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 检测(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体积X2(气)和3体积Y2(气)化合生成2体积的气体化合物,则该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Y3 B.XY C.X3Y D.X2Y32.向盛适量冷水的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取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分析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分析及结论A 钠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钠的密度比水小B 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反应放热,钠的沸点低C 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产生的气体不均匀,推动小球四处游动,反应剧烈D 溶液变红 产生了碱性物质:Na+2H2O=NaOH+H2↑3.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 B C D用品有效成分 NaCl NaClO用途 调味品 发酵粉 制氧剂 消毒剂4.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是A.剩余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B.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同一实验橱内D.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置于避光阴凉处5.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为剧烈B.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C.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Na2CO3D.将Na投入FeSO4溶液中可置换出Fe6.下列对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毒的黄绿色气体 B.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C.液氯可储存在钢瓶中 D.活泼的非金属单质7.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B.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分子存在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存在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8.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A. B. C. D.9.对于1mol 和CO的混合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密度为1.25g/L B.含有14mol质子 C.质量为28g D.共有NA个分子10.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原子数为B.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C.常温下,58.5gNaCl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D.标准状况下,22.4L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1.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A.2H2+O22H2O B.2H2O2H2↑+O2↑C.2CO+O22CO2 D.H2+Cl22HCl1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氢气不需要验纯B.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C.燃烧的火焰呈蓝色D.燃烧时,瓶口上方有盐酸烟雾生成13.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Cl2 ②H2 ③N2 ④CO2 ⑤O2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④③① C.①④⑤②③ D.②③⑤④①14.某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氯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三者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水的pH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减小,说明光照可减少氢离子的浓度B.从图中相关曲线变化可知在光照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C.氯水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存在Cl2、HCl、HClOD.由图1可知在光照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15.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个数之比为2:3 B.密度之比为11:7C.质量之比为7:11 D.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1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12分)学习小组利用如下流程制备过氧化钠,并设计实验验证其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钠被氧化失去金属光泽,生成 (填颜色)的 。(2)流程中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淡黄色固体溶于冷水中,待固体全部反应后,仍可缓慢释放氧气。为探究固体溶解后溶液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向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填化学方程式)。(4)小组同学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后,误通入了干燥的CO2进行反应,将反应后固体产物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观察到有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生成。①产物中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可能为 (填化学式)。②根据实验,请写出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12分)化学计量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1)常温常压下,测得的体积为。①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的代数式表示)。②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标准状况下,2.24L HCl气体含有 个原子。(3)同温同压下,和的混合气体与的体积之比为5:1。①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②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③该混合气体中的质量为 g。18.(10分)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中,A、G均为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B为强碱,C溶液具有漂白作用,D为无氧酸盐,常温下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固体,反应①、②均可在常温下进行。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为保护环境需要对实验尾气进行处理,实验室常用反应①来处理尾气A,请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2)F可在潜水艇或航空器中作为氧气的来源。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A与石灰乳的反应原理 ,在工业上常用于制备漂白性物质;该物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失效的原因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9.(12分)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制备、收集氯气,并进行氯水中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Cl2。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除去Cl2中混有的HCl。装置Ⅱ中溶液a为饱和 溶液。(3)收集Cl2。装置Ⅲ中气体应该从集气瓶的 (选“m”或“n”)口进入。(4)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氯水中相关物质的性质探究。①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H2O,制得氯水。氯水呈黄绿色是由于其中含有 ;Cl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Ⅳ中试剂b为CCl4,可制得Cl2的CCl4溶液(Cl2可溶于CCl4,且不与CCl4反应)。取稀盐酸、新制氯水、Cl2的CCl4溶液,分别滴在三张红色纸条上,可观察到 现象,证明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作用。③验证氯水中HClO光照分解的产物。将装置Ⅳ广口瓶中的氯水转移至三颈瓶内,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瓶中(如图),用强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若能够证明氯水中HClO在光照下发生了分解反应,则图中纵坐标可以表示的物理量是 (填字母)。(注:酸性溶液中,c(H+)越大,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a.氯水的pH b.氢离子的浓度 c.氯离子的浓度 d.氧气的体积分数20.(9分)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它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①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②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不与氨气反应;③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活动探究一】探究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夹持仪器略去,下同)。(1)实验记录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① 点燃酒精灯,打开,关闭 试管中白色固体减少, 有二氧化碳生成② 打开,关闭 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有氨气生成③ 继续加热 试管中仍有固体 试管中有不分解的固体(2)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为 。【活动探究二】探究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3)按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气密性良好,A、C、D、E中的试剂均足量)。将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后进行加热。①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②装置C的作用是 ;③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以保证产生的气体被装置充分吸收。测定实验前后装置 (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测定氨气的质量:需调整上图中 (填装置字母序号)的连接顺序,另取一定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品质良好。【反思与评价】(5)活动探究二中,若没有装置E,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试题 第7页(共8页) 试题 第8页(共8页)2025-2026学年高一化学单元检测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A 2.C 3.C 4.A 5.D6.B 7.A 8.C 9.A 10.D11.C 12.B 13.D 14.B 15.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每空2分,共12分)(1) 白色 Na2O (2)2Na2O+O22Na2O2(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4) Na2CO3 4Na+3CO22Na2CO3+C17.(每空2分,共12分)(1) 0.2NA或1.204×1023 (2)1 (3)0.5 34.4 8.4(每空2分,共10分)(1) (2)(3)19.(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 (2)NaCl(3) n (4)(2分)(5)Cl2 Cl2+H2O=HCl+HClO(2分) 滴有新制氯水的红纸褪色,其他两种不使红纸褪色(或只有新制的氯水使红纸褪色) bcd(2分)20.(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9分)(1)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 (2)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3)二氧化碳 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D (4)C和D(5)偏大(2分)高一年级化学检测化学答题卡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考场 座号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第Ⅱ卷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笔迹清楚。 4.保持卡面清洁,严禁折叠,严禁做标记。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0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填涂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缺考 (考生禁填)(第Ⅰ卷 选择题 (用2B铅笔填涂)1[ A ] [ B ] [ C ] [ D ]6[ A ] [ B ] [ C ] [ D ]1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15[ A ] [ B ] [ C ] [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16、(12分)(1)①②17、(12分)(1)①②(2))(18、(10分)、19、(12分)(1)(2)①②(9分)①②①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枣庄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 高一化学检测卷答案用.docx 高一化学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