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数学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A. B. C. D.2.下列各图中,作边上的高,正确的是( )A. B. C. D.3.某大学生利用手机看球赛期间,把手机放在一个支架上面,如图,此手机能稳稳放在支架上利用的原理是( )A.对称性 B.三角形具有稳定性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三角形的内角和为4.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5.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的依据是( )A. B. C. D.6.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是中线.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 C. D.7.如图,,点D在边上,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8.如图,的度数是( )A. B. C. D.不确定9.如图,在等腰直角中,,,点F为上一点,连接,过点C,B分别作于点D,交的延长线于点E,若,,则的长为( )A.2 B.3 C.4 D.510.某校八年级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出如下两种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方案 乙方案如图1,先在平地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再连接,,并分别延长至D,至E,使,,最后测出的长即为A,B的距离. 如图2,过点B作,再由点D观测,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这时只要测出的长即为A,B的距离.A.甲的方案可行,乙的方案不可行 B.甲的方案不可行,乙的方案可行C.甲、乙的方案均可行 D.甲、乙的方案均不可行11.如图,平分,点A,B是射线,上的点,连接.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C,交于点D;②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③作射线,交于点P.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12.如图,已知平分,平分,,,下面四个结论:①平分;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x,3,5,则三角形的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如图,欲证,若,请再添加一个已知条件是________.15.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合作探索平行线的特征,小智用直角三角尺和直尺(相对两边缘平行)摆成图1的形状,直角三角尺三条边与直尺的边缘分别相交成,,(如图),其中,,,小勇用量角器测得,请你帮忙算一算,的度数是________.16.如图,在中,,M、N、K分别是,,上的点,且,.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17.如图,在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的中点,且,则________.18.如图,,,,点P在线段上以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上由点B向点D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则当与全等时,点Q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7题,共66分)19.(7分)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求证:.20.(8分)如图,在中,是高,,是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O,,.求和的度数.21.(10分)如图,已知,,相交于点M,,.(1)求证:.(2)求证:.22.(8分)如图,地块中,边,.(1)尺规作图:现要在地块中修建绿化带,使是的角平分线,请作出,保留作图痕迹;(2)若地块的面积为320,求地块的面积.23.(9分)如图,小亮站在河边的点A处,在河的对面(小亮的正北方向)的点B处有一电线塔,他想知道电线塔离他有多远,于是他向正西方向走了30米到达一棵树下的点C处,接着再向前走了30米到达点D处,然后他左转向南直行,当小亮看到电线塔,树与自己现处的位置E在一条直线上时,他共走了140米.求小亮在点A处时他与电线塔的距离.24.(12分)如图所示,,P是的中点,且平分,连接.(1)试说明平分;(2)线段与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5.(12分)在四边形中,,,,E,F分别是,上的点,且,试探究图1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1)小亮同学认为:延长到点G,使,连接,如图1,先证明,再证明,则可得到,,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2)如图2,在四边形中,,,E,F分别是,上的点,,(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