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测试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楚雄州民族中学高二年级5月月考
成熟的都市圈一般要经历5个空间扩展阶段(如下图),即由单一的空间组织结构向多极
地理试题
空间组织结构发展。当前,世界部分都市圈出现了“空心化”现象(人口、产业大量外流,导致中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心城市辐射功能下降)。据此完成3~5题」
注意事项
强核
渗透
布网
连接
融合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中心城市
风域城市
形成更
各区域城
各区域
由小到大
建立并发展
次区域城
市相互联
城市功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由弱到强
中心城市出
市,网状
系,功能
能整合
现城市问题
结构形成
互补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在都市圈空间扩展阶段中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A.强核早期城市辐射功能最强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B.渗透导致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O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C.布网阶段区域交通发展加快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D.融合阶段各城市的产业趋同
题意。
4.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开始下降最有可能出现在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A.强核后期
B.渗透后期
O
C.连接早期
D.融合早期
比重
5.为防止出现“空心化”现象,中心城市应
100%
第三产业
A.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B.加快建设卫星城镇
第二产业
70%
C.建设立体交通网络
D.减少城市人口外流
60%
第一产业

O
50%
塔克拉玛千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风沙危害严重。2024年11月28日,搭克拉玛干
88
沙漠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完成了锁边,全国最大的沙漠戴上了“绿围脖”。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燥

20%
10%
的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左图为搭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示

0%
19781984199020002010年份
意图,右图为草方格沙障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O
1.对图示时期新疆产业发展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2
耳未

B.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塔克拉玛于沙膜
C.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
D.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
2.影响新疆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政策导向
6.在流动沙丘治理中,草方格沙障最适合布局的地区是
B.气候变化
A.沙丘迎风坡底部
C.科技进步
B.迎风沙丘顶部
D.资源禀赋
C.沙丘背风坡底部
D.丘间低地边缘
高二地理第1页(共8页)
高二地理第2页(共8页)楚雄州民族中学高二年级5月月考
地理
注:
1.能力要求:
I.获取和解读信息Ⅱ.调动和运用知识Ⅲ.描述和阐释事物V.论证和探讨问题
2.核心素养:
①人地协调观
②综合思维③区域认知④地理实践力

知识点
能力要求
核心素养
预估难度
题号
题型

(主题内容)
I
B




档次
系数
1
选择题
3

0.85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转型
选择题
3

0.85
3
选择题
3

0.65
选择题
大城市的辐射作用

0.65
选择题
3

0.85
6
选择题
3

0.55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7
选择题
3

0.55
8
选择题
3

0.85
资源枯竭型地区振兴的措施
9
选择题
3

0.65
10
选择题
3

0.55
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11
选择题
3

0.65
12
选择题
3

0.85
13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保障我国矿产
选择题
3
资源安全的措施

0.85
14
选择题
3

0.65
15
选择题
3

0.65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6
选择题
3

0.65
17(1)
非选择题
6

0.65
17(2)
非选择题
6
产业转移

0.55
17(3)
非选择题
6

0.85
18(1)
非选择题
8

0.85
18(2)
非选择题
6
耕地与粮食安全

0.65
18(3)
非选择题
4

0.65
·1…
(地理)
19(1)
非选择题
6

0.85
19(2)
非选择题
6
生态安全

0.65
19(3)
非选择题
4
L
1/1/

0.65
·2…
参考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
高二地理
一、选择题
:5.A【解析】优化产业结构可以通过发展高附加值产
1.D【解析】由图可知,第二产业比重1978一1990年
业,增强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减少产业外流,是防
先下降,1990年达到最低,1990一2010年再上升,D
止出现“空心化”现象的根本措施,A正确;建设卫星
正确;第一产业的比重1978一1984年先增加,到1984
城镇可能进一步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周边扩散,加剧
年最高,再逐渐下降,A错误;1978一2000年第三产业
“空心化”,B错误;建设立体交通虽然方便连接,但也
的比重先增加,到2000年达到最高,再逐渐下降,B
可能加速周边区域的发展,促进人口外流,并非直接
错误;图中反映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不能够反映出
防止“空心化”,C错误;减少人口外流的做法不现实,
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C错误。故选D。
无法根本解决问题,D错误。故选A。
2.B【解析】新疆产业结构变化主要与资源、政策、科6.A【解析】迎风坡底部是风沙活动的起始区域,此
技、交通等因素有关,排除A、C、D;气候变化属于自
处风力较强且沙粒活跃,草方格沙障在此布局能直接
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影响自然环境,对于产业结构的
削弱风力,减少沙粒搬运,A正确;沙丘顶部风速大,
变化基本没有影响,B符合题意。故选B。
若在此设置草方格沙障易被强风破坏,B错误:沙丘
3.C【解析】强核时期中心城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背风坡底部、丘间低地边缘风力较弱,沙粒以堆积为
此时段城市数量少,并处于起步的阶段,城市辐射功
主,草方格沙障的固沙作用有限,且可能被沙子掩埋
能较弱,A错误:渗透时期中心城市出现城市问题,并
导致其失效,C、D错误。故选A。
非渗透导致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发展过程中规模
7.A【解析】草方格沙障是用干燥的麦草、稻草、芦苇
扩大是正常现象,B错误;布网阶段需要形成网状结
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的布局需在
构,交通网络必须扩展以连接次区域城市,因此区域
沙丘的迎风坡,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根据沙丘的移
交通发展会显著加快,C正确:融合阶段各区域城市
动速度来合理分配布局密度,以起到最大化阻沙效
的产业结构功能互补,合作共赢,并非产业趋同,D错
果,A正确;当地城镇分布与草方格固沙的布局和效
误。故选C。
果关系不大,B错误:年均降水量季节分配对草方格
4.B【解析】强核后期中心城市仍处于核心地位,辐射
固沙有一定影响,但不是重点考虑因素,C错误:沙粒
功能持续增强,尚未出现空心化,A错误;渗透后期次
粒径大小会影响草方格的间距,但不是需重点考虑的
区域城市已具备吸引力,中心城市因资源外流(如产
因素,D错误。故选A。
业转移、人口疏散)导致辐射功能开始下降,B正确;:8.B【解析】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
连接阶段早期是各城市产业结构功能互补的开始,此
赖,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A不符合题意:资源型城市
时辐射功能下降的起点已发生在渗透后期,C错误;
的转型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开采矿产资源,而是要在
融合阶段早期各区域城市功能开始整合,空心化问题
合理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同时发
已在渗透阶段显现,D错误。故选B。
展其他产业,完全禁止开采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出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