明显使流速减慢的因素,②错误,AB错误;袭夺了让水沟的流域,所以池武溪的流域面积扩大,③正确,C正确;袭夺后,池武溪的支流应该是增多,而不是减少,④错误,D错误。故选C。21.(1)曲山至黄家坝河段流向由向西南流动转向向东北方位流动。通口河发生溯源侵蚀,最终切穿分水岭,通口河和古都坝河相通形成新的水系;由于擂鼓附近地壳断裂抬升,导致黄家坝河床海拔较擂鼓低,古湔江转而流向海拔更低的黄家坝。(2)利:青莲地区水量加大,水源增多,更有利于农业发展;水量加大,水位上升,利于该地内河航运的发展;弊:水量加大,更易导致洪涝灾害。22.(1)分选性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2)①海拔高,温度低,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利于冰川形成;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活动活跃,岩石破碎(或高原及高山上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烈,岩石易风化成碎屑);③受全球变暖影响,冰川消退。(3)利:提供水资源;成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可发展旅游业。 弊: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掩埋道路,阻塞交通。23.(1)角速度:均相等;线速度: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太原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2)多雷电、强降雨天气;沿海,湿度大,云雾多,能见度较低;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雨季长;易受台风等灾害影响。(3)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24.(1)(2)阳台被遮挡的时间范围为12月3日至1月10日;12月3日至12月22日(冬至日),武汉昼短夜长,且昼不断变短夜不断变长;12月22日(冬至日)至1月10日,武汉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3)夏季晾衣架下放绳索长度最长;冬季晾衣架下放绳索长度最短。武汉在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阳台上阳光照射范围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阳台上阳光照射范围大。(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常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二9月份月考地 理 答 题 卡学校 班级姓名 考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1题(8分)(1)(2))(22题(14分)(1)(2)(3))(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3题(16分)(1)(2)(3))(24题(12分)(1)(2)(3))常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二9月份月考试题地 理请注意: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20=50分)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于2023年7月28日20:00正式开幕。下图为成都大运会开幕时地球北极点俯视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则此时甲地的当地时间为( )A.7月28日1:40 B.7月28日13:40C.7月28日3:00 D.7月28日15:00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转角速度甲小于乙 B.自转线速度甲小于乙C.自转线速度甲大于乙 D.自转角速度甲大于乙3.成都大运会开幕时( )A.图中线可能是晨昏线 B.乌鲁木齐(87°E,43°N)星光璀璨C.新奥尔良(90°W,30°N)已经日出 D.全球新旧一天之比为1∶12图中相邻经线之间的经度差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①地比④地( )A.地方时晚2小时 B.区时早2小时C.地方时早22小时 D.区时晚22小时5.当一艘轮船由西向东短时间跨过③地时( )A.日期减1天,区时不变 B.日期加1天,区时减1小时C.日期减1天,区时加1小时 D.日期不变,区时不变6.若某时刻①地地方时为6月30日23时,则2小时后( )A.①地区时为6月31日1时 B.②地地方时为6月30日23时30分C.③地地方时为7月1日2时 D.④地区时为7月1日3时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初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描述的地理现象在图中哪个地方可以实现( )A.甲 B.乙 C.丙 D.丁8.图中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9.以下地理现象中,只受到地球自转影响而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D.极昼极夜现象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其变化范围约为22°00′到24°30′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0.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C.∠FON D.∠TON11.假设图中黄赤交角变为2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扩大 B.地球上寒带的范围将扩大C.夏至日芜湖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D.夏至日芜湖的昼长将比现在短12.黄赤交角大小影响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时空分配。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若黄赤交角变为22°,该地可能( )A.芜湖夏季平均气温更高 B.温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变大C.芜湖冬季平均气温更高 D.高低纬度间的年均温差变小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a、b弧线相交于A、B两点,D、C两点分别为a、b弧线上劣弧AB的中点,N为极点,读图回答下题。13.为C点与N点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口海水盐度最低 B.南极的中山站正值科考最佳季节C.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14.当D点所在的经线为60°E,C点与D点重合,且与N之间的距离最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120°W) B.北京时间可能是6月23日4时C.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定等于0° D.D地的昼长一定不等于0小时15.若AB两点的经度差为90°,此时C点的地方时为0时,则该日A的昼长为( )A.12小时 B.21小时 C.3小时 D.18小时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展示了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地层从老到新依次排序为( )A.D 、C 、T 、K B.K、T 、C 、D C.T 、D 、K、C D.C 、D 、K、T 17.图示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A.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B.地壳抬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下沉—侵蚀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地壳下沉D.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18.图中D 与D 地层之间呈现的接触关系,反映出该地区在相应地质时期可能经历了( )A.大规模的火山喷发 B.长期的风化剥蚀C.强烈的板块碰撞 D.频繁的地震活动地下袭夺是岩溶区特有的现象。贵州遵义双河溶洞主要发育在白云岩(沉积碳酸盐岩)地层中,洞道复杂,水平洞道与竖井并存,旱洞与水洞并存。该溶洞系统的发育区域内地壳经历了多次稳定或抬升,引起地下水位变化。考察发现,让水沟和池武溪之间存在明显的袭夺现象。下图为两河袭夺区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示上洞、竖井、下洞发育过程中,地壳运动状况的变化是( )A.稳定—抬升—稳定 B.稳定—抬升 C.抬升—稳定—抬升 D.抬升—稳定20.袭夺后,池武溪水文和水系特征的变化是( )①流量增大 ②流速减慢 ③流域面积扩大 ④支流减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二、综合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称为河流袭夺。袭夺发生后会改变原来水系的分布状况,重新组合成新的水系,部分河流流向也会发生变化。下图示意四川省北川湔江水系流向演化过程,其中擂鼓附近地壳断裂抬升。(1)指出湔江水系演化过程中曲山至黄家坝河流流向的变化,简述其流向发生转变的过程。(4分)(2)分析新水系形成后对青莲地区产生的影响。(4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石冰川是在高山地区出现的岩石碎块和冰的混合体沿着谷地或者坡地缓慢移动而形成的巨大舌状或叶状堆积体,岩石碎块主要来自谷壁崩塌物、岩石风化物和冰碛物,冰主要来自冰川未融化部分或雪水、雨水凝结。与洁净冰川相比,石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弱。石冰川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山和青藏高原地区。材料二:图 1 为石冰川结构示意图,图 2 为石冰川景观照片。(1)指出石冰川岩块堆积物的主要特点。(4分)(2)分析青藏高原石冰川的形成原因。(6分)(3)说出全球变暖背景下石冰川融化可能带来的影响。(4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四大航天基地示意图,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材料二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等条件影响。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1)比较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4分)(2)从气象、气候条件方面,分析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窗口窄的原因。(6分)(3)酒泉是“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基地,临近的内蒙古四子王旗是回收基地。试分析回收基地选址四子王旗的原因。(6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武汉(30°N,114°E)的李先生家住高层楼房的一楼。生活中他发现,有一段时期阳台正午阳光被南面楼房遮挡,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月10日才结束。下图示意李先生在阳台安装的垂直伸缩式晾衣架。(1)1月10日,太阳直射18°S附近,请在下图中绘制该日武汉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标注日出、日落、正午太阳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数值)。(4分)(2)说出李先生家阳台正午阳光被遮挡的时间范围,并分析该时段当地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4分)(3)在尽可能少下放绳索长度的情况下,为获得较好的晒衣效果,请说出李先生家晾衣架绳索下放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高二年级9月份月考地理试卷答案.docx 地理 答题卡.docx 常宁市第一中学2025年高二9月份月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