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检测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5一2026学年度上期10月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
球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⑤自转的方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90W
90°E
09
09



A.①
B.②
C.③
D.④
通过经纬网可以确定地图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还可以判断方向、计算距离等。下图是经
纬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0
3.图中M区域位于()
a
b
20°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M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d
4.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间经纬线实际长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B.ab>cd
C.acD.ac>bd
5.c点位于b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不仅是人类探索宇宙
的“超级眼晴”,也是中国从天文大国迈向天文强国的里程碑。图右示意“中国天眼”附近地
试卷第1页,共8页
区等高线地形,某中学天文观测小组在该地区举行观测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401080
1000
1040
1000
1080
1000
960
-920
1040
1120
*.880

108
1040
中国天眼
1080
1000
1120
0801040
10001040
0200W
880等高
27℃
日出:6:02日落:19:50
9中国天眼2539N,10651'E
6.建在山顶的瞭望台与“中国天眼”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00米
B.300米
C.350米
D.400米
7.据图可确定()
A.从瞭望台向西北方向可看到“中国天眼”B.路线②比路线①坡度较缓,步行更省力
C.观测小组在此活动期间为冬季
D.“中国天眼”地形部位为山谷
下图为地球运动的部分要素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星

赤道平
地球轨道平面
(黄道平面)
南极
黄赤交角
8.当太阳从①处方向直射地球时,北半球上的节气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若α角增加一度,则()
A.黄赤交角增加一度
B.热带范围增加两度
C.南温带范围增加两度
D.北寒带范围扩大两度
10.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四个城市中,该日白昼时间
最长的是()
A.伦敦(约52N)
B.罗马(约42N)C.开罗(约30N)D.东京(约36N)
试卷第2页,共8页高二地理10月月考参考答案及解析
C【详解】地球仪不发光也不透明,随着地球仪自转,利用灯光可以观察地球仪表面呈现昼夜半球的更替,反映昼夜的更替,①正确。四季更替主要是地球公转所形成的结果,图中无法显示,②错误。运动物体的偏向需要在地球仪上放置运动的物体,图中无法显示,③错误。随着昼夜的更替,地球仪上进入白天的时间不同,出现地方时差异,图示信息可以显示,④正确。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用地球仪演示,⑤正确,综上,C正确,ABD错误。
2.B【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A图是从南极点上空的地球自转俯视图,其自转方向应是顺时针,图中所示为逆时针,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值向东减小,东经度数值向东增加,B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图示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B正确;C图为北极点上空的地球自转俯视图,其自转方向应是逆时针,图中所示为顺时针,C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值向东减小,东经度度数向东增加,D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图示自转方向,东经度减小,D错误。故选B。
3.C 4.A 5.D
【解析】3.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M点的经度范围是0°-20°W,纬度范围是0°-2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M区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纬度差相同,其间经线的长度相同,故ac与bd段经线长相等,即ac=bd,CD错误;经度差相同,其间纬线的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故cd>ab,A正确,B错误。故选A。 5.从南北方向看,c点位于赤道(0°纬线),b点位于20°N,所以c在b的南方;从东西方向看,c点位于20°W,b点位于0°经线,20°W在0°经线的西方,所以c在b的西方。综合起来,c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B 7.B
【解析】6.首先看等高线图,瞭望台所在等高线数值,结合图中等高距(可通过相邻等高线数值差判断,图中相邻等高线差值为40米),瞭望台海拔在1120 1160米之间。“中国天眼”位于闭合等高线内,其海拔在840 880米之间。相对高度的计算是用瞭望台的海拔范围减去“中国天眼”的海拔,即1120 880=240米,1160 840=320米,所以相对高度在240 320米之间。B选项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7.根据等高线图,“中国天眼”位于瞭望台的东南方向,不是西北方向,A错误;图中显示路线②经过的等高线更稀疏,坡度更缓,步行更省力,B正确;图中显示日出时间为6:02,日落时间为19:50,昼长约13小时48分,昼长夜短,不是冬季(冬季昼短夜长),C错误;“中国天眼”所在区域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洼地,不是山谷,D错误。
8.D 9.C
【解析】8.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从①处方向直射时,太阳直射光线位于南回归线,故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D正确;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C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错误,故选D。
9.读图α角为黄赤交角的余角,若α角增加一度,则黄赤交角减小一度,热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减少两度,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范围各缩小一度,南北半球温带(回归线到极圈)范围各增加两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A 【详解】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应该是夏至日,6月22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四地中伦敦纬度最高,昼最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C 12.C
【解析】11.结合材料可得,C位于赤道,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E点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③正确,C正确。①②④都是向右偏转,位于北半球,ABD错误。故选C。
13.A 14.C
【解析】13.第39次南极考察队预计4月上旬回国,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A正确;此时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北移,并非赤道以南南移,B错误;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近日点)最快,7月初(远日点)最慢。4月上旬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错误;地球自转速度(角速度、线速度)相对稳定,不随季节变化,D错误。故选A。
14.除极点外,各地自转的角速度都是15°/小时,AB错误;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极点为0,与中山站(69°22'S)相比,长城站(62°13'S)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C正确,D错误。故选C。
15.D 16.A 17.C
【解析】15.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部分为9月15日,非阴影部分为9月14日,根据日期变更规律,0时经线东侧为新的一天,180°经线西侧为旧的一天,根据自转方向可知,BN为180°经线,则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经线,则C所在经线度数为135°E,为东九区的中央经线。A所在经线读数为90°W,为西六区的中央经线,两时区相差15小时,故A点比C点晚15个小时,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部分为9月15日,非阴影部分为9月14日,根据日期变更规律,0时经线东侧为新的一天,180°经线西侧为旧的一天,根据自转方向可知,BN为180°经线,则另一条日界线为0时经线,A正确,B错误;B点所在的经线与0时经线相差135°,时间相差9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可知,B点地方时为9时,B点位于赤道,故不可能日出或日落,CD错误。故选A。
17.由图可知,C点所在的经线与0时经线相差90°,时间相差6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规律可知,C点地方时为6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A 19.B
【解析】18.根据表中信息计算可知,雾灵山在①、②、③、④四个日期的昼长分别是9小时28分、11小时30分、15小时02分、9小时48分。材料表明,雾灵山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冬至日时白昼时间最短,因此当地昼长越短,直射点越靠近南回归线,四个日期中①昼长最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南回归线,因此A符合题意,A对,排除BCD。故选A。
19.8月某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包括雾灵山在内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雾灵山位于直射点以北,正午时太阳在当地正南方。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0.A 21.B 22.B
【解析】20.要确定飞机沿最近航线的飞行方向,需结合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利用大圆航线的原理分析。上海和旧金山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圈,也不在同一纬线上,两地的大圆航线劣弧段向北极点凸出,飞行方向需先“靠近北极点”,再“远离北极点”。上海的经纬度是(31°N,121°E),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经纬度是(37°N, 121°W)。从纬度上看,旧金山37°N比上海31°N更靠北,旧金山(121°W)在上海(121°E)的东方,所以初始阶段,飞机需要向东北方向飞行靠近北极点,之后向东南方向飞行到达旧金山,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要计算航班实际飞行时长,需先明确两地的时区差异,再结合出发和到达的当地时间来推导。根据材料可知机票上的时间均为当地官方使用的时间,上海采用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旧金山采用西八区的区时(120°W的地方时)。题目中提到旧金山采用夏令时,时间拨快了1小时。机票上到达旧金山的时间是7月20日08:40(夏令时),所以需要先转换为当地正常区时:08:40-1小时=07:40(7月20日)。东八区与西八区的时区差为8+8=16小时,即上海时间比旧金山时间早16小时,因此当上海时间7月20日12:10出发时,旧金山当地(西八区)的时间为:7月20日12:10-16小时=7月19日20:10,到达旧金山当地时间为7月20日07:40,飞行时长为11小时30分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7月处于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整体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上海(31°N)和旧金山(37°N)都位于北半球,且旧金山纬度更高,旧金山的黑夜更短,因此飞机从上海飞往旧金山,途中黑夜时间整体趋势是变短,B正确,CD错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此时晨昏线会以相反的方向(自东向西)移动,晨昏线“移动”的速度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小时),从上海到旧金山的飞行约11.5小时,11.5小时内晨昏线向西跨越的经度为172.5°,上海到旧金山跨越的经度为118°,晨昏线跨越的经度超过飞机飞过的经度,即移动的晨昏线一定会“碰到”飞机路线,飞机会短暂进入黑夜,不可能全程始终处于白天,A错误;故选B。
23.A 24.C
【解析】23.D因为最外圈为晨昏线,在晨昏线上,无论是晨线还是昏线,太阳高度都相等,均为0°,故A、C、P三点的太阳高度相同,A正确;根据图中0°纬线(赤道)位置靠近A点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点出现极夜,C点出现极昼,P昼长夜短,B错误;三地不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不同,C错误;三地昼夜长短不同,日出时间不同,D错误。故选A。
24.读图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季,江淮地区梅雨出现在夏季,A错误;极地科学考察应当在所在半球的
夏季,B错误;我国冬季冷空气活跃,寒潮频发,C正确;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在夏季,D错误。故选C。
25.B 26.D
【解析】25. 11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隔25个小时再次观测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由楼影方向可知该地区在北半球),楼影长度增加,所以应该照射在三层以上(一天的变化不会特别大)。由于现在时间为正午,25小时后观察为第二天的下午1点,太阳向西,则影子在东部。根据选项排查,四层东部符合标准。故选B。
26.根据资料可知,在接下来的一个月(11月22日至 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逐渐移向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季。冷饮畅销期通常在夏季,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处于冷饮滞销期,A错误。北半球冬季,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B错误。澳大利亚为南半球,冬小麦的种植时间为3—5月,C不符合。四川省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逐渐移向南回归线的过程中四川省白昼时间逐渐减小,并且昼短夜长,D正确。故选D。
27.B 28.B
【解析】27.读图可知,该地全年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且正午太阳方位相同,说明该地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7°,该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与α之和,设该地二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由此可得,H最大=α+H,又因为最大太阳高度角与最小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7°,所以α+H-β=47°,即8+H=47°,则H=39°,二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当地纬度互余,计算可得,该地纬度为51°,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由上题计算可得,该地位于51°N,冬季该地昼短夜长且昼短于上海,日出时间比上海晚,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值与上海相同,均为47°,B正确;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夜长短差值相等,C错误;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该地线速度小于上海,角速度相同,D错误。故选B。
29.D 30.A
【解析】29.正午太阳光线与窗户的夹角越小,室内正午太阳光照的面积越大,由此可知,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23.5°S。全球昼夜平分为春秋分,A错误;根据前面分析,B、C错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故选D。
30.济南与福建相比,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更小。为了在济南实现相同的遮阳效果,需要调整遮阳板以遮挡更倾斜的阳光。因而在设计时,若安装高度不变,应加长遮阳板;若遮阳板长度不变,应降低安装高度。这样能有效阻挡太阳高度角较小的阳光,保持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CD错误,A正确;故选A。
31.(1)ABCD
(2) 赤道 春分 12
(3)南、北回归线
(4)白昼越来越长;正午影子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等。
32.(1) 夏至 (23°26′N,150°W)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66°34′S~90°S)
(2) 66°34′ d,
(3)14
(4)7:5
33.(1)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7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此地位于40°N,应早于6:00日出,比赛开始时间7:30在日出之后,应该能看到太阳。
实际没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7:30太阳大致位于起点的东南方,且太阳高度较小;而东南方向的山地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山地可能阻挡了太阳光线。
(2)看不到,因为点标2和3之间存在凸坡。
(3)点标1;理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东北方向;从方向上看点1位于村庄东北,符合题意;点标3位于村庄西北,不合题意。一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地理答题卷
33.(12分)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注意事项
(正面铜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单选题
1[A][B][C][D]
6[A][B][C][D]
1I[A][B][C][D]
16[A][B][C][D]
21[A][B][C][D]
2[A][B][C][D]
T[A][B][C][D]
12[A][B][C][D]
17[A][B][C][D]
22[A][B][C][D]
3[A][B][C][D]
8 [A][B][C][D]
13[A][B][C][D]
18[A][B][C][D]
2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19[A][B][C][D]24[A][B][C][D
5[A][B][C][D]
10[A][B][C][D]15[A][B][C][D]
20[A][B][C][D]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J[B][C][D]
30[A][B][C][D]
解答题
31.(14分)
(1)
(2)
(3)
(4)
32.(14分)
(1)
(2)
0
5
(3)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