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诊断
语 文 试 卷
(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不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干涩(sè) 高邈(miǎo) 竦峙(chì) 咄咄逼人(duō)
B.莅临(lì) 棱镜(líng) 贮蓄(zhù) 蓬勃生机(péng)
C.静谧(yì) 喉咙(lóng) 吝啬(lìn) 披蓑戴笠(suō)
D.窠巢(kē) 着落(zhuó) 黄晕(yùn) 争先恐后(zhē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 花苞 潦亮 稀稀疏疏
B.造访 睫毛 草垛 毫不掩饰
C.健壮 宽敝 领略 多姿多彩
D.化妆 骄媚 粗犷 淅淅沥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荷花盛开的季节,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泛舟湖上欣赏美景。
B.花朵怒放着,树枝舒展着,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
C.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与建筑整体完美融合,花枝招展。
D.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D.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天的九寨沟风景区,是个万紫千红的季节。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他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D.造成你此次考试成绩下滑的原因,是因为你最近迷恋网络游戏。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太低, 。 , 。 , 。所以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①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 ②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
③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 ④有一定的肥田作用
⑤同时来年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
A.①⑤③②④ B.③⑤④②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⑤①②④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春》采用“总分”的结构,全文可分为“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景、情、理三者有机统一。
B.黄叶被风吹起,我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C.“花苞”“波浪”“果子”“斗笠”“田野”都是名词。
D.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7分)
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②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③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④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8.【副词之妙】请从①②两段中选择一段,说说加点的副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9.【语句之精】从第③④段母亲细微的动作神态和小心翼翼的举止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2分)
10.【景物之美】最后一段关于“菊花”的描写,有什么深意 (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4题。(共20分)
山里栗花开
李月玲
①我的家乡盛植栗树。栗花一旦绽放,便霸气十足地遍布整个县城的山坡、平地,遮住山绣球、山茉莉以及其他一切零星的野花。山里风大,栗花在苍翠间随风舞动,像翻滚的海浪,像漫天的繁星。
②栗子花香味独特,浓郁醇厚。这香气随风飘过山林,飘过田野,一直飘进农户家的院子里。“熏醉了,吃饱了,灌了一肚子香。”农人满面喜气地说。这个季节,他们要蹲在栗树下拔草,把树根周围的草清理干净,秋天好捡栗子。守着村里栗树林干活的农人,不少已是做爷爷的人了。
③我爷爷在世时,除去种地,每年都要打理进了城的儿女们的栗树。
④春天,儿女们匆匆回来,给栗树剪完枝,又匆匆地回市里。爷爷捡拾掉落一地的枝条,在栗树周围挖沟,撒上肥,期待着栗树茂盛地长起来。
⑤夏天,栗树开花前,再给栗树来一次修剪。待花落了,再施一次肥。
⑥秋天,成熟的栗子掉落,爷爷就拿起口袋,钻进栗子坡去捡掉落满地的果实。
⑦爷爷用栗果喂饱一个个口袋后,儿女们也差不多要回家,爷爷就拿出一部分栗子,炒着分给大家吃。
⑧一个月后的某天,我回老家看爷爷,他像以往那样看着我嘿嘿地笑,然后转身回屋,从柜子上拎起个塑料袋,把攒着的一大袋栗子送到我手里,里面居然是黄澄澄的、饱满的香甜栗仁!栗仁有十几斤。我知道,生栗子去皮很难,栗子表皮坚硬不说,栗仁外面还包裹一层茸毛软皮,极其难剥。这么多生栗仁,爷爷得用多少时间剥完呢 我眼眶酸胀,不敢再看爷爷热切的眼睛,只得抬头看向窗外的院子,耳边是爷爷絮絮的话。他说,给我留的栗子,他怕放坏了,天天睡觉前剥点……我抓住爷爷的手,他粗糙的手掌令人心疼。
⑨而今,虽然栗树仍像往年一样,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却没人拿着口袋等待栗子成熟落地、等着我们回家去拿了。父亲带领我们钻进栗子坡,捡拾掉落一地的栗果。我们猫着腰,循着栗果的踪迹,一颗一颗拾起,时间一长,腰酸得像缀上了秤砣。那时,我才体会到爷爷每年秋天捡栗子的辛苦。九十岁的爷爷每年要捡满好几袋,他的腰要疼多久呢 可我从没听过他抱怨。也许,当爷爷看到满地油亮可爱的栗果,想到儿女们回家来拿走满满几袋栗子,内心更多的是兴奋和欣喜吧。
⑩我们村种栗子年头不算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青龙板栗大量出口。那时同村有个叔叔在县里工作,每次回家都会讲邻村的板栗多么好吃、出口板栗多么赚钱。村里人听得满眼羡慕,后来在那个叔叔的帮助下购来栗树苗,在自家山坡、地里栽上了。如今,栗子产品已从单一的糖炒栗子发展到栗子罐头、冰栗子、栗子鸡……家乡人的生活里,栗子无处不在,就连新人结婚,也要在新娘的被角里缝进几颗饱满的大栗子和甜枣,祝福新人“早立子”。
爷爷总爱让我们猜谜语:刺猬猬,套红袍,红袍裹着毛绒袄,袄里睡个小胖小。这个谜语太简单了,我们都懒得应,但爷爷觉得他把我们难住了,得意地笑着。
栗花再开时,没人再给我们说这个谜底显而易见的谜语了。但萦绕在山间空气中的栗花香,总让我想起爷爷那袋如珍宝一般的栗仁。
我站在栗树林里,就像陪着爷爷。我们一起闻着栗花香,一起听着栗果掉落的声音。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8月17日,有删改)
11.【梳理事件】本文由“栗子”串联起记忆中的人与事。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有关爷爷的几件事,完成思维导图。(4分)
12.【赏析佳句】小语打算用圈点批注法对下列句子作批注,请你帮他完成。(8分)
(1)山里风大,栗花在苍翠间随风舞动,像翻滚的海浪,像漫天的繁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
(2)然后转身回屋,从柜子上拎起个塑料袋,把攒着的一大袋栗子送到我手里,里面居然是黄澄澄的、饱满的香甜栗仁!(从重音的角度设计朗读,并说明理由)
13.【理解情节】有同学认为第⑨段中“我”和父亲去捡栗子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 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4.【领悟主旨】小语说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改为《秋天的怀念》,小文说还是《山里栗花开》更好,你觉得呢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丙】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①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②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选自《陆绩怀橘》)
【注释】①袁术:人名,当时的大豪强。②怀:装到怀里。
1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儿子和女儿 B.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C.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D.欲怀而遗母 遗:给予,赠送
1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 下车引之 B.去后乃至 家祭无忘告乃翁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国时吴人也 D.相委而去 陆郎幼而知孝
17.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B.【乙】文通过刻画陈元方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敢于、善于维护自己的尊严的道理。
C.【丙】文中年仅六岁的陆绩外出做客,趁主人不注意,偷偷藏了三个橘子,让主人很生气。
D.【甲】【乙【丙】三文均短小精悍,都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主题思想、人物性格主要通过对话、动作揭示出来。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二)古诗阅读(共6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寓情于景,借“杨花”“子规”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杨花落尽”,时在春夏之交;“子规”悲啼,意在珍惜时光。
C.第二句直叙其事,“过五溪”表明了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D.王昌龄也叫王龙标,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地名来称呼一个人。
(2)李白的诗常以奇特的想象表情达意。请结合这首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7分)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东临碣石, 。(曹操《观沧海》)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曹操《观沧海》中,描写海边海浪翻涌、岛屿高耸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 。
(5)在古代,诗人常常借“飞鸟”来表情转意,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借大雁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名著阅读(共6分)
21.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学校将开展“读《朝花夕拾》,品味经典”读书节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完成以下小题。
(1)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2)《朝花夕拾》里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人物名字。
(1)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
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
(2)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喜欢使坏的妇人。她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
首饰变卖。
(3)他是鲁迅的私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的人。他对学生要求严
格,思想却比较开明。
五、语言运用(共8分)
22.班级开展了“歌唱四季之美”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1)小语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歌唱秋天”的文字,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有语病,请修改。(4分)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田里的稻子熟了,果园里的果子也熟了。【甲】农民伯伯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地收割金黄的稻谷,摘下红通通的苹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农忙结束后,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大人们开始聊着一年的收获,真是有着说不尽的快乐啊!秋天里,我们可以看到那金色的世界,【乙】大地穿上了厚厚的毯子,准备让它的儿女们过一个安适的冬天。
(2)下面是“四季诗朗诵”活动中主持人开场白的部分内容,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4分)
四季之美,美不胜收。我们喜爱春天, , ;我们喜爱夏天,爱她的翠竹蝉鸣,枝繁叶茂;我们喜爱秋天, , ;我们喜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六、写作(60分,含书写5分)
2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告别小学时光,进入初中生活。成长路上,亲情、友谊、梦想,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茫、挫折,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滋味。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春花艳,秋月明,峨眉秀,泰山雄,校园晨光,乡村夕照……风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有的引人遐想,让人愉悦;有的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有的……
请以《 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25-2026学年度上七年级第一次阶段性学情诊断
语 文 答 题 卡
班级 姓名 (
缺考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9 abcd 21 abcd
二、非单项选择题(共114分)
8.(2分) 9.(2分) 10.(3分)
11.(4分)① ③ 12.(1)(4分) (2)(4分)
13.(4分) 14.(4分)
18.(6分) (1) (2)
19.(2)(3分)
20.(7分) (1) (2) (3) (4) , (5) ,
21.(每空1分,共3分) (2)
22.(1)(4分)【甲】 【乙】 (2)(4分) , ,
24、作文(60分,含书写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